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风民俗详解: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 4帽子
帽子,满语称“玛哈”。因满族没有“二十始冠”之说,所以满族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建州闻见录》记载,赫图阿拉的女真人所戴的帽子“寒暖异别,夏则以草结成……冬则以毛皮为之”,而且“顶上皆加以红毛一团为饰”,因此有暖帽、凉帽之分。同时,清代士大夫燕居时,承袭明代“西瓜拉帽”,并加以改进,形成“瓜皮帽”,后在民间流行。妇女喜戴似男暖帽的“坤秋”,老年妇女喜戴“脑包”。“顶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秩的官帽。
暖帽
暖帽,秋冬时戴的礼帽。一种用缎子、呢绒或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子,周围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帽檐为上仰形,可按居地的天气凉暖分别镶以毛皮、呢子或青绒。檐上镶的皮子,贵者多用貂、水獭皮,贫者多用青鼠、狍皮。后世满族在礼帽上缀以红缨,是对女真古俗的承袭。清入关后,仅官兵帽上带红缨。
凉帽
凉帽,春夏时戴的礼帽。无檐,形似东北盖酱缸的酱斗篷,为“”形,有人形容它为“覆釜”。多用草编成。
瓜皮帽
瓜皮帽,也叫“便帽”、“小帽”,由明代演变而来。《三才图会?帽子》载:“帽者,冒也。用帛六瓣缝成之。其制类古皮弁,特缝间少玉石耳。此为齐民之服。”清士大夫燕居时多戴此帽,后民间逐渐流行。瓜皮帽是最常用的,老少皆宜。冬春一般以黑素缎为面,夏秋多用黑实纱为面,颜色和纹饰常与身穿袍褂配套。这种帽子的形状,为六瓣缝合而成,上锐下宽,底边上有的镶以一寸小檐,有的无檐,用织金缎包个窄边。在帽顶上缀一个丝绒结成的“大疙瘩”,俗称“算盘结”,黑红不等。在帽檐靠下的地方正中,有用珍珠、美玉、翡翠、玛瑙、猫花眼等宝石或用烧蓝、玻璃、银片制成的帽石,这是满族先民灵石崇拜的遗风。
坤秋与脑包
坤秋是满族妇女秋冬所戴的帽子。式样与男子暖帽相似,帽檐上仰,帽顶多用红、蓝、紫或绛色缎子作面,顶上盖花用刺绣或挖云或平金银为装饰,再钉上两条二尺多长、上窄下宽角锐的飘带。有的飘带的锐角尖上,还钉有各色的丝线穗作为装饰。
脑包是一种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上镶素边,中间绣以素花,围在额上,既能防止头发紊乱,又能挡风寒。《红楼梦》中,贾母平时额头上常常戴有脑包。
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官员品秩的标志,是满族先民佩石插翎古俗的演化。
顶戴,俗称“顶子”,是指贵族、官员所戴冠顶镶嵌的宝石。清《会典》规定,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阳文镂花金,九品用阴文镂花金。无顶戴即为无品级,俗称“未入流”。
雍正、乾隆朝后,逐渐用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宝石,素金顶也被黄铜所代替。
今天人们常说“以人血染红顶子”,即是指用别人的鲜血来换高官厚禄。在清朝,当革去官职时,首先是摘去顶戴花翎,而一、二品高官是红顶戴。
花翎,是指带“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眼”,即像眼睛一样的彩色斑纹,可分为单眼、双眼和三眼花翎。蓝翎,是指的羽毛。戴时,将花翎和蓝翎根捆扎在一起,插在“翎管”中,系在朝冠或吉服冠的顶子上,因与顶子相连,所以统称“顶戴花翎”。
清初,戴花翎还不是品级标志,而是作为皇帝特殊的赏赐,象征荣誉。顺治十八年方定制:亲王、郡王、贝勒不戴花翎,贝子、图伦额附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戴单眼花翎,六品官员以下戴无眼蓝翎。从而,花翎有了标志品秩的作用,但仍作为朝廷的特殊奖品,赏给建功立业者。
顶戴花翎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荣誉和社会地位的标志。实际上,它是满族先民佩石插翎古俗的演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