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 》
第8节:文学与社会(2)
鲁迅 Lu Xun
中国文学已入末路之中,新的东西一定要建设的,据我想,应该有一种新的人,他们的思想,完全同旧式的人不同,于是他们把世界事情发表出来,通过了他们的眼睛,他们的个性也是有的,有一种文学我以为现在还没有,不过将来终非有不可,有了新的人,方有新的思想,还要有新的形式。种种形式,到现在世界已用完,将来终应有新形式的探求,中国还没有探求过,外国已有人去探求,我们希望一定要探索出来一个新形式,可是这个希望连带发生一个问题来了:
还是文学改造社会?还是社会改造文学?
许多文学家说,是文学改造社会,文学不但描写现实,且也改造现实。不过据我看,实在是社会改造文学,社会改变了,文学也改变了。社会怎样改变了呢?我以为还是面包问题,面包问题解决了,社会环境改变了,文学格式才能出来!许多人一定以为我的话太把文学家侮辱,其实实际问题确是如此。
文学家一支笔抵不住帝国主义的枪炮。社会革命在前,文学革命在后。那么,有人要问:诗人为什么可以预言呢?我可以反问:何以他的预言一定要数年以至数十年以后才实现呢?干脆地说,不过诗人的感觉敏锐一些罢了,社会的改革,即使没有诗人也得要起来的,诗人不做诗,想社会革命也是要起来的。
文学家做革命的前驱极其不容易,尤其是在压迫之下,文学家更不能革命。从前我以为指挥刀是指挥兵的,现在我觉得指挥刀也是指挥文学家的。指挥刀在前,文学家在后,什么文学革命,不过受指挥刀的驱使--如是而已。
文学还是同社会接近些好,将人生各方面扩充,将各种人的境遇写出,供各种人相互感觉,然后乃有顶光大顶正确的人生,乃有新的文学出来。现在的世界实在太小了,一人所感觉的同别人所感觉的完全不同,比方我们有二天没有饭吃,饭的香味就和从前不同。我们从别人所感觉的自己感觉得些,于是我们世界就可以扩大了。
现在把文学视为躲避所的中国文艺家的世界,实在太小了。作家一定要把他先生的太先生以及太太先生的书介绍进来,只限于他的先生的太先生的,这实在是不对。我主张把各种现代的书不分国界都看,最好看原本--我并不是叫你们专向外国一条路走。
现在中国文坛上往往自以为是什么派、什么主义,这是受了西洋文学史之毒,其实做文章并不是先有主义而后按主义做的--固然有少数这样人,可是他们的作品就往往受了他们主义的束缚。俄国乃无产阶级的文学,我们不能学他,因彼思想与吾人两样,他们是真的无产阶级,此刻中国从事文艺的人大都是资产阶级,以资产阶级而勉强写无产阶级的文学,其结果总是矫揉造作,是假的,还不如做近于资产阶级的文学较为有诚意。
此刻是革命的政府,仿佛做文章必须有"革命"二字,其实这并不是好文字,因为革命的内容太少,架子搭得太大,看起来反而讨厌。
我们也不是对于现代社会认为满足,我们对社会还是看清楚,我们还是有理想,我们要按照我们理想走,这是将来的新文学。
我在广州,看见党部出了一个题目,叫做《青年的烦闷》,有讲家庭与革命的,有讲革命与恋爱的,起头倒还讲得不差,井井有条,可到了后来,他忽然说,恋爱算什么?我们要革命!这完全是假话,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说,我愿恋爱,我宁愿放弃革命。
不过此地有问题,有人以为这样岂不是走向灭亡之路吗?其实灭亡有什么关系?灭亡没有,哪来建设?旧的不灭亡,新的怎能造成?文学灭亡并没有什么稀奇。猴子的文章我们看不懂,几千年后的人看我们现在的文学,当然也如灭亡一样。俄国的文学我们完全不懂,就因为他们的地位同我们的现在已经是相差太远了。
如果一日到晚怕灭亡,那倒真是危险,现在的生命已经灭亡,这倒是真可怜!
有好的思想写好的,有腐败的思想写腐败的,假的反而没有意义,同一块很小的糖,用很大的一张包皮纸包一般。文学的真诚最要紧,否则就没有意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珠海出版社 |
|
|
第1节:聪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的 | 第2节:在北京第二师范学院的讲演(1) | 第3节:在北京第二师范学院的讲演(2) | 第4节:离骚与反离骚 | 第5节:再论"第三种人"》 | 第6节:关于革命文学 | 第7节:文学与社会(1) | 第8节:文学与社会(2) | 第9节:流氓与文学 革命文学与遵命文学 | 第10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 | 第11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2) | 第12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3) | 第13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4) | 第14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5) | 第15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6) | 第16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7) | 第17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8) | 第18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9) | 第19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0) | 第20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1) | 第21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2) | 第22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3) | 第23节: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 | 第24节:在中山大学学生会欢迎会上的讲演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