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论北大 》
第8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
钱理群 Qian Liqun
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人们试图对已经有二十年历史的新文学作一个总结,编纂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卷的编选者均为对该领域贡献最大的作家、批评家,如鲁迅、茅盾编小说集,周作人、郁达夫编散文集,朱自清编新诗集,洪深编戏剧集,胡适编理论建设集等。而“总序”的作者,所有的人,不管他有着怎样不同的文学、思想、政治倾向,都一致认为,非蔡元培先生莫属。这是因为任何人都必须面对一个基本的事实: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是其中的主要战线)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为发源地的。“没有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就不可能有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在当时(二三十年代)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建国以后的新文学史叙述中,蔡先生及他主持的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却被有意淡化,至多在叙述到“林蔡之争”时,略带一笔。而且这种状况直到最新出版的有关文学史著作仍未改变。——这不免使人想起鲁迅当年的感慨:中国人的忘性实在太大了。
但这一“忘却”,却会模糊了人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所特有的“民间性”的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意义恰恰在于,它是中国知识分子从庙堂走向民间、社会的开端,并且几乎是唯一的一次影响全局的独立的知识分子运动。
自从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以后,建设一个统一、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以赶上在现代化路程上已经先走一步的西方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而且这一过程至今(到世纪末)也还没有结束。
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论北大
鲁迅早在1907年,也就是本世纪初就提出了他的“立人”思想,即强调“现代化”(当时称为“近世文明”)不仅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主,还要“立人”,保障每一个具体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并且主张以“立人”作为“立国”基础、出发点与归宿。但鲁迅这一“现代化”观念与思路并不被大多数知识分子所接受。最有影响力的思路始终是,落后国家要赶上并超过西方国家,就必须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包括个人民主权利与自由),依靠国家强权与强有力的政治领袖的力量,实行最大限度的社会总动员与高度的组织化,以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不难看出,这一思路是贯穿本世纪的。最初的洋务运动与戊戌政变,就是企图通过满清国家机器的变革,重振皇权的权威(戊戌政变还希望建立光绪皇帝的个人权威),使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道路。但已经腐败不堪的满清政府已无重建权威的可能,这才有了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以后的混乱,又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不惜支持袁世凯称帝来重建权威。在以上“权威立国”的思路与努力中,知识分子始终处于依附于强权国家与个人的地位,自视国师、幕僚,不过是鲁迅所说的“官的帮忙与帮闲”,并没有摆脱传统知识分子的奴才地位。
袁世凯称帝,实行个人独裁,并以孔教为国教,强化思想专制,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打破对强权国家与政治(政治家)的幻想,开始寻找新的现代化思路。在此前后即有了对鼓吹“国家(民族)至上”的“国家主义”思潮的反省与批判。陈独秀率先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怒斥当局“滥用国家威权,敛钱杀人”,指出“人民不知国家之目的而爱之,而为野心之君……所利用”,“爱国适以误国”,同时提出救国之道即在启发民之“自觉心”,并见诸行动,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面向青年,唤起“伦理之觉悟”,“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定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敬告青年》)。李大钊除在《甲寅》上发表文章为陈独秀辩护外,也写了《暴力与政治》等文批判“强力足以治国”的国家主义思潮,鼓吹以“爱人的精神”,“唤起其全国之自觉”的俄国式的“社会革命”。蔡元培在总结戊戌政变的教训时,即已认识到“中国这样大,积弊这样深,不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入手,是不可能的”;在1914年更明确提出“既认定教育可以救世,便当断绝政治上之迷信”。时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在1915年2月20日的日记里,也记下了他的英文教师的观点:“一国之大学,乃一国文学思想之中心,无之则所谓新文学新知识皆无所附丽”,并且满怀激情地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乃可耻也。我国人其洗此耻哉”,“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1) | 第2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2) | 第3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3) | 第4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4) | 第5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5) | 第6节: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1) | 第7节: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2) | 第8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 | 第9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2) | 第10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3) | 第11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 | 第12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2) | 第13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3) | 第14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4) | 第15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5) | 第16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6) | 第17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7) | 第18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8) | 第19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9) | 第20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0) | 第21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1) | 第22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2) | 第23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3) | 第24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