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笛聲何處   》 豐收的世紀(1)      餘秋雨 Yu Qiuyu

  從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末,整整一百年,是中國戲劇豐收的世紀。在這一百年中,傳奇藝術獲得了極其充分的發展,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有四部:《牡丹亭》、《清忠譜》、《長生殿》、《桃花扇》。這些作品在整個中國戲劇文化史上也是第一流的瑰寶,至今還在閃耀着光芒。
  這些作品,在當時有着數量巨大的其他作品作為鋪墊。有些作品質量不,有些作品甚
  至在旨趣上與這四部作品有着根本的區別,但他們都從不同的側面起了烘托作用。衹有在層巒疊嶂之中,纔有巍峨的峰。因此,我們應該首先對這個世紀戲劇文化的總體概貌,作一個簡單的描述。
  這次戲劇繁榮的最突出的表徵,顯現在兩位年齡相差不多的退職官員的住宅裏。一位是江西臨川人湯顯祖,退職時已年過半百;一位是江蘇吳江人瀋璟,退職時還不到四十歲。他們都因為官場風波,退避故裏,全身心地投入到戲劇活動之中。湯顯祖稱其堂為“玉茗堂”,瀋璟稱其堂為“屬玉堂”,這兩座玉堂,長期來絲竹聲聲、散珠葉玉,成了明代戲劇活動的兩個重要的中心。
  湯、瀋兩位都是進士。年少三歲的瀋璟中舉反而較早,而湯顯祖則因為不肯敷衍一代權相張居正而屢次“春試不第”,直到張居正逝世後的第二年纔中進士,那已在瀋璟中進士的九年之後了。他們兩人,都在外面做了十五年左右的官,宦海波瀾,瀋璟比湯顯祖承受得少一點,但也不能全然避免。他們各自返回故鄉時,瀋璟還衹有三十六歲,正值壯年,湯顯祖也未過半百,心裏都不好受。瀋璟回鄉的原因據王驥德說是被忌,湯顯祖回鄉,先是鬱悶難舒,嚮吏部告歸,後來則幹脆追論削籍。總之,他們回來了,帶着在官場沾染的斑斑傷痕,來到了戲劇領域。關漢卿、王實甫出生在科舉制度被廢除的時代,因而傾才思於戲劇;湯顯祖、瀋璟雖然活動在科舉被恢復了的時代,但是他們繞了一圈又被官場放逐了,因而也成了劇壇的生力軍。
  湯顯祖和瀋璟,都以令人矚目的藝術成果繁榮了萬歷劇壇,但在戲劇觀念上卻是涇渭分明的對頭。湯顯祖以“玉茗堂四夢”著稱,瀋璟以“屬玉堂傳奇”名世。湯顯祖以他一組瑰麗的夢境織造成了一幅“情”的旗幟,樹起,無論在戲劇界、思想界,還是在普通人民的精神生活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瀋璟的思想保守得多,在劇作的實質性內容上當然無法與湯顯祖比肩,但他精研音律,倡導本色,製訂戲麯音律的法則,聚集起一支陣容可觀的戲劇隊伍。湯顯祖的劇作,《牡丹亭》最佳,其他幾部較為遜色;瀋璟的劇作,《義俠記》、《博笑記》較可一讀,其他則皆平平。湯、瀋對峙,歷來是戲劇史傢們熱衷的話題。從思想上說,湯主情而瀋主理,是當時思想界情理對峙的一種藝術化的反映;從藝術上說,湯隨情而風飛河奔,瀋守理而斤斤格律,構成了兩種鮮明的戲劇創作流派;沒有湯顯祖,明代戲劇界便失去了神采飛揚的最代表;沒有瀋璟,明代戲劇界便失去了一位藝術形式的護法者和戲劇活動的重要召集人。一代藝術不能沒有最代表,但最代表往往是孤獨的,違逆常規的。因此,與他一起熱鬧了劇壇的同行,往往會變成他的對頭。在這裏,主峰和群巒的關係,常常以對峙的方式出現。但是,他們又畢竟是一個係統,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係統。臨川玉茗堂裏的精構妙思,衹有與吳江鬆陵屬玉堂裏呼朋引友的盛況並存於世,纔體現出一代盛事。
  在思想上與湯顯祖有前後連貫關係的,倒是先於湯顯祖一輩(比湯顯祖大三十歲)的戲劇傢徐渭。徐渭傳播更廣的名字是徐文長,直至今天,浙東鄉間的老農還會講述一大串似真非真的“徐文長的故事”。事實上,徐渭並不是一個到處耍弄計謀的促狹狂士,而是一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據着特殊地位的畫傢、書法傢、詩人、文學家和戲劇傢。他的書畫,即便是在佳作如林的中國藝術博物館裏,也有特別招人眼目的光彩。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還曾深恨自己不與徐渭同時,不能投拜在徐渭門下理紙磨墨呢!徐渭在戲劇上的代表作是雜劇《四聲猿》,內含四部短劇:《狂鼓史》、《玉禪師》、《雌木蘭》、《女狀元》。湯顯祖說:“《四聲猿》乃詞場飛將,輒為之唱演數通。安得生緻文長,自拔其舌!”可見湯顯祖受其影響之深。
  徐謂是在雜劇全面衰微的時代創作着雜劇。這也是對當時劇壇中受《五倫記》、《香囊記》影響,“以時文(八股文)為南麯”的拙劣傳奇創作的一種抗議。他的創作,之所以被袁宏道稱之為“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絶異”,首先是因為“意氣豪達”,充溢着一種狂傲的浪漫精神。湯顯祖受到深刻影響的,主要也是這一點。衰微着的雜劇竟能為之一振,並在各個方面為清代雜劇的發展開出一條新路,也由於此。新鮮的思想內容不僅能為一種陳舊的藝術形式增光添色,而且還能使這種形式繼續延綿一陣子,徐渭的雜劇創作提供了這方面的例證。
  徐渭活了七十三歲,但在四十五歲時就為自己寫了墓志銘,說自己平日“疏縱不為儒縛”,一涉大義,則“雖斷頭不可辱”。這便清楚地表現了他的人生風貌。他的雜劇,以無可遏製的狂怒,痛駡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姦臣姦相(《狂鼓史》);以巨大的熱忱,歌頌了那些突破禮教、隱瞞身份而成了文臣武將的姑娘(《雌木蘭》、《女狀元》);即使是那荒誕不經的“脫度”題材,到了他手下也包含進了對禁欲主義的嘲弄。徐謂的戲劇故事,總是怪誕、瑰麗、充滿幻想的,陽間和陰間,今生和來世,低位與位,縱欲與禁欲,僧侶和娼妓,弱女和猛將,閨閣與金鑾,強烈地搓捏在一起、對比在一起,藉以表達自己與社會習俗、封建禮教、等級觀念、虛偽儀式的挑戰心理。若要以寫實主義的標準去要求他的劇作,那是兩不相便的。戲劇理論傢王驥德一度曾居住在徐渭的隔壁,熟悉徐渭的創作過程和創作風格,在他所著的《麯律》中明確評之為“天地間一種奇絶文字”。所謂“奇絶”,也就是不同凡響,不可以尋常的規矩去度量,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是如此。湯顯祖正是汲取了這種從內容到形式的浪漫風緻,予以發揚光大,並經過自己胸中爐錘的冶煉,終於鑄造出了《牡丹亭》這樣的浪漫主義傑作。徐渭以一組雜劇短戲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對抗,而湯顯祖則讓徐渭的情懷占領了傳奇本體,以洋洋灑灑的數十句長劇,把浪漫主義的風緻表現得更加透徹,更加淋漓盡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自序緒論
不可思議的社會性癡迷(1)不可思議的社會性癡迷(2)
上層文化的濃度介入美學格局的多方滲透
魏、梁改革(圖)豐收的世紀(1)
豐收的世紀(2)豐收的世紀(3)
豐收的世紀(4)豐收的世紀(5)
豐收的世紀(6)世紀的豐收(1)(圖)
世紀的豐收(2)世紀的豐收(3)
世紀的豐收(4)世紀的豐收(5)
世紀的豐收(6)世紀的豐收(7)
世紀的豐收(8)世紀的豐收(9)
世紀的豐收(10)世紀的豐收(1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