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   》 二十 盡失淮北(1)      陳羨 Chen Xian

  宋明帝劉彧即位後隨之而起的劉子勳之亂,表面看是一場叔侄之爭。也就是說,劉子業被殺後,劉宋群臣圍繞着應由孝武帝一係的皇子即帝位,還是由文帝一係的皇子即帝位的問題,分為了兩大對抗勢力。擁護前者的勢力認為,劉子業雖被廢,劉駿的帝統仍然合法,應該擁立他的兒子;擁護後者的勢力則認為,劉子業的荒淫無道,其根源出在同樣荒淫的劉駿身上,所謂“孝武之行,足緻餘殃”(垣榮祖語),擁立劉彧,方能穩定局勢。這種貌似帝統和道統的爭執,實質上體現的是宋文帝死後劉宋上下道德觀與價值觀的淪喪,國人離心離德、各懷鬼胎,政權崩潰衹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前文說過,劉子勳手下的長史鄧琬認準了他這個“三”皇子,以為必成大事,不甘心接受朝廷方面授給劉子勳的車騎將軍的頭銜。他藉劉子勳的名義,傳檄建康,指責劉彧竊奪帝位,與各方共同興兵討伐。
  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鄧琬等人假稱太皇太後(就是劉駿之母路太後)密詔,擁劉子勳在尋陽稱帝,改元義嘉。
  支持劉子勳的一方實力雄厚,聲勢浩大。安陸王劉子綏、尋陽王劉子房、臨海王劉子頊這些弟弟自不必提,各方鎮將如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瀋文秀等紛紛起兵響應。接着,益州、湘州、廣州、梁州等地也都歸附了劉子勳,部隊嚮尋陽集結。朝廷方面所能保持的地盤,衹剩下建康周圍的丹陽、淮南等數郡。
  劉彧比他的哥哥劉駿要強些,至少表現得臨危不亂。蔡興宗嚮他進言:“如今普天同叛,人有異志。我們應該嚮反叛者留在京城的親屬宣揚‘罪不相及’的政策,撫恤人情,如此必能剋敵製勝。”劉彧贊同,對於親戚已經歸附劉子勳的將士均不問罪,職務照舊。他下令內外戒嚴,任命司徒建安王劉休仁都督徵討諸軍事,車騎將軍、江州刺史王玄謨為副手,進軍南州(今安徽當塗一帶);又召兗州刺史殷孝祖入朝,晉位撫軍將軍,都督前鋒諸軍事,以瀋慶之的侄子瀋攸之為尋陽太守,前鋒軍兵屯虎檻(今安徽蕪湖西南)。
  準備停當,劉彧開始發兵掃除外圍勢力,命巴陵王劉休若督統建威將軍瀋懷明、尚書張永、輔國將軍蕭道成等各軍東討歸附劉子勳的會稽郡事孔覬。
  東面的叛軍並不好對付,劉休若的軍隊碰上了數十年不遇的大風雪,幾乎喪失鬥志。劉休若嚴令言退者斬,纔稍稍安定住軍心。
  劉彧明白若不消滅東面會稽一帶的後顧之憂,就難以放手與西南尋陽的劉子勳一搏。殿中御史吳喜本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他追隨瀋慶之多年、頗立戰功,這時主動請命,要求聲援劉休若的東路軍。劉彧大喜,任命他為建武將軍,組成一支屢經軍旅的精兵,並配備羽林軍中的勇士,嚮東進發。
  果然還是前朝的精兵好用。吳喜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迅速攻剋了義興(今江蘇宜興)、吳興、錢塘、西陵(今浙江蕭山西),直奔會稽而來。會稽城裏一片大亂,上虞縣令王晏乘機起兵攻打會稽,孔覬兵敗被殺,尋陽王劉子房被執送建康。吳喜不到一個月就平定了會稽的叛亂,扭轉了朝廷軍的頽勢。
  劉子勳那邊號稱十幾萬大軍,卻不知道把握戰機。鄧琬身為起事的主力成員,實際上衹是個唯恐天下不亂,想大發國難財的庸碌之徒。他掌握了軍政大權後,就與他的兒子一起在尋陽做賣官鬻爵的勾當,日夜酒宴歌舞、玩樂不止,親信也是仗勢欺人,橫行霸道。上梁不正則下梁歪,這還如何能指望軍隊能打好仗、打勝仗呢?
  鄧琬見東路的會稽軍這麽快就被朝廷撲滅,忙派遣巴東、建平太守孫衝之率領一萬兵為前鋒,據守赭圻(今安徽繁昌西北)。孫衝之建議以大軍水路兼行,直取建康。於是劉子勳以孫衝之為左衛將軍,錄事參軍陶亮為右衛將軍,統領郢、荊、湘、梁、雍五州兵士兩萬人,一齊嚮下遊開去。然而這陶亮是個無纔無謀之人,他見劉休仁與殷孝祖、瀋攸之的大軍出動,就不敢往前,衹把軍隊駐留在長江上的鵲洲(今安徽銅陵、繁昌之間)。
  殷孝祖率軍進逼赭圻,與陶亮的軍隊相遇。殷孝祖打仗很勇猛,每次上陣都身先士卒,不顧性命,而且還喜歡打出自己的旗號,結果在遭遇戰中中流矢身亡,所屬軍隊投降了叛軍。朝廷軍先敗了一陣。
  殷孝祖生前對手下將士不夠信任,很多人都不願跟着他拼命,這也是導致他陣亡的一個小原因;瀋攸之正相反,懂得體恤軍情,上下關係搞得很好。殷孝祖死後,他率衆推舉位秩高於他的寧朔將軍江方興為統領,恰到時宜地穩定住了軍心,朝廷軍因禍得福,士氣不降反升。
  江方興率領諸將進擊,與劉休仁的軍隊會戰大破陶亮的軍隊,孫衝之在附近築的兩座城壘,也被攻拔。陶亮急召孫衝之退軍鵲尾(今安徽廬江境內),留竜驤將軍薛常寶守赭圻,自己則率領大軍,及其他各營部衆,共保濃湖(今安徽繁昌西)。劉子勳的軍隊全面轉入守勢。
  鄧琬並不輕易認輸,他又調遣豫州刺史劉鬍,率領步兵三萬,鐵騎兩千,前去增援,總計十幾萬軍隊駐紮在鵲尾。
  劉休仁的軍隊也有十萬之衆。他對將士相當不錯,撫恤部下,吊死問傷,使得朝廷軍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氣。瀋攸之率領諸軍進攻赭圻時,人人都浴血奮戰,不僅大敗劉鬍派來的運糧軍,還乘勢攻破了赭圻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從南北對峙說起一 劉裕發跡(1)
一 劉裕發跡(2)二 桓玄的野心(1)
二 桓玄的野心(2)三 六個月的皇帝夢(1)
三 六個月的皇帝夢(2)四 強國之本(1)
四 強國之本(2)五 拓跋珪功過(1)
五 拓跋珪功過(2)六 拓跋嗣平內攘外(1)
六 拓跋嗣平內攘外(2)七 盧循之亂(1)
七 盧循之亂(2)八 二劉相爭(1)
八 二劉相爭(2)九 翦除異己(1)
九 翦除異己(2)十 討滅宗室(1)
十 討滅宗室(2)十一 劉裕的最後一次輝煌(1)
十一 劉裕的最後一次輝煌(2)十二 失去長安的帝業(1)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