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   》 第8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3)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許金竜 Xu Jinlong

  這首詩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以下四行:
  雨水的水滴上
  映照出外面的景色
  水滴之中
  另有一個世界
  這個用眼睛仔細觀察世界的兒童大江健三郎,早在剛滿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存在於世了……
  是啊,被老師叱責是一個轉機,使得我體會和覺悟到"如果不認真觀看,就等於什麽也沒看"。這就是我自己發現的、我少年時代的智慧。此外,我還早早地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要把自己看到以及想到的事物,用語言表述出來。至於寫下這首"詩"的起因,我記得很清楚,剛纔已經引用過了。當時我在國民學校四年級,好像發生了一連串對我非常重要的變化。
  首先,我發現了何為"思考"。那時,我認為人們衹要進行思考,便也能夠在轉瞬間作出回答,一如電子計算機那樣,衹要按下鍵鈕,無論三次方程式還是其他什麽問題都可以即時解答出來,我覺得這就是所謂思考,因而尊敬能夠當場如此答復的人。所謂思考,就是運用像是上蒼降賜的能力進行回答,可自己卻是那種不慢吞吞思考便無法得出結論的無能之輩。我註意到,唯有運用語言將其一個個纍積起來並使之不斷清晰和加強,纔是在進行思考。當時我還有另一種感覺,總覺得自己的夢想已經破滅了。
  也是在那一時期,我意識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仔細觀察事物的人。那時我們曾步行一個小時左右前往海邊的一個小鎮,遠足歸來後,老師讓寫有關大海的作文。我是這樣寫的:"我為自己生活在山裏而感到慶幸。假如我傢在海邊的話,波浪就會總在眼前滾動,濤聲也將回響在耳邊,那可就無法安靜地生活了(笑)。"於是老師就告訴我:"對於居住在海邊的那些人,你所寫的這些內容是很失禮的。"他還說,"我是第一次來到這個村子並在這裏生活,卻覺得山村裏的人粗粗拉拉、吵吵鬧鬧。"
  我對老師的話語感到不滿,回傢後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氣得連晚飯也沒能吃下去。早晨起床後肚子早已經空空蕩蕩,便沿着我傢屋後那個叫做彎拐河灘上的鋪石小道,往下面的河灘走去,摘下柿樹上已經成熟的果實吃了下去。一邊吃着那柿子,我一邊看着河對面的山體。四周好像並沒有起風,可山林中樹上的枝頭卻在搖擺,樹梢也在搖擺。此前我認為靜止不動的山林,卻在如此搖曳、擺動。接着,我轉而註視眼前的柿樹樹葉和細小的枝條,它們已經被露水打濕,而自己正映現於那露水之上。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意識到此前從不曾認真觀察過,也不曾仔細傾聽過,卻深信不疑地認為山中是寂靜和靜止的。
  於是當時我就在想,今後要認真觀察事物,也要仔細傾聽聲音。不久之後,便開始熱心於觀察外界事物,以至被大傢說"衹要和大江一起行走,他不一會兒就停下腳步,或是觀看或是傾聽,真是個滑稽的傢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1)第2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2)
第3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3)第4節:多餘的序言 文/莫言
第5節:作傢生活五十周年來臨之際第6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1)
第7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2)第8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3)
第9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4)第10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5)
第11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6)第12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1)
第13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2)第14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3)
第15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4)第16節:立志要當小說傢(1)
第17節:立志要當小說傢(2)第18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1)
第19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2)第20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3)
第21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1)第22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2)
第23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3)第24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