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柯雲路 Ke Yunlu
(5)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2004年春天,我寫過一本人物評傳《溫情馬俊仁》,披露了這位金牌教練罕為人知的真實身世。馬俊仁從小生長在山裏,是個窮苦人傢的孩子,艱辛的生活中養成了愛琢磨的勁頭。每天跑十幾裏地去上學不僅要琢磨怎麽跑得快,而且當帶的玉米餅子吃不飽肚子時,還要琢磨一個餅子如何頂兩個吃。正是從這樣真實的童年少年開始,揭示了一個世界一流田徑教練的成長經歷。馬俊仁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中國田徑史上迄今為止最了不起的奇跡,就在於他通過多年探索,創造了一套獨特的運動訓練學。他在實踐中總結的這套規律,使得馬傢軍的弟子在田徑場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戰績。
但寫這本書,我還暗含了一點心思。那時的馬俊仁已經59歲,再過一年就到了退休年齡。我和一些朋友希望通過這本書使社會各界給這位充滿爭議的教練多一點理解和機會,讓他的運動訓練學有一個更輝煌的展示,也讓他能有機會將自己的弟子親手帶上奧運會。
在我們對話中,馬俊仁多次談到2008年的奧運會。他說,在他這個年齡,應該為退休以後的生活做這種考慮想那種安排了,但是,衹要組織和社會各界要讓他上,他就會犧牲一切往上上。馬俊仁說:你知道我活到現在最大的遺憾是什麽?我幹了三十多年田徑,拿了各種世界冠軍,破了世界紀錄,也建成了田徑訓練基地,可我至今還沒在奧運會上拿過金牌。2008年奧運會又是在我們中國的地面上舉行,你說,我馬俊仁能不想上嗎?
人人都有自己的情結。馬俊仁的“奧運情結”顯而易見。
然而,天不遂人願,馬俊仁還是“按時退休”,如今在北京郊區的一個院落裏以藏獒為伴,再也無法實現為自己和為民族“升國旗、奏國歌”的夢想了。
去年春天,一位叫張法純的作傢找到我。他此前拍攝過不少電視劇。看到《溫情馬俊仁》後十分興奮,覺得據此可以拍成一部很精彩的青春勵志片。他計劃着用半年多時間寫劇本和前期籌備,再用一年時間拍攝和製作,到2008年奧運會前夕,正好可以在電視臺播放。他相信這部電視劇會很成功。然而,由於許多不便說明的原因,這件事在審批階段就碰了釘子。體育總局相關管理部門給他的答復是,不反對,但後果自負。想來一部電視劇動輒上千萬的投資,萬一審查時不能通過,這樣的後果豈能承受?張法純的選擇衹有一個:放棄。
我自然有些遺憾,把這件事講給一位影視界的朋友。他很知情地笑了,勸我:體育界的水很深,蹚不得。如果你還對影視感興趣,就幹點別的題材吧。
中國的體育事業近年來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也常看到一些負面新聞。長跑健將艾鼕梅的遭遇近期就被媒體廣泛報道,雖然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最終得到了還算不錯的結果,但每當想到她和那些馳騁田徑場的姑娘們已經嚴重變形和傷殘的腳,還會有一點心悸。
到今年的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已經6周年了。
記得這個日子,還不是近年來對奧運的種種宣傳,也不是在北京城裏矗立起的那些為賽事準備的樓堂場館,還不是隨處可見的倒計時提示牌和五個被命名為2008奧運會吉祥物的小精靈。記得這個日子,是因為6年前的這一天,在看到薩馬蘭奇宣佈北京成功申辦2008奧運會的實況轉播後,我和讀書休假的兒子立刻上街,融入了北京市民的那場狂歡。
那是一次久違的“宣泄”。
此前,許多國傢都舉辦過奧運會,許多國傢都為奧運會的舉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唯有中國如此的大張旗鼓和如此的鄭重其事。在一百多年前還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度能夠成功舉辦如此賽事,除了體育本身的意義之外,還寄托着強國的“情結”與夢想。
希望中國不僅成為金牌大國,中國的體育文明水平也真正躋身世界強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 | 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 | 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 | 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 | 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 | 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 | 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 | 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 | 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 | 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 | 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 | 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 | 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