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權勢:官崽哲學的流弊   》 第8節:江郎纔盡      柏楊 Bai Yang

  嗚呼,即令想想高熲先生,也不過屁事,再審判也定不了啥罪,可是楊廣先生既然暴起來三角眼,就不能善自罷休,結果下令自盡。審判官還以為弄錯了哩,再報上去,這一次連自盡也得不到啦,竟被活活絞死,妻子充軍到且末(新疆省且末縣)。等監斬官把薛道衡死訊呈報上去時,楊廣先生笑曰:"空梁落燕泥,看你還落不落?"妒大王的嘴臉,活躍紙上。
  嗟夫,嫉妒是一種強烈的感情,一旦發動,就如癡如狂,如聾如盲。嫉纔更是千古以來最大的醜劇,也是最大的悲劇。靳尚先生嫉妒屈原先生,屈原先生遂被逼得跳河。李斯先生嫉妒韓非先生,韓非先生遂被毒死。曹操先生嫉妒楊修先生,楊修先生衹好自殺。曹丕先生嫉妒曹植先生,曹植先生結局是鬱鬱而終。文壇之上,各寫各的,沒有你死我活的利害衝突,尚且刀光血影;其它行業,更不用說矣。
  9.江郎纔盡
  楊廣先生的傑作,並不是空前的,在他還沒有出生的時代,妒大王就滿坑滿𠔌。南梁武帝蕭衍先生,固同類型的大愚若智也。有一天,他閣下寫一篇洋洋大作,自以為天文地理,軍國大事,都包括盡啦,想不到劉孝標先生卻上了一個奏章,竟又舉出十條重要項目,全是蕭衍先生連想都沒有想到過的。按說蕭閣下身為皇帝,手下有此奇才,應該高興纔對,可是他不但不高興,反而馬上鼓起三角眼,劉孝標先生衹好倒一輩子楣。五代時,李驤先生有言曰:"為愚人畫策,其死宜矣。"為愚人畫策,其死固然宜矣。而鬍裏鬍塗在妒大王眼前顯露才華,其死更是宜矣。怪不得江淹先生發明了"江郎纔盡學"。江淹先生下筆如神,盛譽滿天下,可是等到老年做了官(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就不再亂寫啦。別人問他為啥,他信口雌黃曰:"我年輕時的文思本來是很鈍的,做了一個夢,夢見郭璞先生送了我一支五彩筆,我就豁然開了竅,可是昨天又做了一夢,夢見郭璞先生來討那支筆。既是藉人傢的,不能不還,還了之後,該竅就被醬住,靈感再也流不出來矣。"江淹先生所以編了這麽一段鬼話,大概深刻瞭解,懷才之人,如果碰上三角眼,準被整得體無完膚。遭遇到手無寸鐵的三角眼還可應付,遭遇到有權有勢的三角眼,或遭遇黃馬褂的三角眼,直嚮治安機關打主意,就難以招架矣。
  蕭衍先生跟楊廣先生是一個模子澆出來的人物,有一天,同瀋約先生在一塊吃飯(史書上的醬話是瀋約先生"侍宴"),恰好豫州獻慄,直徑有半寸那麽大,觸景生情,蕭衍先生就談起來有關慄的典故。談的結果,瀋約先生要比蕭衍先生少了三項。出宮之後,有人問曰:"閣下博學強記,怎麽輸給了老頭?"瀋約先生笑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譯成白話,就是:"那傢夥是有名的醋缸,不讓他三項,他能氣死。"不料仍被小報告打上去,蕭衍先生果然發瘋,找一個機會,三番五次派人到他傢"責之",責之的結果是,瀋約先生被活活氣死。
  ──可能有人說啦,"責之"算老幾,手裏也沒拿逮捕令,有啥可怕的。嗚呼,說這話是不知道"責之"這名詞在專製帝王手中的真實意義。如果知道,就不會這麽輕鬆矣。君不見史書上常有"奉旨申斥"的字樣乎?有某大臣焉,上了一個奏章,皇帝看了不高興,批曰:"申斥"。現在青年多半都是洋學堂畢業的,恐怕差不多都有被叫到訓導處,被訓導主任"申斥"的光榮回憶,如果認為皇帝的"申斥",跟訓導主任的申斥一樣,那就錯到南極去啦。
  柏楊先生的老爹柏老太爺,曾在清王朝內閣大學士兼禮部侍郎勝保先生傢當過幾年門丁(讀者大人千萬別瞧不起,當門丁有啥低的?當時再大的官,如果不給柏老太爺送足了紅包,他就見不了欽差大臣。而且身為現代青年,還應該頒給敝老爹一座鐵像奬纔對。清王朝弄到後來全軍覆沒,勝保先生弄到後來被砍了頭,敝老爹都有偉大的貢獻。蓋敝老爹是中華民國的地下工作人員,雖然沒有誰委派他,但他努力腐蝕的功勞,固不可泯也)。那時勝保先生率軍在河南安徽一帶跟捻軍打仗,駐馬店一戰,前綫還正在膠着哩,他閣下卻抱頭鼠竄,跑到開封;到了開封,因為有敝老爹幫忙,弄得怨聲載道,舉目皆敵,越怨聲載道,越舉目皆敵,他就越看敝老爹順眼,越倚敝老爹為左右手;而越看柏老太爺順眼,越倚柏老太爺為左右手,他就越怨聲載道,越舉目皆敵。最後被都御史參了一本,逮回京師,如果他不是鑲白旗出身,皇親貴冑,那時就報銷啦。所以弄到最後,他衹不過奉旨"申斥",充軍新疆。
  充軍的一幕,不用提啦,柏老太爺看他再沒有前途,在他充軍前夕,就攜帶細軟和經手的金銀財寶,腳底抹了油。但申斥那一幕,卻是親眼看見的。太監老爺站在臺上,勝保先生跪在地下,你瞧那閹貨口如懸河吧,一口京片子,而北京同胞對駡人是有一套的,不但正面駡,不但反面駡,還旁敲側擊的挖苦諷刺──北京話謂之"筍"。且聽幾句,以便驚心動魄。太監老爺曰:
  "皇上說啦,哥兒呀,你的官做得不小啦,站起來挺着脊梁,跟門口那個石獅子一樣高啦,就是跪在地下,也跟老佛爺前那個哈巴狗差不多啦。皇上說,欽差大臣呀,你的官兒,都是你祖宗三代喝馬尿,吃狗屎,為皇上東徵西討掙來的呀,你知道你祖宗的出身不知道呀,你祖宗在關東挖草根當奶娘都沒有人要哩。皇上說,哥兒呀,看你這副長相,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回傢抱娃兒都嫌不夠料哩,給你當這麽大的官,你卻臨陣脫逃,貪贓賣法,把祖宗打下的江山不當回事。皇上說,哥兒呀,你這不成了混賬王八蛋了嗎?把烏紗帽摘下來,怎麽,摘不下來,要不要請出遏必隆刀砍下來呀。又怎麽啦,心裏不痛快是嗎?把紗帽雙手捧起來,擡起頭,皇上說,要看看你的臉紅不紅,青不青,白不白,紫不紫。怎麽,不要閉眼,睜開來,睜開來,你娘也不偷人養漢,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呀,好啦,完啦。申斥已畢,大人請起,小的給大人請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幽默和尊嚴第2節:又一發明第3節:適可而止第4節:萬惡之源
第5節:抓抓心裏奇癢第6節:中外妒大王第7節:因詩殺甥第8節:江郎纔盡
第9節:努力猛烤第10節:由弱變強第11節:死不認錯第12節:孑孓先生
第13節:孑孓分類第14節:孑孓血統第15節:孑孓嘴臉第16節:額手稱慶
第17節:實在記不清第18節:冒出幾個主意第19節:李宗吾之學第20節:且看其經
第21節:另一發明第22節:無心無肝第23節:短視第24節:用啥交流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