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股票 》 經濟危機,你準備好了嗎?:大蕭條時代 》
第8節:從富足到寒酸(8)
狄剋遜·韋剋特 Dixon Wecter
那些能夠從這幅蕭瑟黯淡的家庭圖景上擡起他們的眼睛、去掃視國際地平綫的人,至少可以從難兄難弟們身上得到某種安慰。起初,鬍佛本人傾嚮於把終極責任歸咎於美國之外的原因。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當中找到了這副苦藥的源泉。浪費和破壞,人力的損失,戰爭債務和稅收,通貨膨脹及接下來的貶值,其他國傢的貪婪和帝國主義,加上恐懼和重整軍備所導致的新的開銷,都是一場“我們的人民對之毫無責任”的鬥爭所留下的有害遺産。並且,就美國本身而言,這些並發癥源自伍德羅?威爾遜時期,“這場戰爭是在民主黨執政期間開始的”。
就算這一分析看上去似乎給人以極大的安慰——讓美國人民在國內和國外扮演清白無辜的經典角色——但至少不能否認,大蕭條正在一個經濟上互相依賴的世界上迅速蔓延。我們看到,各國就像登山者一樣,被貸款和債務、卡特爾和關稅,以及迅速交換的信息(不管是希望還是恐慌)的繩索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主要以農業立足的國傢往往首先垮掉,工業強國的滑落更後一些,但更加驚心動魄。到1929年春,或者稍早一些,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波蘭以及東方、近東陸續顯示出了衰退的徵兆,而德國戰後的長期蕭條則加深了。比美國更後感覺到震動的是英國、法國、捷剋斯洛伐剋、瑞士和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第二波大約在1931年開始,比第一波更嚴重,同樣影響了所有這些國傢,直到1933年春天左右纔開始退潮。
在大多數地方,類似的因素都在發揮作用,儘管危機的形式和嚴重性各不相同。然而,打量一眼全球的圖景,我們會看到:並非衹有美國人容易被盲打誤撞的繁榮所欺騙,共和黨人並不是1929年獨一無二的禍根,民主黨人也不是1933年捨我其誰的英雄。
1930年6月的《霍利-斯莫特關稅法案》最清楚地顯示了有些人拒絶承認經濟相互依存的這個事實。1918年的停戰讓人們看到,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成了一個大債權國。與此同時,美國公民在國外的個人投資增長得如此迅猛,以至於其投資總額從30億美元猛增到了1932年的140億美元。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生産大國,美國天真地把對外貿易解釋為在交易中賣東西的權利,而衹有很少、甚或沒有買東西的義務。的確,外國傾銷的噩夢,導致農民和實業傢都大聲疾呼,要求製定迄今為止最高的保護性稅率,並在1930年成功獲得了平均40%的關稅稅率。鬍佛總統希望把該法案主要限製在少數幾種農産品,但他的建議被否决了。在國外,《霍利-斯莫特關稅法案》被解釋為一場經濟戰的宣戰書。它所遭遇的報復性關稅、配額和反美禁運是如此迅速,以至於到1932年,有25個國傢加入了這場報復,從而讓美國的出口量減少了一半。這種惡性循環帶來了另一個扭麯。為逃避這種聯合抵製的威脅,在《霍利-斯莫特關稅法案》實施的頭兩年,美國的製造商們在外國開設了258傢工廠,其中包括71傢工廠就在加拿大邊境綫的那邊。普通美國人如何看待這些事情,取决於他所在的地區,所持的政見,以及所從事的行業。
南方人總是把高關稅視為不公正,但是,在工業的北方和農業的中西部,“保護”依然在發揮着它的魅力。毫無疑問,很多實在的市民會附和一傢中等城鎮報紙的社論:“在美國,就歷史所顯示的情形而言,好日子和壞時光之間的差別,就是恰當的關稅(能夠保護我們的農場和工廠的産品)和不恰當的關稅之間的差別。”當緊隨其後的不是進步而是衰退的時候,這位社論的作者依然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嘲笑那種認為“歐洲的境況跟美國走出蕭條有一定關係”的“錯誤”觀點。
在美國內部,20世紀20年代,同業公會的數量和影響力有過一次引人註目的增長,通過這樣的組織,互為競爭對手的生産商共享統計信息、信用標準、成本公式,以及諸如此類,並設法抑製不公平的市場行為。在這個範圍內,這些組織是有益的,鬍佛在擔任商務部長的時候①,以及在當總統的時候,都留下過這樣的印象。但是,下面的情況並不少見:這些組織通過它們對“公平的”和“不公平的”價格政策的定義,試圖在頂着“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案”逆風航行的時候,實現對價格的控製,而且,有時候其作用就是要消滅小的獨立經營者。最高法院一連串的裁决進一步慫恿了它們的發展,這些裁决,早期的進步主義者會帶着懷疑的態度把它們看做是本土卡特爾和資本傢工團主義不斷打進的楔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 第1節:從富足到寒酸(1) | 第2節:從富足到寒酸(2) | 第3節:從富足到寒酸(3) | 第4節:從富足到寒酸(4) | | 第5節:從富足到寒酸(5) | 第6節:從富足到寒酸(6) | 第7節:從富足到寒酸(7) | 第8節:從富足到寒酸(8) | | 第9節:從富足到寒酸(9) | 第10節:新的生活設計(1) | 第11節:新的生活設計(2) | 第12節:新的生活設計(3) | | 第13節:新的生活設計(4) | 第14節:新的生活設計(5) | 第15節:百日新政(1) | 第16節:百日新政(2) | | 第17節:百日新政(3) | 第18節:百日新政(4) | 第19節:百日新政(5) | 第20節:百日新政(6) | | 第21節:百日新政(7) | 第22節:百日新政(8) | 第23節:公民及其政府(1) | 第24節:公民及其政府(2)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