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我當代表十年   》 第80節:第八章 把脈"藥價虛高"(3)      趙詠秋 Zhao Yongqiu

  這些新鮮事讓我迷茫。很明顯,新藥品的繁榮與醫院看病貴現象成為醫療行業一對病態的雙生子,嚴重影響着人民群衆的生命健康保障,但業外人很難找出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和根源所在。
  2003年底,一個陰雨連綿的鼕天,我突犯腰疼住進醫院。在好朋友寇莉大夫的關照下,我走進康復科主任餘大夫管轄的病房接受治療。
  每天找餘大夫看病的病人要排長隊。一天,一位來自江北的農民引起我的關註:他手提一袋米,據說那是他為看病準備的糧食。黑黃色的肌膚透出他身體的健壯,但是腿子犯了病,坐在凳子上就站不起來。他說是慕名而來,但又沒有急於治療,而是仔細詢問着治療價格。餘大夫耐心作着解答,答應選用最低價格的治療方案為他治療。
  似乎最低價格他也承擔不起。農民皺起了眉頭,不知所措。
  餘大夫病房的病友多數是工廠的職工。這位農民兄弟也引起了他們的註意。幾位病友七嘴八舌的對他介紹自己的花費,一位年長的工人說:"我就是治療肩周炎,每天上百元呢,我們不是有醫保怎麽看得起病啊。好多人不敢隨便進醫院的。"
  "做康復治療還不算貴,其他科室看病還要貴啊。"另有病友說。
  "主要是藥價貴。現在新藥層出不窮,價格也不斷攀升。真叫人沒有辦法。"餘大夫接過話說。
  聽着醫生與病人的交談,"新藥"、"高價藥"的種種疑惑又在我心裏浮動起來。正好寇莉大夫來看我,我想藉機瞭解醫生們對看病貴成因的看法。
  "寇大夫,醫生是否都喜歡使用新藥和高價藥啊?療效好一些是嗎?"我問道。
  "也不一定。我們知道很多新藥是傳統藥變換名稱而來的。他們這樣做無非是為了提高藥品價格。還有的通過變換包裝和變換劑型變相漲價。其實,醫務人員絶大多數是有良知的,我們也無可奈何。醫生是追求藥品的穩定性的,因為穩定才能保障用藥安全。國傢應該控製新藥投放市場的數量。"看起來身為省政協委員的中醫科主任寇莉大夫對藥品頻繁改頭換面的現象很不贊賞。
  餘大夫邊工作邊說:"作為一個醫生,使用每一種藥都要講究臨床經驗,即使是極普通的一種感冒藥,對於不同的感冒特徵和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病人療效是不同的,使用的劑量和配伍藥也不同。現在感冒藥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經常改變名稱包裝,也不知成分的真實性,一種藥的臨床經驗還沒摸透就消失了,又更換成另一種藥,或者不斷改變劑型,醫生的臨床經驗完全喪失,用藥安全也無法保障。我們有時真感到害怕。"他是誠懇的,聽得出來是他的肺腑之言。
  "這是藥品監管上的疏漏。要控製新藥過多過濫,國傢必須要建立科學的藥品評審機製,嚴格把關。"寇大夫有些激憤和憂慮。
  "是啊,新藥應該經過嚴格審查和長期的試驗才能投入市場,現在藥品審批太隨便了,像這樣下去後患無窮啊,"餘大夫擔憂地說,"藥品集中招標採購也不能過於追求價格低廉。隨便組建一傢工廠就可以生産藥品,這些低質量生産廠傢就是和正規藥廠打價格戰,其藥品的可靠性無法估量。"
  "當然,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醫師故意開高價藥拿回扣的事情也是普遍存在的。"寇莉說。
  通過這次交談,我明白了,成熟穩定的藥品纔有安全性,新藥審批的泛濫不僅造成藥價虛高,還存在用藥安全的問題。後者造成的危害更加嚴重!
  我非常感謝兩位大夫這樣真誠坦率的交談。贊賞他們在市場經濟衝擊下保留了高貴的品質。在我眼中,他們是有良知的真正的知識分子,是可信賴的優秀醫務工作者。
  自此,新藥審批的隨意性問題引起了我的註意。我在適當的場合與一些瞭解行情的醫藥公司人員、藥劑師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聊天,希望瞭解更多真情,但他們都躲躲閃閃,吞吞吐吐。
  "新藥審批權在國傢還是在省啊?"我問。
  "國傢有,省裏也有。不過現在藥品監督局為了加強監管,新藥都由國傢批準,地方衹是進行初審。"藥廠的工作人員說。
  "批準一個新藥容易嗎?"我問。
  "各地的標準不一樣,地方都追求經濟效益,地方標準比國傢標準寬鬆,通過審查較容易一些。"
  "現在辦什麽事都是事在人為,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藥廠的工作人員說,眼中充滿神秘。
  "現在藥品生産廠傢太多。在不同地方註册審批的同類藥品的成分差異大,價格差距也大。監管實在睏難。"監管部門的人說。
  調查難以深入。註册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是沒有辦法說清楚,衹知道地方在為藥廠承擔保護的角色,審批行為比較亂。
  我想起冶鋼的程工說過一句話:"新式的衣服可以搶先穿,新式的藥品不可搶先吃,沒有安全性。新藥不經過長期試驗就使用,後果是無法預測的。過去許多人不就是因為打了鏈黴素而在幾年後造成耳聾嗎?"
  我的感覺是,現在出一種新藥比出一種新式衣服要容易得多。這個混亂狀況就像一隻吃人的老虎躲在暗處,隨時都會有人落入虎口。
  不過,我的思路又往前走了一步:藥價虛高的源頭不僅在物價審批,更在新藥的註册審批。我寄希望於國傢藥監局,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我必須提出關於嚴格控製新藥註册的建議。
  從醫院回傢後,我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立即起草了一份《關於保持醫療藥品品種、規格穩定性的建議》:
  為了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中紀委監察部將糾正醫藥購銷中不正之風作為歷年糾風工作重點,采取集中招標採購等方式降低藥品價格,抑製藥品購銷腐敗。其舉措深受群衆擁護。但是,藥品購銷雙方為了謀取高額利潤,采取改頭換面的形式提高價格,對付招標。新藥的泛濫,不僅打亂了醫務人員的臨床用藥經驗,導致醫務人員無所適從,不利於掌握醫療藥品的功效,不能保證用藥的穩定安全,而且高價處方盛行,直接導致人民群衆看不起病,嚴重損害了人民群衆的利益。群衆和醫務人員反響很大。具體表現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第2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1)
第3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2)第4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3)
第5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4)第6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5)
第7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6)第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
第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2)第1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3)
第1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4)第1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5)
第13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6)第14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7)
第15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8)第16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9)
第17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0)第1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1)
第1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2)第2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3)
第2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4)第2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5)
第23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1)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