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二十三章 李白上書韓長史 尉遲笑談螞蟻國(3)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一日黃昏,溳水河畔垂釣之李白見二少年騎馬而來。前面少年一襲白衣,頂巾幘,披錦氅,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腰懸三尺劍,雙目放精光。身後少年着皂衣,披藍篷;腰懸劍,背負鞭,直視李白。
  李白納悶,目視二人。白衣少年道:“請問先生,長安何去?”未待回答,皂衣少年接道:“走水路還是走旱路?”
  長安何去?長安若條青蛇盤於心中久矣!李白心中一動。正值四月,一國之都,長安必是處處飛花。李白傾國之才,卻遺於山野,故作高人;視青春如水,一去不返,不免悵然。
  “我亦不知。也許,條條大道通長安。”李白止釣,悻悻起身。
  白衣少年見李白麵如秋月,目若朗星,體格挺拔,氣度超人,遂翻身下馬。
  “我兄弟自江浙來,前往長安科考應試,至此竟迷路矣!請先生指點路徑。”
  “我亦迷路久矣!”李白心中暗道,“竟居山林,仿愚拙隱者。竟不知赴京科考,以取功名,封將入相,為蒼生之念。”
  “大隱隱於野!視先生氣質,必知前程,還請指點。”白衣少年又道。
  “快說何去?天將暮也。”皂衣少年不由性急。
  “沿溳水直下,此去襄陽千裏。自襄陽嚮北入陝,藉一葦葉,踏江而去,旬日可抵長安。”李白回道。
  未等白衣少年發話,皂衣少年又道:“既衹需旬日,離科考尚有月餘,卻叫小弟一路好走。”
  “諸人皆利來利往,塵世紛紛,卻叫人纍。雖天下美景如斯,竟不入目也!”白衣少年慨然。
  李白聞之,亦有赴長安幹謁之心。然久居山野之地,不知如何行事。遂道:“我乃山野散淡之人,卻常存非分之念,可將一兩件途中趣事告我,自將美酒呈上。”
  一提到美酒,皂衣少年雙目放光,見草灘上一壺酒,竟不下馬,俯身以劍來挑酒壺。
  “且慢!”李白輕舒猿步,以漁竿撥開長劍。皂衣少年一急,以劍來剁漁竿。卻不想接連數劍,竟被漁竿生生磕開。皂衣少年不由羞憤,直嚮李白襲來。李白身法輕盈,巧以漁竿施出刺、挑、削、絞之招式。二十餘招下來,皂衣少年額上已沁出汗珠,氣喘籲籲,卻不依不饒。李白繞身擰步,細細漁竿如同彩練當空,恰似長蛇飛舞,衹聽當啷一聲,劍光如花落地。少年見劍落地,急拽背上鐵鞭,再嚮李白襲來。
  但見此鞭烏黑錚亮,揮動之中,如虎嘯竜吟;殺氣森森,幽光熠熠,直逼眉睫。李白側身閃過,於古柳下朗聲大笑:“好兵器!霸王鞭!”
  “黑蠻,還不住手!”白衣少年斷喝,“山野之人,識我兵器者,必高人也!在下尉遲重瑞,敢問先生大名?”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笑道。
  “可是太白醉劍之主?可是天下詩文傳唱之李白?”
  “正是。”李白笑道。
  “世外仙人,不想於此相見,黑蠻還不快下馬。”尉遲重瑞落地長揖。
  “使此兵器者,必乃大器之人。”李白扶起尉遲重瑞道,“敢問可是開國公尉遲公傢後人?”
  “吾自是尉遲公後人。”
  “我知武後十年,尉遲傢獲罪,避禍東南,不想於此得見公子。”
  尉遲重瑞道:“今皇上聖明,知蒙冤於尉遲傢,下旨着我父赴朝任職。我父身在山野久矣,已不思朝事,抱病不出。乃眷天朝,着我去京參加科考,好為天朝效力。這黑蠻乃我童兒,多有冒犯,還望恕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前言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楔子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