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类 》 《詩經》心得 》
第80節:第七章(8)
劉緒義 Liu Xuyi
我倒想在這裏提醒一下諸位:
在男性美不能充分健康完善地發展的時候,女性解放可能真正實現嗎?
清人:大歷史中的小細節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翺翔。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鄭風·清人
古人說,“六經皆史”。《詩》也有《詩》史之謂。
中國歷史上有“三十六計”,一般用在軍事上,不過,人們活學活用,在政治上也能運用得爐火純青、得心應手。其中一條叫做“藉刀殺人”。
“藉刀殺人”是“三十六計”之第三計,可見其多麽重要。原文是這樣的: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處自力,以《損》推演。”
意思是:敵方已經明確,而盟友的態度還未明朗,要誘使盟友去消滅敵人,不必自己付出代價,這是根據《損》卦推演出來的。《易經·損》卦說,“彖曰:損上益下,其道上行。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意思是講“損”與“益”的轉化關係。
作為兵法,其意本來是想藉盟友之力去消滅敵人,保全自己。但在政治鬥爭中,這種“藉刀殺人”計,常常被歪麯使用,藉敵人之刀消滅自己潛在的威脅,這潛在的威脅往往是自己人。“兵法”自此被推廣為一種權術。這樣一來,所謂藉刀殺人者,不需自己赤膊上陣,不需消耗自己的實力,更不會招致殺人兇手的罪名,真可謂絶頂聰明。在歷史和現實中,不僅陰險小人藉刀殺人,即使是心懷坦蕩的君子,在很多的情況下,也會藉刀殺人。無論是絶頂聰明的曹操與周瑜,還是聰明絶頂的雄纔王充與諸葛亮,藉刀殺人之計都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其實根本不需賴上《易經》,而實實在在源自於現實生活。
《鄭風》中的這首《清人》便可能是最早的一出“藉刀殺人”計。
從詩意自然看不出半點痕跡,不就是一場大規模的車戰嘛。然而這車戰背後卻有一個居心叵測的陰謀。
《毛詩序》說,“清人,刺文公也。高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不能,使高剋將兵,而禦狄於竟。陳師其旅,翺翔河上,久而不召,衆散而歸,高剋奔陳。公子素惡高剋進之不以禮,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國亡師之本,故作是詩也。”《毛詩序》說的很清楚,但很多人不相信這首詩是公子素所作,而《毛詩序》真正點明詩的作者的情況並不多,我以為,《毛詩序》沒有必要在此捏造出一個作者姓名來。
詩序所述的本事,好在有史為證。《左傳·閔公二年》載:“鄭人惡高剋,使帥師以次於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剋奔陳,鄭人為之賦《清人》。”
這裏所說的“鄭人”無疑是春秋筆法,實指鄭文公。高剋這個人,衹知道他是鄭國大夫,《毛詩序》說他“好利而不顧其君”,在史上已找不到痕跡,這也是後人不相信毛詩的理由之一。不管這個高剋是個什麽樣的人,作為國君的鄭文公,討厭他,殺他又無名,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竟出此下策,想藉狄人之手除掉自己不喜歡的人,卻不惜拿士兵的性命作陪葬。
詩寫得很含蓄,沒有一語涉及此中的玄機,看上去就是一場很壯美的車戰。地點,是在衛國之河上,鄭國之遠郊彭地。人物,是參加車戰的健兒“清人”。中軍主帥是誰,詩中也未點明,卻對他的精神狀態作了描寫:“左旋右抽,中軍作好。”《詩經》時代的戰爭,以車戰、步戰居多,而戰車往往衹在大規模作戰中纔派上用場,在接敵過程中,戰車的左右兩邊,各站一人,離自己遠的敵人就用弓箭,近旁的敵人就用矛戟。戰車左旋時,就為車右的戰士提供從側面攻擊的有利條件,同時保護了駕車的禦者;右抽便是抽弓箭射敵。在這種“左旋右抽”的車戰中,再看我們的中軍主帥,“作好”,即為“為容好”,也就是精神飽滿,鬥志昂揚之意。
詩三章,從場面上來看,是寫一個大車戰場面,但最後卻落在中軍主帥身上。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古代作戰,全看主帥,不僅士氣看主帥,而且指揮有方無方也得靠主帥,故而有“擒賊先擒王”一說。看起來,詩的大部分篇幅都是車呀、馬呀、戈、戟之類的描寫,先寫人,次寫馬,再寫武器。人是虛寫,重點卻在馬和武器。或者說,我們看不到人的動作,衹看到馬和兵器,“駟介旁旁”、“駟介麃麃”、“駟介陶陶”把戰馬的那種氣勢昂揚的精神狀態寫得很傳神;“二矛重英,河上乎翺翔”,把戈戟之類武器在河上戰爭的往復衝突場面寫得很是激烈和壯觀。這種寫法是以虛寫實,以場面來寫人,而且都是為了襯托中軍主帥。由此可見,高剋所率領的軍隊正是一支可用之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章(1) | 第2節:第一章(2) | 第3節:第一章(3) | 第4節:第一章(4) | 第5節:第一章(5) | 第6節:第一章(6) | 第7節:第一章(7) | 第8節:第二章(1) | 第9節:第二章(2) | 第10節:第二章(3) | 第11節:第二章(4) | 第12節:第二章(5) | 第13節:第二章(6) | 第14節:第二章(7) | 第15節:第二章(8) | 第16節:第三章(1) | 第17節:第三章(2) | 第18節:第三章(3) | 第19節:第三章(4) | 第20節:第三章(5) | 第21節:第三章(6) | 第22節:第三章(7) | 第23節:第三章(8) | 第24節:第三章(9)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