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笔记杂录 》 青箱雜記 》
捲七
吳處厚 Wu Chuhou
謠讖之語在《洪範》五行,謂之詩妖,言不從之罰,前世多有之,而近世亦有焉。昔徐溫子知訓在廣陵,作紅漆柄骨朵,選牙隊百餘人執以前導,謂之“朱蒜”。天祐末,廣陵人競服短褲,謂之“不及秋”。後十三年六月,知訓為朱瑾所殺焉,則“朱蒜不及秋”之應也。
李昪先為徐溫養子,冒徐姓,名知誥,為升州刺史,童謠曰:“東海鯉魚飛上天。”後竟即偽位。
李璟時,朝中大臣多蔬食,月為十齋。至明日,大官具晚膳始復常珍,謂之“半堂食”。其後周師至淮上,取濠、泗、揚、楚、泰五州,而璟又割獻滁、和、廬、舒、蘄、黃六州,果去唐國土疆之半,則“半堂食”之應也。
王衍在蜀好私行,恐人識之,令民戴大帽,又令民戴危腦帽,狹小,俯首即墜。又衍朝永陵,自為尖巾,士民皆效之,皆服妖也。又每宴怡神亭,妓妾皆衣道衣,蓮花冠,酒酣,免冠髽髻為樂。因夾臉連額,渥以朱粉,號曰“醉妝”。此與梁冀、孫壽事頗相類。後衍又與母同禱青城山,宮人畢從,皆衣雲霞畫衣。衍自製《甘州詞》,令宮人歌之,聞者凄愴。又衍造上清宮成,塑玄元皇帝及唐諸帝像,衍躬自薦享,城中士女遊觀闐咽,謂之“尋唐魂”,後國亡歸唐,至秦川驛遇害。
衍在蜀時,童謠曰:“我有一帖藥,其名為阿魏,賣與十八子。”其後衍兄宗弼果賣國歸唐,而宗弼乃王建養子,本姓魏氏,此其應也。
衍舅徐延瓊造第新成,衍幸之。見其華麗,乃於廳壁大書一“孟”字,蓋蜀人謂孟為弱,以戲之也。其後孟知祥入蜀,館於其第,見之嘆曰:“此豈我之居乎1遂據蜀而王,傳位至子昶,國除。
昶未亡時,蜀人質錢取息者每將徙居,必榜其門曰“召主收贖”。蓋周世宗纍欲收蜀而不果,至我太祖乃收之,此其應也。
廣南劉龑初開國,營構宮室得石讖,有古篆十六,其文曰:“人人有一,山山值牛。兔絲吞骨,蓋海承劉。”解者雲:“人人有一,大人也;山山,出也;值牛者,龑建漢國,歲在醜也;兔絲者,晟襲位,歲在卯也;吞骨者,滅諸弟也。越人以天水為趙為蓋海,指皇朝國姓也;承劉者,言受劉氏降也。”又乾和中童謠曰:“羊二四日天雨至。”解者以羊是未之神,是歲辛未二月四日國亡;天雨,猶天水,斥國姓。又曰大寶末有稻田自海中浮來,上魚藻門外,民聚觀之。布衣林楚材見而嘆曰:“水魚湫湫兮。”當時好事或有記其語,洎王師至,潘美為部署,方悟為“潘”字。
光啓中陳岩為福建觀察使,童謠曰:“潮水來,山嚴沒;潮水去,矢口出。”其後王潮果代岩,而審知襲位,乃其應也。
時又有謠曰:“騎馬來,騎馬去。”蓋光啓丙午國亡之應也。
王審知治城,城有錢文,惡之,命鏟去,而其文愈明。又有謠曰:“風吹楊葉鼓山下,不得錢來兵不罷。”後福州軍校李仁福殺帥自立,而歸款於金陵,既而又叛李璟,璟攻之,仁福又求救於錢塘,比錢塘兵至,而江南圍解,獲其將楊匡業,乃其應也。
唐末劉建峰定長沙,遣馬殷領衆瀎城濠,得石碣有古篆十八,其文曰:“竜舉頭,猳掉尾。羊為兄,猴作弟。羊歸穴,猴離次。”解者以殷乾寧三年丙辰歲代立,乃竜舉頭也;至乾祐辛亥歲國亡,乃猳掉尾也;殷子希範以己未歲生,又以開運丁未歲薨,乃羊歸穴也;又子希崇壬申歲生,後為江南所俘,乃猴離次也。
又馬希振亦殷之子,清泰中卒。葬長沙之陶浦,掘得石碣,其文曰:“亂石之壤,絶世之岡。𠔌變庚戌,馬氏無王。”蓋馬氏諸王雄於周,廣順辛亥歲遷於江南,然其國之變,實在庚戌歲故也。
劉言世薦馬氏宿將,節度朗州,號“劉咬牙”。及馬氏將亂,民間謠曰:“馬去也,不用鞭,咬牙過今年。”其後邊鎬入長沙,盡俘諸馬歸於金陵,而鎬亦為王逵所逐,言是歲亦為潘叔嗣所殺,皆其應也。
龐巨昭善星緯之學,唐末為容州刺史,惡劉隱殘虐,乃歸長沙。或問湖南與淮南國祚短長,巨昭曰:“吾入境來,聞童謠曰:‘三羊五馬,馬自離群,羊子無捨。’自今以後,馬氏當五主,楊氏當三主。”後皆如其言。
唐末,宋丹陽民常戲語曰:“待錢來,待錢來。”及後錢鏐授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處置使、潤州刺史,遂據有錢塘,乃其應也。
徐鉉父延休博物多學,嘗事徐溫,為義興縣令。縣有後漢太尉許馘廟,廟碑即許劭記,歲久字多磨滅。至開元中,許氏諸孫重刻之,碑陰有八字雲:“談馬礪畢王田數七。”時人不能曉,延休一見,為解之曰:“談馬言午,言午‘許’字。礪畢石卑,石卑‘碑’字。王田乃千裏,千裏‘重’字。數七是六一,六一‘立’字。”此亦楊修辨齏臼之比也。詩以言志,言以知物,信不誣矣。
江南李覯通經術,有文章,應大科召試第一。嘗作詩曰:“人言日落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傢。堪恨碧山相掩映,碧山還被暮雲遮。”識者曰:“觀此詩意,有重重障礙,李君恐時命不偶。”後竟如其言。又陳文惠公未逢時嘗作詩曰:“千裏好山雲乍斂,一樓明月雨初晴。”觀此詩意與李君異矣,然則文惠緻位宰相,壽餘八十,不亦宜乎!
宋莒公庠知許州,開西湖,作詩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湖極目天。”識者觀詩意,則知公位極一品矣。孟郊《下第》詩曰:“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又《再下第》詩曰:“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又甫及第詩曰:“昔日齷齪不足嗟,今朝曠蕩思無涯。青春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凡進取得失,蓋亦常事,而郊器宇不宏,偶一下第,則其情隕獲,如傷刀劍,以至下淚。既後登科,則其中充溢,若無所容,一日之間,花即看盡,何其速也!後郊授溧陽尉,竟死焉。
丞相劉公沆,廬陵人。少以氣義,嘗詠牡丹詩云:“三月內方有,百花中更無。”《述懷》詩云:“虎生三日便窺牛,獵犬寧能掉尾求?若不去登黃閣貴,便須來伴赤鬆遊。奴顔婢舌誠堪恥,羊狠狼貪自合羞。三尺太阿星鬥煥,何時去取魏齊頭?”皇祐初,公出領豫章,轉運使潘夙素有詩名,乃以《小孤山四十字》示公,公即席和呈,文不加點,詩曰:“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石聳千尋勢,波留四面痕。江湖中作鎮,風浪裏蟠根。平地安然者,饒他五嶽尊。”覽者皆知公有宰相器矣。未幾參大政,遂正鼎席。
寇萊公少時作詩曰:“去海止十裏,過山應萬重。”及貶至雷州,吏呈州圖,問州去海幾裏對曰“十裏”。則南遷之禍,前詩已預讖也。
乖崖張公詠晚年典淮陽郡,遊趙氏西園,作詩曰:“方信承平無一事,淮陽閑殺老尚書。”後一年捐館,亦詩讖也。
蘇緘字宣甫,性忠義,喜功名。皇祐中以秘書丞知英州,值儂賊作亂,他州皆不能守,獨緘捍禦有功,恩換閣職。尋坐事,貶房州司馬。嘉祐中復官,權知越州諸暨縣。餘與之同僚,常贈緘詩曰:“燕頷將軍欲白頭,昔年忠勇動南州。心如鐵石老不挫,功在桑榆晚可收。”後十有八年,緘知邕管,交趾叛,攻城,力戰陷歿。朝廷憫之,贈奉國軍節度使,賜謚忠勇。則所謂忠勇之謚,已先於餘詩讖之矣。
本朝翰林蘇公紳嘗題潤州金山寺一聯雲:“僧依玉鑒光中住,人踏金鰲背上行。”時公方舉大科,識者以“人踏金鰲背上行”,乃榮入玉堂之兆,已而果然。公位止於內相,豈亦詩之讖耶?
王丞相隨刻意於詩,以謂詩皆言志,不可容易而作。嘗有應製科人成銳集詩三篇,國子博士侯君以獻於隨,隨覽之,乃親筆尺牘答侯君,其略曰:“隨拜啓:伏承賢良成秀纔見訪不及,裁製三册,文華宏逸,學術該贍,然覽《野菊》詩云‘彩檻應無分,春風不藉恩’、又《野花》詩云‘馨香雖有豔,栽植未逢人’,實皆綺靡之辭,未協榮登之兆。復閱《別隨州裴員外嘉》句云‘憑高看漸遠,更上最高樓’,諒惟再舉,合踐高科。”其好品藻如此。銳許州臨潁人,後以獻邊事得官,竟坐擯斥,餒死於京師。
白居易賦性曠達,其詩曰:“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闊。”此曠達者之詞也。孟郊賦性褊隘,其詩曰:“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此褊隘者之詞也。然則天地又何嘗礙郊,孟郊自礙耳。王文康公賦性質實重厚,作詩曰:“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惟柔解吐絲。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衹空枝。”此亦質實重厚之詞也。
檢正官張諤傢起亭名“允中”,蓋榷易》“允升”義,後諤遷太子中允停官,或者解曰:“允中亭者,官至中允而後必停也。”
太子中書捨人陳有方知蘄水縣,臨水創亭,名“必觀”,蓋取荀況“君子必觀於水”之義。或者解曰:“必觀亭者,必停官也。”後有方竟以罪免官而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