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七編 雄關要隘(5)
董耀會 Dong Yaohui
為什麽偏關被稱作“犀牛望月城”?
偏關,即今山西省偏關縣城。它西臨黃河,東連大同盆地,南銜管涔山,北接土默川。自古便為兵傢必爭戰、屯兵駐防之重地。五代迄宋,在這裏設立偏頭塞,金時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關。偏頭關舊城在今偏關城東北,整個城垣分佈在東仰西伏的山梁上,故名“偏頭砦”。
現東部城墻墻體仍存,上建玉皇廟,為偏頭關古八景之一“玉清真境”。西部被今偏關城所括,中部在明代建城時東溝改河工程中毀掉,其西門在今樂門街“大個洞”處。東西約800米,南北因勢而建,寬窄不一。偏頭關城始建於1390年,至1598年,歷經208年的興建,偏頭關城規模大備。1515年秋,明武宗西巡由老營堡至南門入城,不禁發出“此偏頭關創之不易,守之為難”的感嘆。因關城隨勢而建,東仰西伏,形狀很不規則,象一隻頭枕塔梁山、臥於關河岸的巨犀,所以被稱為“犀牛望月城”。
紅門口為什麽又被稱為“紅門市”?
紅門口是明代萬裏長城一處重要隘口。它北臨內蒙古清水河縣川峁村,南近山西偏關縣水泉村,由呼和浩特至山西省陽方口的公路縱貫紅門口南門。山西鎮長城,東從丫角山來,攀上山巔,過紅門口,西延至黃河岸邊。
紅門隘口在偏關東北40余公裏,近逼水泉營,這裏舊無隘險,1434年都督李謙因其溝通塞外楊傢川,大路平闊,不易防守,乃在紅門口創建一大望臺,外設邊墻一道,撥兵28名,常年瞭望。1598年兵憲趙彥復修,並增築左右翼臺。今趙彥復修的大望臺尚在,位於紅門口外,磚砌,俗稱“紅門樓”,門楣上鎸刻有“萬歷二十六年修築”字樣。樓內有窯九洞十八,俗稱“九窯十八洞”,並置有火炕和外通煙囪。今已傾圮。紅門口北還有一座土築方城,方城城外有敵樓和烽燧數座。《綏遠省調查概要》稱:“紅門口在偏關東北(近)九十裏,前明通市處也。”這座城堡就是當年明蒙互市的場所,故一稱“紅門市”。
明後期,明王朝同蒙古地方政權經過談判達成互市協議,互通有無,以加強經濟聯繫。協議規定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鎮長城沿綫開闢互市場所多處,紅門市就是其中之一。議定每年互市一次。還在靠近土默特和鄂爾多斯的地方進行每月一次的互市,稱作“月市”。通過互市,蒙古族人民以牲畜毛皮換回糧食、布匹等生活用品,既促進了蒙漢人民的經濟交流,又加強了地方政權與中央政府的聯繫。
為什麽說寧武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寧武,秦漢置有樓煩關。北魏時廣寧、神武二郡先後治此,唐置寧武郡,始用寧武之稱,取廣寧、神武二郡尾字而得。寧武關位於管涔山麓,關城北居華蓋山,南控鳳凰山,恢河水自城南嚮東流去,關城兩翼順河而築,虎勢竜威,氣勢雄偉。明朝時,寧武關為外三關長城上中間的一座,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寧武關城,據《府志》載:“築於明成化二年。”幾經修築,增加矮墻,擴建城樓,磚砌關城,墻高為11.6米,周長為2公裏,呈橢圓形,狀如鳳凰,故俗稱“鳳凰城”。城外山崗之顛,烽火臺密佈。關山烽火,接連不斷。歷史上因遊牧民族騎兵經常選擇寧武關為突破口,所以千百年來戰爭連綿不斷,1513年蒙古韃靼部小王子率兵入大同,攻寧武關,企圖由此進入太原,為官兵擊退。1540年吉囊領兵從河套過黃河入河麯,專驅至寧武關,明軍不能抵抗,南掠至平遙,其實俺答亦越太原至石州,東掠平定、壽陽一帶。最後一場仗發生在明朝末年,李自成農民軍東渡黃河之後,準備揮師北上進攻北京,經寧武關,同據險頑抗的明三關總兵周遇吉在此進行了一場激戰,最後起義軍攻下寧武關,生擒周遇吉,為進軍北京推翻明王朝掃清了一大障礙。
顧祖禹是怎樣評述陽方口戰略地位的?
陽方口是明長城山西鎮重要關隘,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北約13公裏。陽方口舊為九牛口,長城過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橋一座,與兩側長城銜接,每個橋孔內又有一鐵牛鎮守。後鐵牛被水衝走,橋亦坍塌,更今名。陽方口堡城,東靠長方山,西傍恢河,1539年明巡撫陳講所築,1576年增修,堡城周1公裏左右。素有“山西鎮中路第一衝口”之稱。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論述陽方口堡戰略地位時說:“大同有事,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也。”現陽方口亦為晉西北、大同、太原的交通樞紐。北有同蒲、寧苛兩條鐵路,還有忻州至保德,崞陽至偏關,水泉、陽方口至平魯等三條公路幹綫通過。
陽方口堡城今已殘毀,尚存城北磚券拱門,用橫木支撐,供行人來往。陽方口西的長城存夯土殘墻和土築墩臺,陽方口東長城尚存部分磚砌墻體,並有3座磚砌空心敵樓保存較好。
雁門關在長城防禦中的作用怎樣?
雁門關是萬裏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山西省代縣西北20公裏。這裏是太行山的一個橫斷山脈,古代叫句註山,也叫雁門山。雁門關前後左右群山綿延,巒峰疊嶂,關城依山傍險,建築在雁門山上,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嚮山西和華北平原一條重要通道,《輿圖志》說:“天下九塞,雁門居首”。雁門關素以地形險峻的軍事要衝而聞名,從春秋戰國到唐代,皆以句註塞著稱,北宋的時候,也是防禦契丹的重要關隘。後來經戰火和天災摧殘,到元代取消關隘設防之後,至元末雁門關已頽殘殆盡。明滅元後,雁門關的軍事地位又隨着明王朝同蒙古貴族的對立而重要起來。明洪武初年,吉安侯陸享,於舊雁門關址嚮北移出數裏,建新關於今址。其後,景泰、嘉靖、萬歷等年間,多有修復。關城內長1公裏,墻高約7米,石座磚身,設城門三重。東門門額石匾刻有“天險”,門上建有雁樓。西門門額石匾刻“地利”,右側建有關帝廟;西門外有一南北嚮小北門,門額石匾刻有“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鑲嵌磚鎸聯語一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關城左右邊墻,烽燧墩臺,屹然聳立於山巒之顛。在我國歷史上,匈奴、突厥、回紇、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都曾在雁門關長城沿綫與中原守軍作過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