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笑话说,在一个设计能力为100辆汽车的停车场内,根据国家和国民的不同,停车的数量也不同:德国人严格遵守纪律和规定,正好停100辆;美国人车子大,只能停90辆;中国人乱停车,只能停两辆,一辆在进口、一辆在出口;而日本车子小,日本人又守纪律,可以停110辆。
很多日本人热衷于购买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所谓"精品",与其说是他们真的有品位、会欣赏、会使用,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喜欢随大流:别人买了,我也要买。许多日本女孩子平均每人竟然会拥有4个价值不菲的LV手袋,满街看上去都是同样的手袋在晃动。中国人和欧洲人唯恐别人说自己与他人一样,挖空心思在穿衣打扮上"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而日本人却正好相反。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日本讲究"和",虽然两者从文化渊源上如出一辙,但在为人处事方面,中国式的"中"和日式的"和"确实有许多不同之处。中国人讲究"不偏不倚",凡事"无过为大",体现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国家的包容性。中国地大物博,各种文化和民族、各派利益纵横交错,在中国历史上,大凡能够出人头地的名人,都是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高手。
而日本则不一样,日本是一个岛国,一个单一民族和文化的国家:彼此之间讲究"和睦相处"。从汉字的字形上看,"和"就是"口"与"禾"的组合,意味"同吃一口饭"。
中国人同日本人打交道多了,见了人(有时甚至在电话中)免不了会点头哈腰,使用一些无关痛痒的客套话,诸如,对不起、打搅了、请多关照、天气真好。而同中国人打交道时,则必须单刀直入,实多虚少。日本人注重"和",实际上是注重"和谐"、"和睦"的氛围,他们说出来的话更注重对方的感受,而并非自我感觉。我的一位同事对我说,有位上司找他来谈话,说他工作一贯认真,但如果更加认真,工作肯定会干得更好。部下从中马上悟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马上连夜加班,终于找出并纠正了失误,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日本人对待工作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应该说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有报道说,某个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餐馆打工,擅自将洗碗的工序从洗7遍"简化"成了洗5遍,因为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为什么盘子还要洗7遍。后来,终于被老板发现并开除了,而他"盘子只洗5遍"的"坏名声"也让他重新找工作时花费了很多时间。
我曾经盛装去出席同学聚会,会上各路英雄豪杰济济一堂。20多年后再次相见,不免感慨万千。其中有留学日本并久居日本的同学,其思维方式也早已日本化了。与我相见,溢美之词不绝于耳:"林君风采不减当年,气质和涵养更是胜过当年",云云,并向我讨教健体养生之道。说得我很是舒服,虽然嘴上也难免故作姿态,客气两句"彼此彼此",但心里却洋洋得意。俄顷,一留学美国的老兄彻底摧毁了本人刚刚建立起来的自我陶醉和自信心:"呜乎哀哉!林兄怎么变成这样惨不忍睹?当年的帅小伙儿今安在?如果你不自我介绍,还真是不敢认啊。"到底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看来东洋人和西洋人的表达方式就是不一样,也只能"贵有自知之明"。
每每陷于东西方之间文化差别的巨大落差之中,很是困惑。如今,世界经济早就实现了一体化,然而,各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势必还要扩大。作为长期生活在国外,或生活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中国人,如何避免被"边缘化"、争取进入主流社会、同时又不失母文化的精髓,恐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日本与中国: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
作为大陆文明的典型代表,中国人和法国人有许多相像的地方,比如文化上的包容性、农业文明、喜欢吃喝、讲究享受,等等。同样,作为海洋文明代表的英国和日本也不乏相似之处。首先,在主要西方国家中,只有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和首相掌握实权,又都有对外侵略扩张的不光彩的历史。在世界观上,岛国人都具有狂妄自大、坐井观天的毛病:英国人和日本人明明自己身居孤岛,却喜欢将其他所有国家都称为"海外"。在国际舞台上,日本和英国都是离不开美国的海洋国家,一切唯美国是从,对自己的近邻不屑一顾:英国人对欧盟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甚至被戏称为"位于欧洲北海的北美国家";日本对自身所处的亚洲也是百般地瞧不上眼,同样也在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