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80節:第七章 有清盛世太子窩火(8)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順治年間也曾多次試圖廢除逃人法,可這部法令的獲益者往往是位高權重之人,他們聯合起來,為逃人法的廢除設立重重阻礙。在康熙年間,飽受批評的逃人法還在發揮作用。
  順治二年(1645年),大清的皇權還掌握在順治的叔叔多爾袞手中。多爾袞主張用"重剿輕撫"的辦法對付漢人,在大力推廣圈地令、逃人法的同時,他又拿出了剃頭令,要求漢人剃發易服,以示對清朝的臣服。
  這在當時的漢人看來是莫大的侮辱,很多人不理會"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的威脅,也不管"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恐嚇。清兵奉命出巡,四處檢查漢人頭髮,他們背着的剃頭挑子上赫然懸挂着一顆顆人頭。在慘無人道的剃頭令下,有的漢人甘願跑到荒山野嶺和野獸為伴,有的漢人憤而自殺,那些已經被剃了頭的,則為剃下的頭髮修建墳塚,痛哭祭祀。
  康熙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知道大清王朝長治久安的關鍵便在一個"仁"字上。而康熙最大的優點之一便在於能夠積極地面對錯誤,理智地處理問題,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帝王,這一點難能可貴。看着那些奮力支持吳三桂的漢人,康熙沒有惱羞成怒,也沒有用更慘烈的屠殺教訓不肯臣服的刁民,他要奪的是漢人的心,不是漢人的命。
  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吳三桂的戰事還酣,康熙便有計劃地拉攏起漢人來,他先從身邊做起,邀請漢族官員張英、高士奇等入值內廷南書房。康熙的寢宮是乾清宮,南書房就在乾清宮的西南角。這些入值南書房的漢族官員看起來衹是陪康熙做一些清賞雅玩之事,實際上卻在和康熙商討軍政,擬撰諭旨。到了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的漢人官員輪流入值南書房已形成一種制度。但凡入值南書房的漢人官員,不管之前擔任什麽職務,都會被授予翰林職銜,備受敬重。
  第一批入值南書房的高士奇,最初衹是個窮得丁當響的書生,連鄉試都沒考過,衹能坐在報國寺前靠給人寫字為生。大學士明珠喜歡高士奇的字,將他推薦進南書房,沒多久高士奇就晉升為禮部侍郎。張英入值不到3年,也升為禮部侍郎,最後成為一品大學士。張英的兒子張廷玉後來成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高官。張英共有5個子孫因入值南書房平步青雲。張英一傢"父子宰相府,五裏三狀元",是由康熙親手扶植起來的漢族新貴。
  "自古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振起文運",康熙十七年(1678年)平藩之戰正處最關鍵的時刻,康熙宣佈設立博學鴻儒科。但凡文詞卓越的人,不管有沒有當官,都有機會進入博學鴻儒科,康熙將親自主持入值博學鴻儒科的考試。
  當然,並非每個書生都有機會參加皇帝主持的考試,要具備考生資格,必須有地方官員的舉薦,康熙試圖用博學鴻儒科籠絡隱逸民間的文士才子,改善和南方文人的關係。
  一些路遠的考生抵達京城時已是鼕天,考慮到鼕天寒冷而日短,康熙下令將考期推遲到第二年三月,還命令戶部好好照顧應試人員,每月發給考生三兩銀子,三鬥米,讓他們安心備考。不管這些人是否能成為大清的棟梁,康熙至少讓他們看到了清廷的誠意。入值博學鴻儒科的漢人將承擔修《明史》的任務。
  考期到了,143名考生一早聚集在太和殿前的體仁閣。康熙並不着急考驗他們的才華,而是在考試前特地為考生準備了宴席,還命一品大學士,掌院學士的滿漢官員陪宴,以示對考生的敬重。在當時,即便是狀元郎也享受不到皇帝賜宴的禮遇。
  博學鴻儒科的考題不是死板的八股文,而是頗能顯示文人才華的詩賦。考試完畢後,康熙又請諸位考生喝茶,自己則埋首於試卷中,小心閱讀。
  參加博學鴻儒科考試的,未必都出於自願,一些文人故意將文章寫得很糟以期落選。名士毛奇齡曾在南明任事,在考試中用語犯忌;彭孫有"素工詞章,時號彭王"的美譽,應試的詩賦卻詞句不通;嚴繩孫讀書過目不忘,卻衹寫了一首小詩敷衍了事。考試結果下來了,彭孫考中一等,嚴繩孫取了二等,毛奇齡也成為博學鴻儒科的一員,他們的小把戲沒有瞞過康熙。康熙對漢族名士頗有瞭解,不想放跑一個人才,沒考中的或沒參加考試的,衹要才華夠了,都可到內閣工作。名士傅山被強行擡進考場,一進紫禁城便大哭着滾倒在地,康熙沒有動怒,反倒任命他為中書捨人。抗清文士黃宗羲拒絶入仕清廷,康熙便讓地方官員到黃宗羲傢抄黃宗羲的文章,黃宗羲大為感動,讓兒子代替自己到紫禁城去修訂《明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