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次贷危机的惨剧:华尔街冲击波   》 第8节:华尔街冲击波(8)      佚名 Yi Ming

  隆国强认为,央行此次降低贷款利率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中小企业,目前,国内70%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将会波及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问题,央行6年来首次降息提供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所以最近央行、银监会都有一些政策,来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还批准了比如像在温州,就所谓的小额贷款公司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其实地方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包括成立一些担保基金,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一些便利。”隆国强告诉记者,央行降息同时意味着稳健的财政政策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在随后的宏观调整中,将有更多积极、刺激经济增长的调控手段和货币政策出台,只有及时调整财政政策,才能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避免经济的连续下滑。
  隆国强还认为:“2008年对于财政政策相对的要积极一点儿,比如在支农方面要有更多的作为,在支持创新和鼓励节能减排方面要有一些财政政策。像贸易政策,2007年出台的政策都是抑制出口的,是抑制出口过度增长的,2008年上调出口退税率,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改变,实际上都是针对现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新的情况。”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银行破产的故事频频发生,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演变成格林斯潘所说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且由于金融业的全球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1929年,所以这一次的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和程度,一定会远远超过80年前。
  我们必须意识到,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剧烈,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却未必全是坏消息。由于我们的金融业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受到次贷的冲击也相对有限;而且由于国内的住房贷款大部分属于安全资产,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违规操作,也很难出现类似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局面。
  全球化从来就是此消彼长,如果我们的金融业能够练好内功、加强风险控制意识、提高对局势和趋势的判断力,那么这一次的美国金融危机说不定倒是一次机会。如果能借助这样的机会,借助并购、参股等手段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化,那么我们的金融业没准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跨国大银行。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们是否能够做到“让变化成为计划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修炼不够,应变能力不强,又想华山论剑,那样的结果,就真正令人堪忧了。
  当华尔街的版图被改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华盛顿时间2008年9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的一个7000亿美元的一揽子援救计划无异于又一个强烈的余震,震撼着美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做相应调整。
  相关背景显示,这是央行近9年来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双双下调的举措也为近年来罕见。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我国自1999年11月1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在鼓励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虽然前几年为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胀压力,央行曾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但人民银行此次对“两率”进行反向重大调整,市场却并不感到意外。此间专家表示,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当前重要任务,相应政策灵活调整正是题中之意。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节:华尔街冲击波(1)第2节:华尔街冲击波(2)第3节:华尔街冲击波(3)第4节:华尔街冲击波(4)
第5节:华尔街冲击波(5)第6节:华尔街冲击波(6)第7节:华尔街冲击波(7)第8节:华尔街冲击波(8)
第9节:华尔街冲击波(9)第10节:华尔街冲击波(10)第11节:华尔街冲击波(11)第12节:华尔街冲击波(12)
第13节:华尔街冲击波(13)第14节:华尔街冲击波(14)第15节:华尔街冲击波(15)第16节:华尔街冲击波(16)
第17节:华尔街冲击波(17)第18节:华尔街冲击波(18)第19节:华尔街冲击波(19)第20节:华尔街冲击波(20)
第21节:华尔街冲击波(21)第22节:华尔街冲击波(22)第23节:华尔街冲击波(23)第24节:华尔街冲击波(24)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