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美食最鄉思:味蕾上的故鄉 切身的體驗   》 第8節:初識鐵觀音 雞腿上的紅絲綫      古清生 Gu Qingsheng

  初識鐵觀音
  早年喝茶,喜歡花紅葉子泡的茶。花紅是一種落葉小喬木(Malus asiatica),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粉紅色,果實球形,像小的蘋果,黃緑色帶微紅。花紅葉子泡茶有樹木的原香,略甜不苦澀,味域頗寬。夏天工廠車間和學校的大搪瓷桶裏都是這樣的茶,係牛飲族豪飲之經典茶水,我以為粗茶淡飯裏面的粗茶,便就是花紅茶罷。
  成年以後,知道花紅葉子乃茶之贋品,就着力隱瞞喝花紅茶的歷史,且言必稱竜井雲霧,還有銀針碧蠃春,就如當年寫詩言必稱北島舒婷,或者顧城,仿佛這樣就真正地懂茶了,現在回想起來,不過是多喝了幾撮英山緑茶罷了。英山現在漸有茶名,皆因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即在英山境內。顯然,拿着名茶說事的人,並非是日常皆飲名茶,如今誰人稱其一年365皆飲明前茶,我也懷疑。所以,我决定不隱瞞自己喝花紅茶的歷史。
  我想,我有印像喝的道地名茶應該是鐵觀音。有一個秋天,天高氣爽,日麗雲白,有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從天空嚮南飛去,大箕山上的楓葉紅了,水南灣的河水清清地嚮東流去,田畈間收割的人們晃動紫銅色的膀子,他們割下金黃色的晚稻穀,然後握着彌漫青甜氣息的禾桿在圍着篾席的撻𠔌桶前嘭嘭嘭地撻𠔌子,山嵐依地漫起,給遠村輕籠一團青色。秋天了,它是一個斑斕的季節。我的同事黃正華弄回來一罐茶葉,早早通報於我和另外幾個文友,說是有名茶鐵觀音,下班去他傢喝茶。
  下班,這一幫感覺裏面充滿情調的傢夥就披着白襯衣往黃正華傢散漫地走,黃正華傢在街旁,是一個廢棄的小礦山的街,平房,那地方叫葉花香。印像中各傢廚房的平頂上,砌有花壇,種植了辣椒和小白菜。在門口擺好椅子,坐定,抖着腿,跟過往熟人打招呼。說是在此喝茶。有些張揚的樣子。等着黃正華煮水泡茶。水是拎的井水,煮沸了,茶具是一套當地生産的"宜興紫砂壺",人各發一紫砂杯,看着黃正華給我們涮杯、洗茶、聞香,然後就結結實實地將茶泡上。果然,鐵觀音是有一縷幽蘭芬芳,十分好聞。正待要喝呢,黃正華又抓出一把新牙刷,說,刷牙刷牙,曉不曉得這是喝名茶?於是,我們一幹人等為了名茶,就排在街旁的旱水溝前,在斜陽金輝裏愉快地刷牙。其時心裏覺得很神聖,或者很上等,很高級,從此我們就是懂得喝茶的茶客了,我們馬上就要喝名茶鐵觀音,這一街來來往往的人,他們懂麽?十大名茶鐵觀音呢,是一個方型的鐵皮盒子裝的。
  刷了牙,就開始喝茶。我們皆執起杯,眼睛則齊了瞟着黃正華,黃正華自然要帶頭,大厚嘴唇片子抿着紫砂杯有力而艱難地吸上一絲茶水入口,發出吱的一聲,我們皆仿照而行之,便有一陣吱吱聲,如是群鼠出洞,聲不絶耳。人也就感覺,蘭花香綿的安溪鐵觀音,自口而入,至咽喉而迴旋鼻腔,如香雲襲捲,遊絲悠顫,便將感覺的通道轟然炸開,是一枚蘭花炸彈。鐵觀音湯色清淺黃亮,味甘潤又略有微澀,其後是淡淡的甜尾,像蘋果園的夕陽,夕輝漸遠,浮香而別,然其香仍繞舌三匝而徐徐不絶。這回是共喝了六泡,居然有些醉茶,從沒有遇到過。出門了,鐵觀音餘香裊裊,想來確實是好茶呢。
  嚴格算起來,黃正華應該是我喝茶的師傅,包括我的那幫同事。但是因為他曾經在喝茶之前指揮我們集體刷牙,就又都不願承認他是師傅。喝罷鐵觀音,黃正華說他要弄一些正宗的西湖竜井,再喝,這又把我們鎮住了。以後,就把喝茶當一件事情了,而不惟解渴。
  茶香一去三千裏,舊飲新啜兩分明。
  雞腿上的紅絲綫
  我的傢婆是湖北大冶城關鎮人,母親的媽媽在大冶這個地方不叫外婆,也不叫姥姥,叫傢婆,如今城裏小資一點就叫"傢傢"。傢婆在大冶精神生活地位是重要的,像舊時中舉之事,張榜公佈,拿到了秀纔通知書,頭一件事就是披紅綢,騎快馬到傢婆屋報喜。
  傢婆的廚房外是大冶湖,漲水時坐後門檻上釣魚,湖面上有水鳥和鴨子,過往漁船、運輸黃沙的貨船,隱約有木勺舀水聲,先是木勺與船板的碰撞,接着濕木勺與船板之間一記長得帶拐彎的悶颳聲,嘩的一扇水潑在湖面,往復如此,直至船兒遠去槳聲消失。我印像深的是還是吃,傢婆用糍粑、高粱粑、年糕和臘肉煮一大碗,又擱青蒜、菠菜或小白菜芯,我總是要吃得結結實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嶽麓書社
第1節:秋椒小燒第2節:黲子魚第3節:味蕾上的故鄉第4節:蘄州油薑
第5節:望潮兒第6節:蝤蠓 江蟹生第7節:竜坪山藥燉板鴨第8節:初識鐵觀音 雞腿上的紅絲綫
第9節:雞冠花第10節:南瓜第11節:霧江南第12節:夜宵
第13節:柚子第14節:桑椹(1)第15節:桑椹(2)第16節:包𠔌 竹葉菜
第17節:鍋巴粥第18節:白的鵝灰的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