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 》 “人與熊貓”史詩巨作:熊貓史詩 》
第8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1)
方敏 Fang Min
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
一、 命名大熊貓
中國的先哲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那麽,天將降大任於斯地也,又該怎樣?
邛崍山,這個從四川盆地嚮青藏高原過渡的山係,論險峻,論物種,論古老,未必是中國之最,它卻搶先一步,嚮世界透露了大熊貓物種的秘密,從而也把自己的聲名和大熊貓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禍兮福兮?
有人說人傑地靈,有人說地靈人傑。有人說先有蛋,有人說先有雞。扯不完的皮,辯不清的理。
但是,1802年,法國巴黎遠東傳教會的神甫周耶,到邛崍山的腹地傳教,客死他鄉,葬於鄧池溝二道坪。1839年,法國神甫德耶修建鄧池溝天主教堂,興辦靈寶神學院。從此,邛崍山的鄧池溝教堂,就成了川西一帶天主教的大本營。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說,是因為鄧池溝的天主教堂,需要第四任神甫。有人說,是因為邛崍山的神秘物種,吸引了第四任神甫。衆說紛紜,見仁見智。
但是,自從1869年,法國神甫吉恩·皮埃爾·阿曼德·戴維,走進邛崍山的腹地。邛崍山的高山峽𠔌,鄧池溝的天主教堂,乃至這裏土生土長的山民,就都註定了要和戴維神甫一起,被載入大熊貓的史册,被歷史評說。
戴維神甫
高山,高山,重重疊疊的高山,一山更比一山高。
叢林,叢林,遮天蔽日的叢林,彌漫着蠻煙瘴氣。
一位來自法國的天主教神甫,帶着嚮導,背着行囊,正在走嚮山的腹地,林的鬱閉。
這是公元1869年的邛崍山,仍然是原始蠻荒,刀耕火種,全然不知山外的世界,已經經歷了猿人智人現代人的進化,正被蒸汽機車頭牽引着,在大工業的時代突飛猛進。
然而,就像天地養育着萬物一樣,上帝也沒有忘記這裏的山民。
耶穌基督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沒有人是不靠我而可以到父上帝那裏去的。”
於是,就有了無數個上帝的傳教士,走嚮全世界的城市和鄉村,乃至孤島和深山,去啓蒙普天下的子民。吉恩·皮埃爾·阿曼德·戴維神甫,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個。
戴維神甫不是第一次來中國,1862年,也就是清同治元年,36歲的戴維神甫就去過中國的內蒙古,從此和中國結下不解之緣,纔有了此時的第二次和後來的第三次。不過,這一年他是41歲,年富力強。這一次,他是深入大山,更加艱苦。
“纍不纍?要不要歇會兒?”戴維的嚮導,一個叫賴三耶的中國人,已經纍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不纍。很好!”戴維平靜地回答。
到底是天主教苦修會的神甫,就是能吃苦。賴三耶心裏暗暗叫苦。他在成都鼓樓北街開古董行,正經的老闆,哪裏走過這麽遠這麽艱難的山路?但是,他又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衹要上帝需要,他就願意服從。
賴三耶深深地喘幾口氣,提起精神,加快腳步,去追趕戴維神甫。
戴維神甫也是第一次走這麽遠這麽艱難的山路,步履緩慢卻堅定執著。山重水復,變化萬千,令他目不暇接。虎嘯猿啼,鳥囀鶯鳴,又讓他如醉如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
|
|
第1節:楔子(1) | 第2節:楔子(2) | 第3節:楔子(3) | 第4節:花耳朵傢族的故事一 九十萬年前·小種時代(1) | 第5節:花耳朵傢族的故事一 九十萬年前·小種時代(2) | 第6節:花耳朵傢族的故事一 九十萬年前·小種時代(3) | 第7節:花耳朵傢族的故事一 九十萬年前·小種時代(4) | 第8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1) | 第9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2) | 第10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3) | 第11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4) | 第12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5) | 第13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6) | 第14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7) | 第15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8) | 第16節:我的故事一 發現及其後果(9) | 第17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1) | 第18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2) | 第19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3) | 第20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4) | 第21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5) | 第22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6) | 第23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7) | 第24節:我的故事二 瀕危物種(8)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