|
正史 》 新元史 》
捲八十·志第四十七
柯劭忞 Ke Shaomin
○食貨十三
△賑恤下入粟補官內外諸倉惠民藥局
災賑:
中統元年,平陽旱,賑之。
二年轉懿州米萬石,賑親王塔齊爾部饑民。賑桓州饑民。
三年,甘州饑,給銀賑之。發粟三十萬石,賑濟南饑民。
四年,賑河西饑民銀三千七百兩。彰德路及洺、磁二州旱,賑之。賑東平等處貧民鈔四千錠。賑諸王衹必帖木兒部貧民。
五年,益都民饑,賑之。
至元元年,諸王算濟所部營賬火。發粟賑之。
二年,遼東饑,發粟萬石、鈔百錠賑之。
一年,益都民饑,賑之。
六年,東平、河間十五屬饑,賑之。東昌路饑,賑米二萬七千五百九十石。濟南路饑,賑米十二萬八千九百石。高唐、固安二州饑,以米二萬六百石賑之。
八年,賑北京、益都饑。賑濟南路饑。賑大都路饑。
九年,以籍田所儲糧賑民不足,又發近地官倉濟之,賑水達達部饑。賑遼東等路饑。
十年,賑諸王塔察兒部民饑。賑甘州等處諸驛饑民。賑諸王塔察兒部布萬司疋。是歲,諸路蟲蝻災五分,霖雨害稼九分,賑米凡五十四萬五千五百九十石。
十一年,諸路眶蝗等蟲災凡九所,民饑,發米七萬五千四百十五石、粟四萬五百九十九石以賑之。
十二年,衛輝、太原等路旱,河間霖雨傷稼,凡賑米三千七百四十八石、粟二萬四千二百六石。濮州等處,命代糧五千石。
十三年,東平、濟南、泰安、德州、漣海、清河、平灤,西京西三州,以水旱,賑軍民站戶米二十二萬五千五百六十石、粟四萬七千七百十二石,鈔四千三百八十二錠有奇。
十四年,賑東平、濟南等郡饑民米二萬一千六百十七石、粟二萬八千六百十三石、鈔一百三十錠。
十五年,鹹淳府及良民戶饑,以鈔千錠賑之。賑別失八裏日忽思等饑民鈔二千五百錠。是歲,西京、奉聖州及彰德等處水旱民饑,賑米八萬八百九十石、粟三萬六千四十石、鈔二萬四千八百八十錠有奇。
十六年,以江南所運糯米不堪用者賑貧民。
十七年,高郵等處饑,賑粟九千四百石。
十八年,揚州火,發米七百八十三石賑被災之傢。通、泰二州饑,發粟二萬一千六百石賑之。遣使賑瓜、沙州饑民。開原等路六驛饑,命給帛萬二千疋,鬻妻子者,官為贖之。
十九年,真定饑,賑糧兩月。
二十年,以帛千匹、鈔三百錠賑水達達四十九站。
二十一年,合剌禾州民饑,戶給牛兩頭、種二石,更給鈔十一萬六千四百錠,糶糧六萬四百石賑之。
二十二年,於京城南城設賑糶鋪三所,發海運糧減直糶之,白米減鈔五兩,南粳米減三兩。自是歲以為常。發鈔二萬九千錠、????五萬引、市米賑阿衹吉所部饑。
二十三年,大都六屬郡饑,賑糧兩月。
二十四年,鹹平等處霜雹為災,詔以海運糧五萬石賑之。以陳米貸貧民。諸王薛徹都等所部雨土七晝夜,牛羊死者不可勝計,市棉布給之,計直鈔萬四千六十七錠。以糧給諸王阿衹吉部貧民,大口二鬥,小口一鬥。
二十五年,杭州、平江連歲大水,賑其尤貧者,發海運米十萬石,賑遼陽省軍民饑者。懿州饑,以米十五萬石賑之。萊陽、蒲臺二縣饑,出米下其直賑之。尚書省臣言:“杭、蘇、湖、秀四州大水,請輟上供米二十萬石,賑之。”從之,減米價,賑京師。發大路粟,賑流民。膠州連歲大水,令減價糶米以賑之。發米三千石,賑滅吉兒帶所部饑民。
二十六年,發和林糧千石,賑諸王火你赤部麯。西安饑,減價糶米二萬石。甘州饑,發鈔萬錠賑之。遼陽饑,貨高麗米六萬石賑之。寧夏路饑,下其價糶米萬一千石賑之。命甘肅行省給合的所部饑者粟。安西饑,減價糶米二萬石。甘州饑,發鈔萬錠賑之。桂陽路饑,下其價糶米八千七百二十石以賑之。合剌部饑,出粟四千三百二十八石有奇以賑之。駙馬爪忽兒部麯饑,賑之。蠡州饑,發河西務米二千石,減價糶以賑之。諸王鐵失、孛羅帶部衆饑,敕上都、遼陽發粟賑之。河西務饑,發米賑之。左右衛頓田大水傷稼,發米四百萬石賑之。武平路饑,發常平倉米萬五千石賑之。賑保錠等路屯田戶饑。平灤昌國屯田饑,賑米一千六百五十六石。輸米千石賑平灤饑。賑文安縣饑民。桓州等驛饑,以鈔給之,蠡州饑,發義倉賑之。伯顔所部阿剌戶饑,以粟七千四百七十石賑之。賑馬站戶饑。
二十七年,大都饑,減價糶糧五萬石賑這。豐潤署田戶饑,給六十日糧。開元路寧遠縣饑,發鈔二千錠賑之。興州興安饑,給九十日糧。伯答罕民戶饑,給六十日糧。漸東諸路饑,給九十日糧。任邱縣饑,給九十日糧。闍兀所部闌遺饑,給六十日糧。保錠路錠興饑,發粟五千二百六十四石賑之。中山畋戶饑,給六十日糧。廣濟署饑,給粟二千二百五十石。漁陽等處稻戶饑,給三十日糧。永昌站戶饑,給米賑之。令大都路以粟六萬二千五百六十石賑通州流民。諸王小薛部饑,給六十日糧。定興站戶饑,給三十日糧。出魯等千一百十五戶饑,給六十日糧。平灤民萬五千四百六十五戶饑,賑粟五千石。納都等站戶饑,給九十日糧。以米千二百石賑諸王赤衹裏部衆。河東山西道饑,敕宣慰使阿裏火者購米賑之,又命阿裏火者發大同鈔本二十萬錠賑饑民。二十四年,賑桓州饑民五百石。武平地震,發鈔八百四十錠,轉海運米萬石賑之。尚書省臣言:“江陰、寧國等路大水,民流移者四十五萬八千四百七十八戶。”帝曰:“此亦何待上聞,當速賑之。”凡出粟五十八萬二千八百八十九石。八魯剌思部饑,命寧夏路給米三千石賑之。隆興苦????濼等驛饑,發鈔七千錠賑之,灤陽縣饑,給六十日糧。不耳答失所部饑。給九十日糧。
二十八年,以去歲隕霜害稼,賑宿衛怯憐口糧二月,發米賑甕古饑民。太原饑民,口給糧兩月或三月,遣官覆驗。水達達、鹹平路饑,發粟賑之。杭州、平江等五路饑,發粟賑之。溧陽、太平、徽州、廣德、鎮江五路亦饑,賑之如杭州。賑遼陽、武平饑民。以沙不丁等米賑江南饑民。以米三千石,賑闊裏吉思饑民。賑桓州等西站、女真等站饑。大都饑,出米二十五萬四千八百石賑之。諸王出伯部麯饑,給米賑之。塔叉兒、塔帶民饑,發米賑之。給按答兒民戶四月糧。女真部饑,藉高麗粟賑給之。平灤路及豐贍、饑民二署饑,出米萬五千石賑之。
二十九年,清州饑,就陵州粟四萬七千八百石賑之。給輝州竜山、和平等縣饑民糧。賑德州齊河、清平、泰安州饑民。山東廉訪司言:“棣州春旱且霜,夏霖潦,乞賑恤。”敕依東平州,發附近官廩計口給之。隆興跑饑,給鈔二千錠,復發粟以賑之。遼陽水達達、女真饑,詔忽都不花趣海運給之。河西務水,給米賑之。帖木塔兒等所部民饑,詔給米五千石以賑之。華容縣水,發米二千一百二十五石賑之。
至元三十一年,賑宿衛士怯憐口糧三月。遼陽所屬九處大水,命賑恤之。以伯要歹忽剌出所隸一千戶饑,賜鈔萬錠。
元貞元年,以京師米貴,設肆三十所,發糧七萬石糶之,白粳米每石中統鈔十五兩,白米十二兩,糙米六兩五錢。以隕霜殺禾,賑安西王山後民米一萬石。賑遼陽民被水者糧兩月。宣德府大水,給糧兩月。以糧一千三百石賑隆興路饑。以二千石賑滅禿等軍饑。
二年,平陽路之絳州、臺州路之黃岩州饑,杭州火,並賑之。濟南民饑,發粟賑之。福建、廣西兩江道饑,發粟賑之。大都、保錠、濟梁、江陵、沔陽、淮安水,金、復州風拔禾,太原聞喜、河南芍陂旱,免其田租。
大德元年,汴梁、歸德水,木鄰等九站饑,以米六百四十石賑之。以饑,賑水達達糧五千石,公主囊傢真位二千石。衛輝路旱疫,澧州、常德、饒州、臨江等處,溫之平陽、瑞安二州大水,鎮江之丹陽、金壇旱,並以糧給之。廬州無為州江潮泛,溢歷陽,合肥、梁縣及安豐之蒙城、霍邱縣,揚州、淮安路饑,韶州,南雄州、處州、溫州皆大水,並賑之。常德路大水,常州路及宜興州旱,並賑之。般陽路饑疫,給糧兩月。
二年,建康等路水,發臨江路糧二萬石賑之。發慶元糧五萬石,減其直以賑饑民。江西、江浙水,賑饑民二萬四千九百有奇。賑隆興、臨江兩路饑民。又賑金、復州屯田軍糧二月。
三年,鄂、嶽、漢陽等路旱,免其酒課、夏稅。江陵路旱蝗,弛湖泊之禁,仍以糧賑之。
四年,發粟十萬石,賑湖北饑。寧國、太平路旱,以糧二十萬石賑之。建康、常州、江陵饑民八十四萬八千六十餘,人給糧,二十二萬九千三百九十餘石。建康、平江、浙東等處饑民,糧二十二萬九千三百餘石。
五年,平江等十四路大水,以糧萬石隨各處時直賑糶。江湖泛濫,東起通、泰、常州,西盡真州,以糧八萬七千餘石賑之。稱海北十三站大雪,牛馬多死,賜鈔一萬一千餘錠。五年,上都大水,減價糶糧萬石賑之。
六年,湖州等路饑,賑糧二十五萬一千餘石。大同等路亦饑,賑糧一萬六千石。濟南霖南,民多流離,發粟賑之,並賜鈔三萬錠。保定等路饑,以鈔萬錠賑之。道州旱,遼陽饑,發粟賑之。嶽木忽而等部民饑,以乳牛、牡馬濟之。以米二千石賑應昌府。亦乞烈等二站饑,賑米一百五十石。以糧四千餘石,賑廣平路饑民,萬五千石,賑江西被水之傢,二百九十餘石,賑鐵裏平等四站饑戶。寧海州饑,以米九千四百石賑之。
七年,平江等十五路民饑,減直糶糧三十五萬四千石。武岡饑,減價糶糧萬石以賑之。常德路饑,減直糶糧萬石以賑之。平陽、太原地震,遣使分道賑濟,為鈔九萬六千五百八錠,仍免太原、平陽今年差稅。詔內郡比歲不登,其民已免差者,並蠲免其舊租。以鈔萬錠,賑歸德饑民。
八年,平陽、太原地震,命賑恤之。扶風、岐山、寶雞諸縣旱,烏撒、烏蒙、益州、忙部、東川等路饑疫,並賑恤之。太原之交城、陽麯、管州、嵐州,大同之懷仁雨雹隕霜殺禾,杭州火,發粟賑之。潮州颶風海溢,民溺死者衆,給其被災戶糧兩月。以平陽、太原去歲地大震,免其稅課一年。
九年,歸德瀕歲被水,民饑,給糧兩月。大同路地震,懷仁縣地裂二所,以鈔四千錠、米二萬五千餘石賑之。是年,租賦、稅課、徭股一切除免,以汴梁、歸德、安豐去歲被災,潭州、郴州、桂陽、東平等路饑,並賑恤之。以晉寧纍歲被災給鈔三萬五千錠。寶慶路饑,發粟五千石賑之。潼川霖雨江溢,溺死者衆,飭有司給糧一月,免其田租。瓊州屢經寇叛,隆興、撫州等路水,汴梁霖雨為災,並給糧一月。澧陽縣火,賑糧二月,沔陽之玉沙江溢,陳州之西華河溢,嶧州水,賑米四千石。揚、潭、郴及藤、沂等郡饑,減直糶糧五萬一千六百石,賑之。
十年,奉聖州懷來縣民饑,給鈔九百錠。鎮西武靖王所部民饑,發甘肅糧賑之。道川、營道等處江溢山裂,溺死者衆,復其田租。遼陽饑,賑貸有差。宣德等處雨雹害稼,大同之渾源隕霜殺禾,平江大風海溢,道州、武昌、永州、興國、黃州、沅州饑,減直賑糶七萬七千八百石。開成路地震,壓死故秦王妃也裏完等五千餘人,以鈔萬三千六百餘錠、糧四萬五千一百餘石賑之。成都等縣饑,減直賑糶米七千餘石,吳江大水,發米萬石賑之。武昌路火,給被災者糧。益都、揚州、辰州饑,減直糶米二萬一千餘石。
十一年,以饑,賑安州高陽等縣五千石,漷州𠔌一萬石,奉符等處鈔二千錠兩,浙、江東等處鈔三萬餘錠、糧二十萬石。又勸富民賑糴糧一百四十餘萬石。凡施米者,驗其數之多少授以院務等官。又以鈔十萬七千餘錠、????引五千道、糧三十萬石,賑紹興、慶元、臺州三路饑民。
至大元年,淮安等處鎧,從河南行省言,以兩浙????引十萬買粟賑之。以北來貧民八十六萬八千戶仰食於官,非久計,給鈔百五十萬錠,幣帛準鈔五十萬錠,命太師月赤察兒、太傅哈剌哈孫分給之。江浙行省饑,賑米五十二萬五千石、鈔十五萬四千錠、面四萬斤。又流民戶百三十三萬九百五十有奇,賑米五十三萬六千石,鈔十八萬七千錠,????折直為引五千。河南、山東大饑,有父食其子者,以兩道沒入贓鈔賑之。濟寧大水入城,詔遣官以鈔五千錠賑之。真定水,溺水者百七十餘人,發米萬七百石賑之。以湖廣米十萬石貯於揚州,江西、江浙海漕三十萬石內分五萬石貯朱汪、利津二倉,以濟山東饑民。是年,增京城米肆為十五所,每肆日糶米一百石。
三年,東平人饑,賑米五千石。循州大水,發米賑之。汜水、長林、當陽、夷陵、宜城、遠安諸縣水,令尚書省賑之。上都饑,遣刑部尚書撒都丁發粟萬石,下其直賑糶之。山東、徐、邳等處水、旱,以御史臺沒入贓鈔四千餘錠賑之。河南水,死者給槥,漂廬捨者給鈔,驗口賑糧兩月,免今年租賦。
四年,濟寧、東平、歸德、高唐、徐、邳諸州水,給鈔賑之。河間、陝西諸縣水、旱傷稼,令有司賑之。江陵屬縣水,必死者衆,大寧等路隕霜,令有司賑恤。太原、河間、真定、順德、彰德、大名、廣平路等路,濮、恩等州霖雨傷稼,賑欽察衛糧五千七百五十三石。皇慶元年。漷州饑,賑糧兩月。賑山東流民。濱州饑,出倉米二萬石,減價賑之。趙王汝安郡饑,賑糧八百石。寧國路涇縣水,賑糧二月。晉王郡告饑,賑鈔一萬五千鈔。
皇慶二年,順德、冀寧路饑,辰州水,賑以米鈔。上都民饑,出米五千石,減價賑糶。保錠、真錠、河間民流不止,命有司給糧兩月,仍免今年差稅,雲州蒙古軍饑,戶給米一石。興國屬縣蝗,發米賑之。
延祐元年,以鈔六千三百錠賑良鄉諸驛。真定、保定、河間饑,給糧兩月,畿內及諸衛頓田饑,賑鈔七千五百錠。歸州告饑,出糧減價賑糶。漢陽、潭州、思州民饑,武陵縣水溢,並發廩減價糶之。衡州、郴州、興國、永州、耒陽州饑,發廩減價賑糶。沅陵、廬溪二縣水,武清縣渾河堤决淹民田。發廩賑之。冀寧、汴梁及武安、涉縣地震,臺州、嶽州、武岡、常德、道州等路水,發廩減價賑糶。肇慶、武昌等路水,發廩減價賑糶。賑諸王鐵木兒不花部米千石,禿滿部二千石。沔陽、歸德、汝寧、安豐等處饑,發米賑之。
二年,懷孟、衛輝等處饑,發粟賑之。益都、般陽、晉寧民饑,給鈔米賑之。晉寧、宣德等處饑,給米、鈔賑之。真州揚子縣炎,發米減價賑糶。秦州成紀縣山移,陷沒居民,遣民賑恤。泰元、隆興、吉安、南康、臨江、袁州、撫州、江州、建昌、贛州、南安、梅州、辰州、興國、潭州、嶽州、常德、武昌等路,南豐州、澧州等處饑,並發廩賑糶。漷州,昌平、香河、寶坻等縣水,沒民田廬,潭州、全州、永州路,茶陵州河溢,沒民田,出米減價賑糶。
三年,漢陽路饑,出米賑之。河間、濟南、濱、棣等處饑,給糧兩月,遼陽蓋州及南豐州饑,發倉賑之。潭水、寶慶、桂陽、澧、道、袁州等路饑,發粟賑糶。
四年,汴梁、揚州、河南、淮安、重慶、順慶、襄陽民皆饑,發廩賑之。
五年,以紅城米賑淨州、平池等處流民。遼陽饑,漕糧十萬石於義、錦州,以賑貧民。德慶路地震,鞏昌、隴西大雨山崩,給糧賑之。
六年,命輸粟上都、興和,賑蒙古饑民,濟寧等路大水,視其民乏食者賑之。發粟賑東平、東昌、高唐、德州、般陽、揚州等路饑。上都民饑,發官粟萬石,減價賑糶。
七年,賑寧夏路軍民饑,賑木憐、渾都兒等十一驛饑。那懷、渾都兒驛戶饑,賑之。括馬三萬匹,給蒙古流民。河間、真定、濟南等處蒙古軍饑,賑之。賑大都、淨州等處流民。汝寧府雨傷稼。發粟五千石賑糶。邊民賑米三月。諸王告住等部火,賑糧三月、鈔萬五千貫。晉王部饑,賑鈔五千貫。諸王木南郎部饑,興聖宮牧駝部饑,並賑之。瀋陽民饑,給鈔萬二千五百貫賑之。昌王阿失部饑,賜鈔千萬貫賑之。廣東新州饑,賑之。
至治元年,諸王斡羅思部饑,發淨州倉賑之。蘄州饑,賑糧三月。歸德饑,發粟十萬石賑糶。河南安豐饑,以鈔二萬五千貫、米五萬石賑之。營王也先帖木兒部畜牧多死,賑鈔五千貫。賑寧國路饑,益都、般陽路饑,以粟賑之。江州、贛州、臨江、南安、袁州、建昌旱,民饑,發粟四萬八千石賑之。廣德路旱,發米九靠三真賑糶。濮州大饑,命有司賑之。賑益都、膠州饑。女真蠻赤興等十九驛。賑之。賑南恩新州饑。京師饑,發粟十萬石減價糶之。安陸府漢水溢,壞民田,賑之。慶遠路饑,真錠路疫,並賑之。河間路饑,賑之。
二年,山東、保定、河南、汴梁、歸德、襄陽、汝寧等處饑,發米三十九萬五千石賑之。儀封縣河溢傷稼,發粟賑之。臨安路、河西諸縣饑,賑之。延安路饑,賑糧一月。賑遼陽女真、漢軍等戶饑。賑濮州水災。遼陽哈裏濱民饑。賑之。賑真錠、彰德路饑。恩州水,民饑疫。賑之。真州火,徽州饑,並賑之。賑東昌、霸州饑。賑固安州饑。賑夏津、永清二縣饑。京師饑,發米二十萬石賑糶。河南、陝西、河間、保定、彰德等路饑,發粟賑之,仍免常賦之半。興元褒城縣饑,賑這。廣元路綿𠔌、昭化饑,官市米賑之。恩州風雹,建德路水,皆賑之。南康路大水,廬州六安、舒城水,並賑之。瑞州高安縣饑,賑之。大寧路水達達等驛水,賑之。臨安路、河西諸縣旱,命有司賑之。岷州旱疫,賑之。宣德府宣德縣地震,賑被災者糧鈔。南唐建昌州大水山崩,死者四十七人,命賑這。
三年,鎮西武寧王部饑,賑之。就師饑,發粟賑糶。平江路嘉定州饑,發粟賑之。芍陂屯田女真戶饑,賑糧一月,崇明諸州饑,發米萬八千三百二十石賑之。臺州黃岩州饑,賑糧兩月。察罕腦兒驛戶饑,賑之。南豐州民及鞏昌蒙古軍饑,賑之。蒙古萬戶府饑,賑糧兩月,真定駱驛戶饑,賑糧二千四百石。揚州江都火,雲南西平王衛士饑,皆賑之。袁州路宜春縣、鎮江路丹徒縣饑,賑米四萬九千石。沅州黔陽縣饑,芍陂頓田旱,並賑之。平江嘉定州饑,遼陽答失蠻、闊闊部雹,並賑之。澧州、歸州饑,賑糶米二萬石。
泰錠元年,糶米二十萬石,賑京師。廣德、信州、嶽州、惠州、南恩州民饑,發粟賑之。紹興、慶元、延安、嶽州、潮州五路及鎮遠府、河州、集州饑,賑之。臨洮狄道縣,冀寧石州、離石、寧鄉旱,賑米兩月。撒兒蠻部及北邊饑,賑糧鈔有差。袁州水,竜慶、延安、吉安、杭州、大都諸路屬縣水,饑,賑糧有差。大都,真定晉州、深州,奉元諸路及甘肅河渠營田等處雨傷稼,賑糧二月。大司農田諸衛屯田,彰德、汴梁等路雨傷稼,順德、大名、河間、東平等二十一郡蝗,晉寧、鞏昌、常德、竜興等處饑,皆賑之。秦州成紀縣大雨山崩,水溢、汴梁、濟南屬縣雨水傷稼,賑之。延安、冀寧等十二屬,諸王哈伯等部饑,賑糧有差。奉元路長安縣大雨,澧水溢,延安路洛水溢,濮州館陶縣及諸衛屯田,建昌、紹興二路,賑糧有差。廣東道及武昌路江夏縣饑,賑糧有差。河間路饑,賑糧二月。汴梁、信州、泉州、南安、贛州等路賑糶有差。嘉錠、竜興縣賑糧一月。大都、上都、興和等路十三路,賑鈔八千五非常錠。延安路雹災,賑糧一月。
二年,減京城賑糶米價為二十貫,後又減為十五貫。肇慶、鞏昌、延安、贛州、南安、英德、新州、梅州等處饑,賑糶有差。保定路饑,賑鈔四萬錠、糧萬五千石。雄州歸信諸縣大雨,河溢,被災者萬一千六百五十戶,賑鈔三錠。濟南濱州、棣州等處水,民饑,賑糧三萬石。五花城突滅禿、拙衹幹、麻兀三驛饑,賑糧二千石。衡州衡陽縣民饑,瑞州蒙山銀場丁饑,賑傑有差。通、漷二州饑,發粟賑糶。薊州寶坻縣、慶元路象山諸縣饑,賑糧二月。大都、鳳翔、寶慶、衡州、譚州、全州諸路饑,賑糶有差。荊門州旱,漷州、薊州、鳳州、延安、歸德等處民及山東蒙古軍饑,賑糧鈔有差。肇慶、富州、惠州、袁州、江州諸路及南恩州、梅州饑,賑糶有差。鎮江、寧國、瑞州、桂州、南安、寧海、南豐、潭州、涿州等處賑糧五萬石。隴西、漢中、秦州饑,賑鈔三萬錠。大都路檀州大水,汴梁路十五縣河溢,江陵路江溢,洮州、臨洮府雨雹,潭州興國屬縣旱,彰德路蝗,竜興、平江等十二路饑,賑糶米三十二萬五千餘石。鞏昌路、臨洮府饑,賑鈔五萬五千錠。濟寧、興元、寧夏、南京、歸德等十二路饑,賑糶米七萬石。鎮西武靖王部及遼陽水達達路饑,賑糧一月,慶遠溪洞民饑,發米二萬五百石,平價糶之。敕山東州縣收養流民所棄子女。延安、鄜州、綏德、鞏昌等處雨雹,般陽新城縣蝗,宗仁衛隕霜殺禾,睢州河决,大都路檀州、鞏昌府靜寧縣、延安路安塞縣雨雹,衛輝路汲縣河溢,並賑之。南恩州、瓊州饑,賑糧一月,臨江路、歸德府饑,賑糧二月。衡州、嶽州饑,賑糶米一萬三千石。以郡縣饑,詔運米十五萬石貯瀕河諸倉,以備賑救。開元路三河溢,復州、南安、德慶諸路饑,賑糧鈔有差。
三年,大都路屬縣饑,賑糧六萬石。恩州水,以糧賑之。歸德府屬縣河决,民饑,賑糧五萬産六千石。河間、保定、真定三路饑,賑糧四月。建昌路饑,糶米三萬石。永平、衛輝、中山、順德諸路饑,賑鈔六萬六千餘錠。寧夏、奉元、建昌諸路饑,賑糧二月。雄州饑,太平興化屬縣水,並賑之。奉元屬縣大雨雹,峽州旱,東平屬縣蝗,大同屬縣水,萊蕪等處饑,賑鈔三萬錠。河决鄭州陽武縣,漂民萬六千五百傢,賑之。賑永平、奉元鈔七萬錠。賑糶濠州饑民麥三萬八千餘石。大都昌平大風,壞民捨九百傢。竜慶路雨雹一尺,真錠蠡州、奉元蒲城等縣及無為州大水,河中府、永平、建昌、邛都、中慶、太平諸路及廣西兩江饑,並發粟賑之。揚州崇明州大風雨,海水溢,溺死者給棺斂之。杭州火,賑糧一月。揚州、寧國、建德、南恩州旱,賑之。京師饑,發粟八十萬石,減價糶之。瀋陽、遼陽、大寧等路及金、復水、民饑,賑鈔五萬錠。寧夏路萬戶府、慶遠安撫司饑,並賑之,廣寧路霖雨傷稼,賑鈔三萬錠。汴梁、建康、太平、池州諸路及甘肅亦集乃路饑,並賑之。錦州水溢,壞田千頃,漂死者萬人,人給鈔一錠。崇明州海溢,漂民捨五百傢,賑糧一月,給死者鈔二十錠。保定饑,賑糧八萬一千五百石。懷慶路饑,賑鈔四萬貫。廣西靜江、象州諸路及遼陽路饑,並賑之。大寧路大水,溺死者人給鈔一錠。
四年,遼陽行省諸州縣饑,賑鈔十八萬錠。彰德、淮安、揚州諸路饑,並賑之。永平路饑,賑鈔三萬錠。諸王朵來、兀魯兀等部畜牧災,賑鈔三萬五千錠。大寧、廣平二路屬縣饑,賑鈔二萬八千錠。河南行省諸郡及建康屬縣饑,賑糧有差。奉元路及通、順、檀、薊等州,漁陽、寶坻、香河等縣饑,賑糧兩月。江南江陵屬縣饑,賑糧有差。發義倉賑????官州民。廬州路饑,賑糧七萬九千石。鎮江、興國二路饑,賑糶有差。籍田蝗,聖州黑河水溢,衢州大雨,發廩賑饑者,給溺死者棺。遼陽河溢,右衛率部饑,並賑之。揚州路崇明州海門縣海溢,汴梁路扶溝、蘭陽縣河溢,並賑之。保定、真定二路饑,賑糧三萬石,鈔五千錠。大都路諸州霖雨水溢,賑糧二十四萬九千石。衛輝獲嘉等縣饑,賑鈔六千錠,仍蠲於地稅。大名、河間二路屬縣饑,並賑之。諸王塔思不花所部饑,賑糧千石。發米三十萬石,賑京師饑。
緻和元年,陝西諸路饑,賑鈔五萬錠。河間、汴梁二路屬縣及開城、乾州蒙古軍饑,並賑之。晉寧、衛輝二路,泰安州饑,賑鈔四萬八千三百錠。冀寧路平定州饑,賑糶米三萬石。陝西、四川及河南府等處饑,並賑之。大都、東昌、大寧、汴梁、懷慶等路饑,賑之。保定、冠州、德州、般陽、彰德、濟南屬州縣饑,發鈔賑之。諸王喃答失等部風雪,斃死畜牧,賑糧五萬石、鈔四十萬錠。奉元、延安二路饑,賑鈔四千四百九十錠。
天歷元年,賑陝西臨潼、華陽二十三驛鈔二千八百錠,晉寧路十五驛八百錠。賑糶京城米十萬石,石為鈔十五貫。杭州火,命浙江行省賑被災之傢。
二年,陝西饑,賑以鈔五萬錠。賑大都路涿州、房山、範陽等縣饑民糧兩月。陝西大饑,賜鈔十四萬錠賑之。大同路旱,民多流殍,以本路及東勝州糧萬三千石,減時直十之二賑糶之。奉元臨潼、鹹陽二縣及畏兀兒八百餘戶告饑,以鈔萬三千錠賑鹹陽,麥五千四百石賑臨潼,麥百餘石賑畏兀兒。永平、大同二路,上都、雲需兩府,安赤衛,皆告饑;悄平賑糧五萬石,大同賑糶糧萬三千石,雲需府賑糧一月,貴赤衛賑糧二月。陝西諸路饑民百二十三萬四千餘口,諸縣流民又數十萬,發孟津合糧八萬石及河南、漢中所貯官租賑之。德安府屯田饑,賑糧千石。常德、澧州、滋利州饑,賑糶糧萬石,賑衛輝路饑民萬七千五百餘戶。括江淮僧道餘糧,賑河南府饑民。池州、廣德、寧國、太平、建康、鎮江、常州、湖州、慶元諸路及江陰州饑民六十萬戶,賑糧十四萬三千餘石。諸王忽剌答兒所部旱蝗,賑糧二月。大都、興和、順德、大名、彰德、懷慶、衛輝、汴梁、中興諸路,泰安、高唐、曹、冠、徐、邳諸州饑民六十七萬六千餘戶,賑以鈔九萬錠,糧萬五千石。大都宛平縣,保錠遂州、易州,賑糧一月。靖州賑糶糧九千八百石。鳳翔府饑民十九萬七千八百人,以官鈔萬五千錠賑之。豐樂八屯及萬戶府軍士饑,以官鈔百三十錠賑之。益都莒、密二州春水、夏旱蝗,饑民三萬一千四百戶,賑糧一月。集慶、河南路旱疫、晨以本府屯田租及安豐務遞雲糧三月。莒、密、沂諸州饑,賑以米二萬一千石。賑晉寧路饑民。湖廣常德、武昌、澧州諸州旱饑,出官粟賑糶之。廬州旱饑,以糧五千石賑之。冀寧路旱饑,賑糧二千九百石。蘄州路夏秋旱饑,賑米五千石。武昌江夏火,賑糧一月。
至順元年,揚州、安豐、廬州等路,以兩淮????課鈔五萬錠、糧五萬石賑之。真州、單、黃等路,汝寧府、鄭州饑,各賑糧一月。開元路鬍裏改萬戶府饑,給糧賑之。帖麥赤驛戶及建康、廣德、鎮江諸路饑,賑糧一月。衛輝、江州二路饑,賑鈔二萬錠。寧國路嘗賑糧二萬石,不足,復賑萬五千石。賑常德、澧州饑。吐蕃等處民饑,命有司以糧賑之。豫王阿剌忒納失裏所部饑,賑糧二月。淮安饑,以兩淮????課鈔五萬錠賑之。賑河南流民復歸者鈔五千錠。泰安州饑民三千戶,真定南樂縣饑民七千七百戶,鬆江府饑民萬八千三百戶,土蕃朵裏衹失監萬戶部內饑,命有司賑之。濟寧路負,賑以????鈔萬錠。杭州火,賑糧一月。察罕腦兒宣慰司所部饑民萬四千四百五十六人,人給鈔一錠。東平路須城饑,賑以山東????課。安慶、安豐、蘄、黃、廬五路饑,以淮南贓罰庫鈔賑之。賑東昌饑民三萬三千六百。濮州臨清、館陶二縣饑,賑鈔七千錠。光州光山縣饑,出傑萬石,下其直賑糶。信陽、息州及光州固始縣饑民,以附近倉糧賑之。河南登封、偃師、孟津諸縣饑,賑以兩淮????課鈔三萬錠。鞏昌、臨洮、蘭州、定西州饑。賑鈔三千五百錠。沂、莒、膠、密、寧、海五州饑,賑糧五千石。中興、陝州、歸州、安陸、沔陽饑戶三十萬有奇,賑糧四月。廣平路饑,以河間????課鈔萬三千錠賑之。沿邊部落饑民八千二百人,人給鈔三錠、布二匹、糧二月。天臨之醴陵、湘陰等州,臺州之臨海等縣饑,各糶賑五千石。芍陂屯田饑,賑糧二月。吐蕃等處民饑,命有司賑之。賑懷慶、孟州等驛鈔千錠。德州饑,賑以????課鈔三千錠。武昌路饑,賑以糧五萬石、鈔二千錠。賑衛輝、大名、廬州饑,民鈔六千錠,糧五千石。開元路鬍裏改萬戶府、寧夏路哈赤千戶所饑,各賑糧二月。鎮江饑,賑糧四萬石,饒州饑,命有司賑之。增大都賑糶米五萬石。鐵裏幹、木鄰等三十二驛大饑,人賑糧二石,命中書賑糧十萬石。
二年,以鈔萬錠賑膠州饑,鈔萬錠賑察罕腦兒蒙古民饑,趙王不魯納部民饑,發近倉糧萬石賑之。又發山東????課鈔、朱汪倉粟賑登、萊饑民,興和粟倉賑保昌饑民。浙西諸路水、旱,饑民八十五萬餘戶,勸富傢入粟補官,仍益以本省鈔十萬錠並俗僧道度牒一萬道。賑雲內州饑民及察忽涼樓戍兵共七千戶。發通州官糧,賑檀、順、昌平等處饑民九萬餘戶。以山東????課鈔三千五百錠賑益都三萬餘戶。賑諸王伯顔也不幹部內饑民。以山東????課鈔五千錠賑博興饑民,一千錠賑信陽等常賑鎮寧王那海部饑民兩月糧。賑遼陽東路萬戶府饑民三千五百戶糧兩月。以河間????這時候鈔四千錠,賑河間饑民四千一百戶。
三年,賑永昌路流民。慶遠、南丹等處安撫司之宜山縣饑,以軍積𠔌二百八十石賑糶。梅州水旱,民大饑,發粟七百石賑糶。賑肇慶路高要縣饑民九千五百四十石。安州饑,給河間????課鈔賑之。賑木憐、七裏等二十三驛,人米二石杭州、池州俱火,賑之。崇寧州饑,賑糶米二千四百石。賑宗仁衛九百戶,各鈔一錠。以亦畿運司糧萬石,賑大都寶坻縣饑民。左欽察衛士饑,賑糧二月。
元統元年,京畿大水,饑民四十餘萬,以鈔四萬錠賑之。賑恤寧夏饑民五萬三千人一月糧。
二年,東平須城縣、濟寧濟州、曹州濟陰縣水災民饑,詔以鈔六萬錠賑之。塞北東涼亭雹,民饑,發倉廩賑之。安豐路旱饑,賑糶麥六千七百石。永平諸縣水,賑鈔五千錠。瑞州路水,賑米一萬石。杭州、鎮江、嘉興、常州、鬆江、江陰水、旱,發義倉,賑饑民五十二萬二千石。山東饑,賑糶米二萬二千石。淮西饑,賑糶米二萬石。成州旱,饑,出庫鈔及常平倉米賑之。江浙大饑,計戶五十九萬五百六十四,發米六萬七千石、鈔二千八百錠。雲南大理諸路,發鈔十萬錠賑之。宣德府火。出鈔二千錠賑之。大寧、廣寧、遼陽、開元、瀋陽懿州水、旱,以鈔二萬錠遣官賑之。池州青陽、銅陵饑,發米一千石賑之。南康路旱蝗,以米十二萬三千石賑糶之。吉安路水,民饑,發糧二萬石賑糶。
至元元年,道州、永興水,發米五千石及義倉糧賑之。沅州民饑,賑米二萬七千七百石。寶慶路饑,糶米三千石。
二年,沅州路瀘陽縣饑,賑糶六千石。撫州、袁州、瑞州諸路饑,發米六萬石賑糶。鬆江府上海饑,發義倉糧賑之。安豐路饑,賑糶麥四萬二千四百石。慶元慈溪饑,遣官賑之。
三年,臨江路新淦州、新喻州,瑞州民饑,賑糶米二萬石。發鈔四十萬,賑江浙饑民。發義倉米,賑蘄州及紹興饑民兩月。發鈔一萬錠,賑寶坻縣饑民,發義倉,賑溧陽州饑民。以米八千石、鈔二千八百錠,賑哈剌奴兒饑民。竜興路南昌新建縣饑,太皇太後發徽政院糧二萬六千七百七十石賑糶。
四年,賑京師、河南北被水災者。竜興路南昌州饑,以江西運糧賑糶。
五年,濮州鄄城、範縣饑,賑鈔二千一百八十錠。冀寧路交城等縣饑,賑米七千石。桓州饑,賑鈔一千錠。雲需府饑,賑鈔五千錠。開平縣饑,賑米兩月。興和、定昌等路饑,賑鈔萬五千錠。三不剌等處民饑,發米賑之。汀州路長汀縣大水,戶賑鈔半錠,死者一錠。水達達民饑,賑糧三月。沂、莒二州饑,發糧賑糶。諸王脫歡脫木兒所部饑,以鈔三萬四千九百錠賑之。脫憐渾禿所部饑,以錠萬一千百三十五七錠賑之。瀋陽民饑,賑糶米一千石。八番順元等處饑賑鈔二萬二千錠。袁州饑,賑糶米五千石。膠、莒、密、濰等州饑,賑鈔二萬錠。
六年,邳州饑,賑米兩月。福寧州大水,每戶賑米兩月。益都、般陽等路饑,發粟賑之。淮安路山陽縣饑,賑鈔二千五百錠。給糧兩月。邢臺縣饑,賑鈔三千錠。濟南路歷城饑,賑鈔二千五百錠。賑怯裏等十三站,每站一千錠。河南宜陽縣大水,溺死者多,人給殯殮鈔一錠,仍賑義倉兩月。處州、廬州饑,以常平倉糶賑之。東平路民饑,賑之。
至正元年,湖南諸路饑,賑糶米十八萬九千七十六石。濟南濱沾化等縣饑,以鈔五萬三千錠賑之。大都寶坻縣饑,賑米兩月。河間莫州、滄州等處饑,賑鈔三萬五千錠。晉州饒陽、阜平、安喜、靈壽四縣饑,賑鈔一萬錠。般陽路長山等縣饑,賑鈔萬錠。彰德路安陽等縣饑,賑鈔萬五千錠。漷州河西務、彰德饑,賑鈔萬五千錠。賑阿剌忽等處被災民三千九百二十戶。揚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溢,溺死一千六百餘人,賑鈔萬一千八百二十錠。
二年,大同饑,運京師糧賑之。順寧保安縣饑,賑鈔一萬錠。廣平磁州饑,賑鈔五萬錠。彰德路安陽、臨漳等縣饑,賑鈔二萬錠。大同路渾源州饑,以鈔六萬二千錠、糧二萬石賑之。大名路饑,以鈔萬二千錠賑之。河南路饑,以鈔五萬錠賑之。冀寧路饑,賑糶米二萬石。順德路平鄉縣饑,賑鈔萬五千錠。衛輝路饑,賑鈔萬五千錠。歸德府睢陽縣水,民饑,賑糶米萬三千五百石。
三年,膠州及屬邑高密地震,河南等處民饑,賑糶麥十萬石。
四年,永平、澧州等路饑,賑之。鞏昌隴西民饑,每戶貸常平粟三鬥。賑東昌、濟南、般陽、慶元、撫州民饑。
五年,大都、永平、鞏昌、興國、安陸等處並桃源萬戶府民饑,賑之。汴梁、濟南、邠州、瑞州等處民饑,賑之。
七年,河東大旱,民多饑死,遣使賑之。
八年,西北邊軍民饑,遣使賑之。
十二年,大名路開、滑、瀎三州,元城十一縣,水、旱、蟲蝗,饑民七十一萬六千九百八十口,給鈔十萬錠賑之。
十五年,上都饑,賑糶米二萬石。
入粟補官,始於天歷三年時,各路亢旱,用太師答剌罕等言舉而行之。江南、陝西、河南等處錠為三等,令富民依例出米,無米者折鈔,陝西每石八十兩,河南並腹裏每石六十兩,江南三省每石四十兩,實授茶????流官,讓封父母者聽。
陝西省:一千五百石之上,從七品。千石之上,正八品。五百石之上,從八品。三百石之上,正九品。二百石之上,從九品。一百石之上,上等錢𠔌官。八十石,中等。五十石,下等。三十石之上,旌門。
河南並腹裏:二千石之上,從七品。一千五百石之上,正八品。一千石之上,從八品。五百石之上,正九品。三百石之上,從九品。二百石之上,上等錢𠔌官。一百五十石之上,中等。一百石之上,下等。
江南三省:一萬石之上,正七品。五千石之上,從七品。三千石之上,正八品。二千石之上,從八品。一千石之上,正九品。五百石之上,從九品。三百石之上,上等錢𠔌官。二百百五十石之上,中等。二百石之上,下等。
先已入粟遙授虛名,今再入粟者,驗其糧數,照依資品實授茶????流官。
陝西:一千石之上,從七品。六百六十石之上,正八品。三百三十石之上,從八品。二百石之上,正九品。一百三十石之上,從九品。
河南並腹裏:一千三百三十石之上,從七品。一千石之上,正八品。六百六十石之上,從八品。三百三十石之上,正九品。二百石之上,從九品。
江南三省:六千六百六十石之上,正七品。三千三百三十石之上,從七品。二千石之上,正八品。一千三百三十石之上,從九品。
先已入粟實授茶????等官,今再入粟者,驗其糧數加等升除。
陝西:七百五十石之上、五百石之上、二百五十石之上、一百五十石之上、一百石之上。河南並腹裏:一千石之上、七百五十石之上、五百石之上、二百五十石之上。
僧道入粟:三百石之上,賜六字師號,敕省給之。二百石之上,四字師號,一百石之上,二字師號,禮部給之。
四川省富民入粟赴江陵者,依河南補官例。
至順元年罷之;至正五年復入補官之令,以備賑濟。後盜起,國用不足,十五年,榜行各路,命有司招徠,並遣兵部員外郎劉謙賚空名告身,至江南募民補官即任,以州縣自五品至七品入粟有差。然百姓無一應者,鬆江知府崔思誠集屬縣豪右大姓列庭下,不問有粟與事,輒施考掠,副使就官。惟平江達魯花赤六十不為使者威力所怵,極爭其不可雲。
元之京倉,屬京畿漕運司者:曰相應倉,中統二年建;曰千斯倉,曰通濟倉,曰萬斯北倉,並中統二年建;曰永濟倉,曰豐實倉,曰廣貯倉,並至元四年建;曰永年倉,曰豐閏倉,並至元十六年建;曰萬斯南倉,曰既盈倉,曰既積倉,曰盈衍倉,並至元二十六年建;曰大積倉,至元二十八年建;曰廣衍倉,至元二十九年建;曰屢豐倉,皇慶二年建;曰大有倉,曰廣貯倉,曰廣濟倉,曰豐穰倉,並皇慶二年建。
通州諸倉:曰乃積倉,曰及秭倉,曰富衍倉,曰慶豐倉,曰延望倉,曰足食倉,曰廣儲倉,曰樂歲倉,曰盈止倉,曰富有倉,曰南狄倉,曰德仁倉,曰林捨倉。太宗五年,詔:沿河以南州府達魯花赤等官,各於瀕岸置立河倉,差官收納每歲稅石,依限次運赴通州限立倉處,其差人齲辛卯、壬辰二年,原科每歲一石,添帶一石,並附餘者,撥燕京。命陳傢奴田芝等用意催督。其通州北起倉,仰達魯花赤、管民官速修及撥守倉夫役。至元九年,中書工部奉省札:通倉、廣盈兩倉損壞者,勒監造官以己貲修補,若二年之外損壞者,官為修理。
河西務諸倉,屬都漕運使者:曰大盈倉,曰充溢倉,曰崇墉倉,曰廣盈北倉,曰廣盈南倉,曰永備北倉,曰永備南倉,曰豐備倉,曰恆足倉,曰既備倉,曰足用倉,曰大京倉,曰豐積倉,曰大稔倉。至元二十四年,修河西務倉。三十年,平章政事不忽木奏:“阿西務、通州倉儲糧最多,俱在曠野東城紅門內,近新河有隙地,復遷紅門稍入五十餘步,廣其基址,數年間盡建倉屋,移貯河西務、通州糧甚便。”帝韙之,敕曰:“不必再慮,盡力為之可也。”
上都諸倉:曰體源倉,曰廣濟倉,曰雲州倉。
宣德府倉:曰如京倉,曰禦河倉。至元三年,省臣奏:“禦河旁近,每歲露積糧多損。臣等議:今歲於沿倉築倉貯米。“從之。
納蘭不剌倉。至元二十六年,丞相桑哥、平章阿魯渾撒裏等奏:“納蘭不剌建倉,寧夏府糧船順流而下,易於交卸。忙安倉糧雖是溯流,亦得其便。迤北孔居烈裏、火阿塞塔兒海裏、鎮海等處各軍屯及和林運糧俱近。”進呈倉圖,從之。
塔塔裏倉。至治元年,河東宣慰司委官朔州知州答裏牙赤言:“塔塔裏諸屯田相視擬議各項事理,計稟中書省,移樞密院,逐開於後:一,納憐平遠倉距黃河口十裏,上年屯軍所收子粒,見貯本倉。如蒙大同路委官,與東勝、雲內二州正官,於年消錢雇夫買物修之,撥付萬戶府貯糧,較之移坼忙安倉所費,省十之九,公私俱便。一,忙安倉去黃河頗遠,運糧不便,已別建新倉,移拆舊倉,並新建新安州故城內屯田萬戶公廨。”
甘州倉,元貞二年建,延祐三年展修。
常平倉,始於至元六年。其法:豐年米賤,官增價糴之,至米貴之時,官減價糶之。八年,以和糴糧及諸路倉所撥糧貯常平倉。是年,戶部奏錠常平收糴糧斛,驗各月時估之十分為率,添答二分,委各處正官提點,不得椿配百姓。十九年,復以官降鬥斛,依添答之值,收糴,貧傢缺食者即依例出糶焉。二十三年,定鐵法,又以鐵課糴充之。
凡真定路常平倉五:曰真定府倉,曰冀州倉,曰中山府倉,曰趙州倉,曰蠡州倉。洺名磁路倉:曰洺州倉,曰磁州倉。彰德路倉一,東平府倉一,博州路倉一,濟寧路倉三:曰在城倉,曰兗州倉。曰單州倉。曹州倉一,德州他一,濮州倉一,順備路倉一。大名路倉五:曰大名路倉,曰開州倉,曰魏縣倉,曰滑州倉,曰瀎州倉。河間路倉三:曰在城倉,曰長蘆倉,曰安陸倉。順天路倉七:曰在城倉,曰祁州倉,曰易州倉,曰雄州倉,曰安州高陽倉。濟南路倉二:曰在陳倉,曰清縣倉。南陽府等處三倉。南陽府倉五:曰在城倉,曰汝州倉,曰裕州倉,曰鄧州倉,曰唐州倉。歸德府倉四:曰在城倉,曰徐州倉,曰亳州倉,曰邳州倉,曰宿州倉。南京路倉六:曰南京倉,曰鄭州倉,曰鈞州倉,曰許州倉,曰陳州倉,曰蔡州倉,曰睢州倉。太原路倉七:曰在城倉,曰崞州倉,曰邠州倉,曰嵐州倉,曰平錠州倉,曰石州倉,曰堅州倉。平陽路倉五:曰在陳倉,曰絳州倉,曰河中府倉,曰澤州倉,曰潞州倉,曰沁州倉,曰隰州倉,曰霍州倉。中都路倉五:曰中都倉,曰檀州倉,曰涿州倉,曰霸州倉,曰冠州倉在城倉。至元九年,敕添蓋常平倉,命各路總管府摘差正官及坐去造作人員催督。每間約儲糧千石。計料估值,於各路官錢下支買會計鐵數,就於附近爐冶關造,其夫役,令各路於本管旁近丁多之戶藉用,官為日支????米。所蓋倉廒,須管完固,若近年損壞,罪用監造官,責令出資修葺。
義倉,始於至元七年,每社立一倉,社長主之。豐年驗各傢口數,每口留粟一鬥,小口半之。無粟者,存留雜色糧,官吏不得拘檢藉貸。歉歲就給社戶食之。皇慶二年,大司農司復請申明舊製,詔從之。
太宗九年,立燕京等十路惠民藥局,以奉御田闊闊、太醫齊楫等為局官,給鈔五百兩為規運之本。中統二年,詔成都路置惠民藥局。三年,敕太醫大使王猷、副使王為仁管領諸路醫人惠民藥局,四年,復置局於上都,每中統鈔一百兩收息錢一兩五錢。二十五年,以失陷官本,悉罷之。大德三年,又準舊例於各路分置焉。凡局皆從各路正官提調,上路總醫二名,下路、府、州各一名,其所給鈔,亦驗民戶多寡以為等差。各路鈔本之數。
腹裏,三千七百八十錠。
河南行省,二百七十錠。
湖廣行省,一千一百五十錠。
遼陽行省,二百四十錠。
四川行省,二百四十錠。
陝西行省,二百四十錠。
江西行省,三百錠。
浙江行省,二千六百一十五錠。
雲南,真貝八一萬一千五百索。
甘肅行省,一百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捲一·本紀第一 | 捲二·本紀第二 | 捲三·本紀第三 | 捲四·本紀第四 | 捲五·本紀第五 | 捲六·本紀第六 | 捲七·本紀第七 | 捲八·本紀第八 | 捲九·本紀第九 | 捲十·本紀第十 | 捲十一·本紀第十一 | 捲十二·本紀第十二 | 捲十三·本紀第十三 | 捲十四·本紀第十四 | 捲十五·本紀第十五 | 捲十六·本紀第十六 | 捲十七·本紀第十七 | 捲十八·本紀第十八 | 捲十九·本紀第十九 | 捲二十·本紀第二十 | 捲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 | 捲二十二·本紀第二十二 | 捲二十三·本紀第二十三 | 捲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