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讲述历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香山碧云绕魏阉(3)
万明 Mo Ming
张兆裕 Zhang Zhaoyu
香山地处北京西郊,山峦起伏,风景清幽,由于山顶有石,状似香炉,故有此名,是一处名胜之地。据明朝内阁大学士商輅在《香山永安寺记》中的记载,永安寺在唐朝时便已经建立了。历金、元两代,香山的地位更加重要,不仅皇室与名流经常来此,而且永安寺也香火旺盛。而碧云寺的前身碧云庵,便是由元人耶律阿勒弥所建。香山逐渐成为北京附近一个佛教名山。
到了正德九年(1514年),明朝御马监太监于经在碧云庵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碧云寺。碧云寺的地位逐渐超过了永安寺,成为明朝皇帝、太监们拜谒佛祖、求香还愿的重要寺院。明神宗为碧云寺题写扁额,称“苍松古柏,水天一色。”碧云寺附近也成为太监们首选的墓地之一。
魏忠贤也正是看中了香山碧云寺的环境清幽、木铎阵阵,将碧云寺后选为他的墓寝之所,并从天启三年(1623年)开始建造。为了修筑陵寝,魏忠贤耗费了国库大量存银,这在许多明人的奏疏中是可以看到的。魏忠贤的陵寝规格是远远超越他的身份的,是仿照皇陵的标准建造的。不仅有石马、石羊、石虎,还有石人。按照《明会典》的规定,三品以下官员是不能有石翁仲的,而魏忠贤的官职仅为四品,却有石翁仲,并且高达3米,与十三陵皇陵3.2米的石翁仲相差无几,远远超过明朝大太监田义墓前的高2米的石翁仲。而且通过这次出土的石翁仲看来,雕刻装饰非常精细,十分罕见,也是违反规制的。而在石翁仲鞭的手柄与鞭的连接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二龙戏花”图案,而非“二龙戏珠”。因为龙的图案一般只有皇室才能使用,魏忠贤陵墓用龙与花的结合,代替龙与珠的结合,一方面是要比附皇帝,另一方面,又不敢明白地表达出来,所以做了折中,这些都反映出魏忠贤对于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的自诩。
尽管魏忠贤为身后世做了详尽而奢华的安排,但造化弄人,天地无情。在熹宗去世后,魏忠贤很快失势,自缢后被戮尸于河间府。他的尸体自然也未埋葬到那豪华的墓寝中。清军入关后,魏忠贤的党羽葛九思等随清兵入关,将他的衣冠葬于碧云寺后,立了一个衣冠冢。但由于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了防止人们发现,未写祠额,也未在墓碑上刻字。
尽管如此,在康熙四十四年(1701年),魏忠贤的衣冠冢还是被人发现,康熙帝下旨“魏忠贤墓,着交与该城官员,什毁铲平。”这一豪华坟墓从此变成残碑断垣、蒿草丛生的荒凉之地。
一代权阉,生前何其显赫,死后却惨遭戮尸,甚至衣冠冢也未敢书写姓名,即使这样,陵寝还被后世铲毁。所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造化弄人,世事沧桑。这些恐怕不是魏忠贤踏入宫门那一刻所能想象的。在明末那个动荡之世,魏忠贤成为时世的创造者,但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一颗棋子,受到历史无情的摆布与嘲笑?如今,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香山碧云依旧在,枭雄豪杰何处寻。游玩的人群往往过寺而不入,径自上山,去眺望远方的风景。而历史的风景,却逐渐褪去,一如那木铎声声,余音绕梁,却匿于群山了无痕。只有历史被再次翻开时,才惊醒了春梦。(赵献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
|
|
挥师北平忆徐达(1) | 挥师北平忆徐达(2) | 挥师北平忆徐达(3) | 迁都定鼎说朱棣(1) | 迁都定鼎说朱棣(2) | 入世异僧姚广孝(1) | 入世异僧姚广孝(2) | 朱能地下犹护主(1) | 朱能地下犹护主(2) | 朱能地下犹护主(3) | 朱能地下犹护主(4) | 风华当年寻郑和(1) | 风华当年寻郑和(2) | 黑山迷雾辨刚铁(1) | 黑山迷雾辨刚铁(2) | 黑山迷雾辨刚铁(3) | 法海壁画探李童(1) | 法海壁画探李童(2) | 法海壁画探李童(3) | 名祠沧桑祭于谦(1) | 名祠沧桑祭于谦(2) | 名祠沧桑祭于谦(3) | 梦里登城话阮安(1) | 梦里登城话阮安(2)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