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小说 飛竜全傳   》 第七回 柴榮販傘登古道 匡胤割稅鬧金橋      吳璿 Wu Xuan

  詞曰:
  風塵滾滾,雨雪霏霏,途路鬱孤凄。緑水流溪,青山靉靆,烏兔奔東西。豺狼忽地占街衢,虎嘯復猿啼。磊落知希,掃清塵翳,端的奠皇基。
  右調《少年遊》
  話說張員外見趙匡胤不肯把盤費全收,衹得命童兒拿了進去。遂在懷中取出一個小小的錦袱包兒,將手解開,裏面裹着一條黃金錦織成的鸞帶,遞與匡胤道:“賢婿,當日有位仙長雲遊到此,與老朽化齋,因老朽生平最敬的僧、道二種,為此盛設相待。他臨去之時,賜我這件無價至寶,為贈答之物,名曰神煞棍棒。老朽不知就裏,細問根由。他說此寶乃仙傢製煉,非同凡品,必須非常之人,方可得此非常之物。凡是無事之時,束在腰間,是一條帶子。若遇了衝鋒之際,解落他來,衹消口內念聲‘黃竜舒展’,順手兒迎風一縱,這帶就變成了一條棍棒。拿在手中,輕如鴻毛;打在人身,重若泰山。憑你刀槍劍戟,俱不能傷害其身。若遇了邪術妖法,有了此寶防護,便可心神不亂,勘滅妖邪。如不用時,口中念那‘神棍歸原’四個字,將手一抖,那棍依然是條帶子。真的運用如神,變化莫測。老朽藏之已久,終無用處。今見賢婿這等英雄豪俊,故此相贈,做件防身兵器,一則免得提了這蟠竜棍行走不便,二則權當此物作一點係念之心。”匡胤接過手來,睜睛一看,果然晶瑩射目,閃爍驚心。即便依了員外的言語,口中念了一聲“黃竜舒展”,迎風一縱,真乃仙傢妙物,秘處難言,這帶早已變成了一條棍棒。有《西江月》詞一首,單贊這寶的好處:
  
  此寶剛柔並濟,宛如勒甲鸞縧。隨身防護束腰間,變化無窮玄妙。臨陣即時光閃,衝鋒刀劍難牢。仙傳精器助天朝,打就江山永保。
  
  匡胤即時分開門路,就將那棍法施展起來,把那勾、彈、封、逼、擼、擠、抽、挪諸般等勢,上下盤旋,舞了一回。復念了一聲“神棍歸原”,將手一抖,依然是條黃金錦帶。心下十分歡喜,將來束在腰間。柴榮等三人,各各贊嘆不已。匡胤遂撤了蟠竜棍,便道:“承嶽父厚賜,小婿與衆朋友就此告別。”員外見他去心甚急,不好再留,遂即分付安童,將酒席排在當廳,與衆人餞行。弟兄四人飲了一番,起身拜別。員外送至莊門之外,各人灑淚而別。正是:
  
  別酒一斟人便醉,離歌三疊馬先行。
  
  員外送別了衆人,凄凄楚楚,獨自回莊。按下不提。
  單說柴榮推動了車子,匡胤負着行囊,正欲上前行路,衹見張光遠、羅彥威雙雙走上前來,對了匡胤說道:“二位仁兄,小弟等本欲陪行,同上關西纔是。怎奈前日來時,衹為訪尋兄長,添助盤纏,尚未稟明父母,不敢遠遊。意欲暫轉東京,通個音信,待他日稟過了父母,然後再到關西相會。不知二位仁兄,可肯允否?”匡胤道:“二位賢弟,這是人子的正理,愚兄怎好阻擋?衹為愚兄一時不明,做下了這樣大事,以致離親棄室,誠為不孝之人。賢弟回去得暇,望祈報知雙親,免得日常挂念。”張、羅二人聽了言語,遂把行李打開,取了五十兩銀子,遞與匡胤道:“些須路用,望祈笑留。”匡胤道:“愚兄的資用盡有,不必費心,請自收回,容圖後會。”羅彥威道:“二哥既不肯受,可送與大哥,聊助生意之本,以表我二人之心。”匡胤道:“說得有理。”遂將銀子接過手來,裝在柴榮的行囊之內。柴榮再三推辭,匡胤衹是不許。張、羅二人即時拜別,乘馬而去。正是:
  
  贈鏹衹為尋舊約,乘車端在羨新盟。
  
  不說張、羅二人回轉東京。單說趙匡胤見柴榮推着車子,行車不快,便把行李放在車上,將絆繩擱着肩頭,拉了前行。柴榮後面推着,便覺輕鬆,趕着大路而來。那匡胤於路不覺觸景生情,感物動念,口中不住的短嘆長吁,低頭悶走。柴榮見了,慌忙問道:“賢弟為何這般浩嘆,莫非這傘車兒纍得你慌了麽?”匡胤道:“非也。小弟衹因睹此景物,不免思念家乡,懷想父母,承歡既廢,骨肉多疏,自覺心成神傷,故而作此故態。望兄勿罪。”柴榮道:“賢弟,你偶爾寄跡他鄉,但當襟懷瀟灑,意氣悠揚,須效那大丈夫之行藏,何必作平常人之況?少不得天倫聚首,自是有期。切勿徒增憂思,自貽伊戚。前面就是銷金橋了,待愚兄到彼,交過了稅,尋上一個酒肆,沽飲幾杯,與賢弟散悶則個。”匡胤聽着“交稅”兩字,便把離鄉思念的話頭擱開不論,即時慌忙問道:“兄長,這銷金橋有甚官長,在那裏抽取往來客商的稅息?”柴榮道:“此地係通衢大道,那有官長?”匡胤道:“既然不設官長、這稅從何而納?莫不空掉了不成?”柴榮道:“雖然沒有官員,卻有一個坐地虎光棍人兒,名叫董達,手下有百十個的勇力傢人,日夜輪流把守這座橋口。但凡商客經過此地,憑你值十兩的貨物,他要抽一兩的稅銀,值百兩的資本,須交他十兩的土稅,分毫釐忽不可缺少。若遇了不省人事的,略有一些兒得罪了他,輕則將胳膊腿腳打斷,重者性命不存。因此人人害怕,個個帖服,誰敢道個不是?賢弟到彼,亦宜柔聲下氣,便可無礙。”
  匡胤聽了這番言語,衹氣得腹中火發,口內煙生,把車繩放下道:“兄長,請暫停一回,小弟有話商量。”柴榮聽言,當真的把車兒歇下,說道:“賢弟有何商量?便請一說。”匡胤道:“兄長,這車兒上的傘,有多少本錢?脫去了有幾何利息?”柴榮道:“本有二十兩。到了關西發去了時,就有三十餘兩。”匡胤道:“這等算來,衹有十兩利息,除了盤纏,去了納稅,所剩有限。兄長往來跋涉,不幾白受了這場辛苦?這樣生理,做他有甚妙處?依小弟之見,如今銷金橋的稅銀,不必交他,竟自過去。”柴榮極是膽小的人,聽見了這番言語,心下驚慌起來,把話阻住道:“這二兩銀子不值什麽,賢弟體要惹禍。況他手下人多,賢弟雖則勇猛,恐衆寡不敵,一時失手與他,反遭荼毒,豈非畫虎不成,反類其狗?賢弟衹宜忍耐為妙,及早兒趕路罷。”
  匡胤越然發怒道:“兄長怎的這般膽怯?小弟在汴梁時,專好興災作禍,打抱不平。昔日在城隍廟戲騎泥馬,發配大名,怒打了韓通;回傢醉鬧勾欄院,怒殺了女樂;闖出汴梁,降伏了昆明山二寇,纔在張傢莊相遇仁兄,結成手足。自古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若無半點兒本領,怎敢在兄長跟前誇口?況且小弟生來的性兒不耐,最不肯受那強暴的鳥氣,遇着了不合人情的,憑他三頭六臂,虎力熊心,也都不怕,總要與他拼着一遭,見個高下。怎麽遇了這個不遵王化、私抽土稅的強賊,就肯束手待斃起來?這是小弟實實不服。”柴榮道:“賢弟英名,愚兄固已欽服。但到了前面,他若要時,便如何與他講論?這個還要賢弟主意定了,好上前去;莫要胸無成算,孟浪而行,那時臨時局促,倒被那廝行兇,反為不美。”匡胤道:“小弟已有計策在此:兄長推起車兒,當先過去,他那裏若不阻擋,這就罷了;他若稍有攔阻,兄長衹說新合了一個夥計,銀兩物件,都在他身邊帶着,生的什麽相貌,穿的什麽衣服,他便隨後就來交稅的,他們聽了兄長之言,必然先放過去。那時小弟上來,就好與他講話了。”柴榮此時雖然懼怕,卻也無奈,衹得硬着頭皮,強打精神,推上前去。匡胤隨後而行。離橋不遠,衹見路旁有株老大的楊樹,樹下堆着些吹落的敗葉。匡胤道:“兄長,你先行過去,小弟略停片時,隨後就到。”說罷,遂在敗葉堆上歇息打睡。
  柴榮推至橋邊,早見那些抽稅的人一齊高叫道:“柴蠻子來了,柴蠻子來了。你行下的舊規,早早兒完了,好放你過去。”柴榮不慌不忙,放下了車兒,滿面堆笑道:“列位,我如今不比往常了,新合着一個夥計,銀子是他掌管.待他到來,自然交納。且先放我過橋,好去吃了飯趕路。”衆人道:“你的夥計在那裏?怎麽不與你同來?”柴榮把手一指道:“兀的那緑楊樹下,穿青袍的這個紅臉漢子,就是我的夥計,因趕得路上辛苦,權在那裏歇息片時,列位略略等些,他就來交稅的。”衆人道:“柴蠻子他從來至誠老實,不曾撒謊,那邊的夥計諒是真的。且放他過了橋去,好歹自有他的夥計在此,怕他漏了稅,飛去了不成?”柴榮說聲:“承情了。”遂把傘車兒推動,一竟過橋去了。有詩為證:
  
  貪婪從來無預防,衹圖肥己把財藏。
  誰知已中蟬聯計,枉自身傢眼下亡。
  
  衆人見柴榮去了,等候多時,看那紅臉大漢,兀是蹭着在樹下打盹,不見起來交稅。內中就有幾個性急的說道:“朋友們,這個紅面的不來,我們一時不當心,卻不要被他走了過去麽?俺們何不走將過去,和他要了稅銀,憑着他睡上一年,也不關我們的幹係,卻不是好?”衆人道:“說得有理。”送一齊走到跟前,瞧了一瞧,見果是個紅臉大漢,即便高聲叫道:“紅臉的夥計醒醒兒,快把那柴蠻子的稅銀交了出來,請你慢慢的再睡罷。”匡胤明明聽見,故意不去應他。衆人那裏耐得,大傢七手八腳的來推匡胤。匡胤把腳伸了一伸,口中吶吶的駡道:“好大膽的狗頭!怎敢這般無禮,前來驚動老爺?”衆人聽了,盡皆大怒道:“紅臉的賊徒!裝什麽憨,做什麽勢?快快打開了銀包,稱出稅銀,好放你過橋去,逍遙走路,直往西天。”匡胤立起身來,說道:“你們這班死囚!我老爺好好的在這裏打睡,卻要什麽的稅銀?”衆人道:“你難道不知道麽?你的夥計柴榮,想已告訴你了,我們要的是個過橋稅銀,你休推睡裏夢裏,假做不知。”匡胤道:“你們要的原來是這項銀子,我正要問你:你們在此抽稅,係是奉着那一個衙門的明文?那一位官長的鈞旨?”衆人道:“你新來戶兒,不知路頭。我這裏銷金橋,乃是一位董大爺獨霸此方,專抽往來商稅,憑你值十兩的貨物,要抽一兩稅銀,有百兩的本錢,須交十兩土稅,這是分毫不可缺少的。你的夥計,嚮來是一車子傘,該交二兩稅銀。你管什麽明文不明文,鈞旨不鈞旨?衹要足足的稱了出來,萬事全休;若有半個不字,叫你立走無常,陰司裏去打睡。”匡胤聽言,心中火發,大喝道:“好死囚!什麽叫做立走無常,陰司打睡?”說罷,掄開了拳頭,上前就打。衆人見匡胤動手,發一聲喊,各各奔上前來,圍住了匡胤,齊舉拳頭亂打。匡胤見了,那裏放在心上,衹把這兩個拳頭望着西面打將轉來,不消數刻,早已打倒了十餘個。拳勢恁般沉重,倒下來時,一個個多在那緑楊樹下掙命。不曾着手的,各自要顧性命,哄的一聲,往四下裏逃生去了。
  匡胤見衆人已散,即便邁步走上了銷金橋。舉眼一看,這橋環跨長河,十分高大,那橋頂半旁,搭着一座席篷遮蓋的稅棚,阻住往來,監察抽稅。棚內放着一隻銀櫃,櫃上擺着那些天平、戥子、算盤、夾剪等物。此時管棚的人,卻已衹影全無。匡胤暗想道:“這清平世界,朗蕩乾坤,怎容得這土豪惡棍攔阻官道,私稅肥身?情實可恨!但我趙匡胤不來剪除這廝,與那受纍的良民雪怨,還有誰人敢來施展?”想罷,即將那座席棚打折,並那什物等件,撂在橋心。復又想着柴榮在前,猶恐有人阻攔,即忙緊步下橋,如飛的趕來。約有一裏多路,卻是一座集場,人煙稠密,擁擠不開。舉眼四望,不見傘車的蹤跡。衹見東首有座酒樓,即便進去,上樓飲酒,手扶窗檻,四下張望,並無蹤跡,衹得呆呆的望着。按下慢提。
  單說那些逃脫的衆人,得了性命,如飛的跑至傢中報信。不道這日童達不在傢中,卻往親戚人傢飲酒未回,衆人衹得返身。回轉半路之間,衹見那邊董達策馬揚鞭,醺醺然緩地行來,衆人一齊迎將上去,哭訴道:“大爺,不好了!那販傘的柴榮,勾引了一個紅臉大漢,違拗了我們橋梁上的規例,又把我們衆人打壞了大半。我等逃得快,脫了性命,特來報知大爺。乞大爺作速前去,拿住這個紅臉兇徒,一來與我衆人們報仇,二來不使後邊交稅的人看樣。”
  那董達一聞此言,心下大怒道:“有這等事麽?諒那柴榮有多大的本領,擅敢糾合兇徒,前來破我的規例?”即忙把馬加鞭,如飛追趕。衆人跟在後面,假虎張威。當時趕過了銷金橋,望西一路而走。隨路有那許多趕集的人,見了董達一行人衆,惡狠狠蜂擁而來,那個敢阻塞行蹤,礙他去路?都是一個個閃在旁邊。讓他過去。那董達舉眼看時,正見柴榮的傘車在前推走,即忙一馬當先,趕至背後,喝聲:“柴囚!你漏稅行兇,傷我牙爪,待往那裏走?”一手舉起了馬鞭子,照着頭上便打。柴榮心下慌張,口內衹是叫苦,推着車兒死命的奔走。董達拍馬趕來。人走得慢,馬奔得快,追到酒樓之下,攔蓄柴榮,提起馬鞭,如雨點般亂打。柴榮衹是挨着。
  卻值匡胤正在樓上,獨自飲酒,聽得樓下沸沸揚揚,一派的馬鞭聲響,即時探身往樓下一看,不覺的怒從心上起,惡嚮膽邊生。原來柴榮把傘車推下橋來,到那集場上,但見人山人海,擠個不了。把車兒挨在一邊,等人少時,方好推動。那匡胤過橋來時,又是望前緊走,那裏在人叢之中留心觀望,所以兩下裏都錯了路頭。及至柴榮捉空兒把傘車推出集場,正待行走,卻好董達背後趕來,直追至酒樓之下,把馬鞭亂打。匡胤見了,心中大怒,諒那馬上的必是董達,等不得下樓,就從樓窗上一縱,躥將下來,高聲大駡道:“強橫賊徒!你怎敢這般無禮?”趕上前去,將手揪住了襟子,衹一按,掀下鞍來。董達見匡胤來勢甚兇,知是勁敵,即便使個鯽魚跳水勢,立將起來,睜圓二目;又使一個餓虎撲食勢,思量要拿匡胤。那匡胤閃過一步,讓他奔到跟前,乘勢用腳一撩,就把董達撂翻在地。即便提起拳頭,望着董達亂打,像在大名府打韓通一般,將他周身上下,着力奉承。那董達跟隨的衆人,一齊發喊,各拾了磚頭、石塊,望了匡胤,如星飛電閃的打來。匡胤見了,哈哈大笑道:“來得好,來得好,叫你這班毛賊都是死數!”遂捨了董達,退後幾步,嚮腰間解下寶帶,迎風一捋,變成了一條神煞棍棒,分開門戶,望前亂打,不一時,早把幾個打翻在地。衆人招架不住,又發聲喊,搶了董達,扶上了馬,一齊往正南上逃走。匡胤提着棍棒,隨後追趕。柴榮在房檐下高聲叫道:“賢弟休要莽撞,入他牢籠。我們既已得勝,趁早兒趕路罷。”匡胤把手亂搖道:“兄長,你且奔走前途,衹在黃土坡略停等我。小弟趕上前去,務要除了此方大害,然後來會。”說罷,迅步而追。那董達在馬上,回頭看見匡胤來追,心下十分暗喜,道:“我衹愁他不追,他既來追,管叫你來時有路,去時無門。待我引他到九麯十八灣中,喚我那結義兄弟出來,就好與他算帳。”正是:
  
  枉自用心機,人欺天不欺。
  莫言路險阻,自反失便宜。
  
  不說董達暗暗算計,引誘匡胤來追。且說又有一位好漢,乃按上界黑虎財神星臨凡,姓鄭,名恩,字子明,祖貫山西應州喬山縣人氏。年長一十八歲,生得形容醜陋,力大無窮。最異的那雙尊目,生來左小右大,善識妖邪。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挑賣香油度日。曾在上回書中敘過,在張傢莊上現了原形。因為這日出來趕集,忘記帶了這賣油的梆子在那平定州的酒店裏面,所以特地回去找尋,尋了半晌,並無蹤跡。誰知這位老爺,生來的性格,恁般急躁,也是個有我無你的人。當時在那店中尋不出來,強要這店傢賠他。那店傢雖是怕他性發,實不曾見他的油梆,那裏肯賠?鄭恩見拂了他性兒,登時喧鬧起來,動手亂打,臺桌椅凳翻身,碗盞壺瓶滿地,好不使性。正在店中喧鬧,衹見外邊來了一位先生,口稱相面。衹因這一人來,有分教:截路貪夫,雖免目前喪命;盤山嘯賊,難逃眼下亡身。正是:
  
  不經指點清塵霧,怎得聲名遍夏區?
  
  不知來的何人,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苗訓設相遇真竜 匡胤遊春騎泥馬
第二回 配大名竇公款洽 遊行院韓妓殷勤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竜椅
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禦院 雪父仇血濺花樓第五回 趙匡胤救假書生 張桂英配真命主
第六回 赤須竜山莊結義 緑鬢娥蘭室歸陰第七回 柴榮販傘登古道 匡胤割稅鬧金橋
第八回 算油梆苗訓留詞 拔棗樹鄭恩救駕第九回 黃土坡義結金蘭 獨竜莊計謀虎狼
第十回 鄭子明計除土寇 趙匡胤力戰裙釵第十一回 董美英編謎求婚 柴君貴懼禍分袂
第十二回 篤朋情柴榮贈衣 嚴國法鄭恩驗面第十三回 柴君貴過量生災 鄭子明擅權發貨
第十四回 為資財兄弟絶義 因口腹兒女全生第十五回 孟傢莊勇土降妖 首陽山徵人失路
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識真主 匡胤宿廟遇邪魑第十七回 褚元師求丹療病 陳摶祖設棋輸贏
第十八回 賣華山千秋留跡 送京娘萬世英名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詞 京娘陰送酬大德
第二十回 真命主戲醫啞子 宋金清驕設擂臺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 趙大郎連誅賊寇
第二十二回 柴君貴窮途乞市 郭元帥剖志興王第二十三回 匡胤嘗桃降舅母 杜公抹𠔌逢外甥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