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名傢點評《金瓶梅》風月往事   》 《金瓶梅》的作者之謎(8)      傅光明 Fu Guangming

  第九種說法,認為是《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寫的,這個說法是一個美國人提出來的。芝加哥大學教授芮效衛,他的英文名字叫David Tod Roy,他寫了一篇論文叫《湯顯祖創作〈金瓶梅〉考》,論文收在《〈金瓶梅〉西方論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這位芮效衛是海外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著名學者,他也是最近在美國出版的《金瓶梅》英文譯本的譯者。但他這個“湯顯祖說”也是證據不足,很難成立,儘管他很有名。
  第十種說法,說是三個人合寫的,一個是謝榛,也是明代中葉很有名的詩人,一個是鄭若庸,是個著名的戲麯傢,還有一個叫朱厚煜,是當時的一個藩王。這個見於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的《〈金瓶梅〉作者之謎》裏邊所收的王瑩、王連洲的一篇論文。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好幾本關於《金瓶梅》作者的書。
  這幾種我們衹要知道名字,衹要知道是哪些人寫過文章就可以了,不必給予太多的註意,我們腦子裏知道有這麽幾個說法就夠了。
  下面一種說法,李先芳說,這是明代中葉一個做大官的,見於葉桂桐、閻增山寫的《李先芳與〈金瓶梅〉》,也是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的書。剛纔我說了,寧夏人民出版社好像對這個問題特有興趣,出版了好幾本。
  第十二種,馮夢竜說。馮夢竜大傢熟悉了,是《三言》的編者和作者。馮夢竜的時間比較晚,他是明末萬歷年間或萬歷以後的人,這不太符合“嘉靖間大名士”。這個說法是陳昌恆提出來的,發表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由於馮夢竜我們都很熟悉,所以這個說法也值得註意。
  第十三種說法,王稚登說。他是萬歷年間的一個寫戲麯、散文、詩歌的有名文人。這個說法發表在《社會科學研究》1988年第4期,由馬徵和魯歌兩位提出。
  這些我們衹要知道名字就可以了,不必要詳細的去追究。下面我再介紹兩個說法以後,再介紹幾個名字就可以了,沒必要一個一個的詳細介紹。
  第十四種,馮惟敏說。山東人,寫散麯的,也是一個文學家。這個說法最早是由孫楷第提出來,但是孫楷第沒有寫文章,他衹是表示過,和別人談話之中講過,有可能是馮惟敏。但是他也沒有說出他的根據。於是有人就根據孫楷第的想法寫成了文章,考證出來就是馮惟敏。在齊魯書社1988年出的《〈金瓶梅〉研究集》裏有一篇《也談作者及其成書時間》,作者是趙興勤。
  第十五種,唐寅說。就是唐伯虎,相傳是個風流成性的文人,於是把他和《金瓶梅》挂上了鈎。見於朱恆夫的《作者唐寅初考》,發表在《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這個我認為也不是很可靠。可備一說而已。
  下面我介紹其他的說法,點名字而已,沒有必要一個一個詳細講。有徐渭——就是徐文長;有瀋德符;有陶望齡,浙江人;有汪道昆,安徽人;有丁耀亢,戲麯傢,山東人;有丘志充,山東人;有丁惟寧,山東人;蕭鳴鳳,浙江人;有王宷,在徐州做過官。為什麽有人認為是王宷呢?因為《金瓶梅》裏邊寫了一個徐州的判官就叫王采。他們查出來歷史上還真有一個王宷,於是他們說這個人就是《金瓶梅》的作者,邏輯和證據就是這麽來的。
  以上介紹的就是這麽幾種,別的就不介紹了,總而言之,有五六十種之多,我們瞭解一個情況就可以了。
  五
  下面講第四個問題,“笑學”一切都是猜測。
  有人用“金學”這個名字,最早“金學”是在港臺和海外流行的,那是指對金庸的武俠小說的研究,叫做金學。後來大陸的學者覺得這個名詞不錯,於是就用來指《金瓶梅》的研究,仿“紅學”之例,叫做金學。現在在《金瓶梅》研究者這個圈子裏比較流行,這個圈子外不大有人提起。我有一句開玩笑的話,研究蘭陵笑笑生是誰,我們不妨稱之為“笑學”。《金瓶梅》可以叫“金學”,紅樓夢可以叫“紅學”,曹雪芹可以叫“曹學”,難道笑笑生不可以叫“笑學”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金瓶梅》的作者之謎(2)《金瓶梅》的作者之謎(3)
《金瓶梅》的作者之謎(4)《金瓶梅》的作者之謎(5)《金瓶梅》的作者之謎(6)
《金瓶梅》的作者之謎(7)《金瓶梅》的作者之謎(8)《金瓶梅》的作者之謎(9)
《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0)《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1)《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2)
《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3)《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4)《金瓶梅》的作者之謎(15)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1)《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2)《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3)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4)《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5)《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6)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7)《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8)《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運(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