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代 》 帝國興亡隱秘史:誰殺死了秦帝國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3)
瀟水 Xiao Shui
下面說說管理采礦的官吏,兩次評為下等,罰主管采礦的主任(嗇夫)一副甲,副主任(佐)一隻盾。三年連續評為下等,罰主管采礦的嗇夫兩副甲,並永遠撤職。
最後說說倉嗇夫,這是秦朝各種嗇夫裏邊最苦命的一種。倉庫嗇夫——倉庫主任,管轄的倉庫門縫不得“容指”,如果門縫大到可以伸進一個指頭,或者窗戶縫大到“禾稼能出”,那就等着挨罰了。門縫、窗戶縫弄好了,還不許有老鼠洞,按法律規定,如果發現有兩個以上的老鼠洞,倉嗇夫和上級官吏就要受訓斥,三個以上老鼠洞,他就要罰交一隻盾了。如果有一百個老鼠洞,那麽除非他是大款,否則逃不掉當刑徒修長城的命運的,所以這位倉庫主任必須天天祈禱,哀求老鼠們放過他的倉庫。不過,即使弄好了老鼠洞,倉庫的溫度、濕度也是個問題,如果不小心糧食發黴了,糧食的自然損耗率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十分之一,那就不但要追究他的責任,連上級縣令都要負責賠償。所以這個倉嗇夫是最難幹的職務。
如果他膽敢有失火,那就更是重罪,縣丞都要一道承擔罪責。如果丟失文書、契券、印章、量器,那也要處以刑罰。貯藏的皮革被蟲咬壞,罰他一副甲,縣令、縣丞一隻盾。
此外,對於主管戶籍的官吏,找藉口,拖延不辦戶籍,罰他繳納兩副皮甲。拆開偽造的文書卻未能察覺,也是罰兩副甲。而管理勞役的官吏,當服役人員逃亡時必須自己追回,否則要代替逃亡者服役。公傢器物要加標識,不加的話,主管器物的嗇夫要受罰一隻盾。器物上的編號與記錄本上不合,大的器物要罰器物嗇夫一隻盾,小器物則可免罪。馬牛身上要標號,標錯了次第,也罰一隻盾。
我們有理由相信,修長城的未必都是窮苦人,秦朝法令約束的更多是諸如嗇夫這種官吏,那些不合格的官吏們去撅着屁股修長城的大有人在。事實上,出土的秦律規定,官吏受賄一文錢,就刺字去修城墻。挪用公府裏的公款,以盜竊罪論處。甚至你使用公傢的馬馱運自己的行李(公車私用),就要被處以流放的刑罰。官吏徇私枉法、隱瞞麯報、不執行中央政策、不務正業、藉權勢幹壞事,都要被處以含撤職、流放在內的各種刑罰。《史記》上就清晰記載了秦始皇曾專門下令把一批審判刑事案件時候徇私枉法、判决不公的官員,發配去修長城。
看得出來,在秦王朝做官,實在是不容易。官不好當,是一個社會政治成熟的標志。如果一個社會,做官是件非常舒坦和沒風險的事,那其實不是個好社會。秦王朝就是憑着這個一絲不苟的法傢政府,獲得了戰勝六國的偉業,並且在隨後的短短十五年中,完成了長城、馳道、秦始皇陵、兵馬俑等宏偉工程。
秦政府各地的田嗇夫馴養出膘肥體壯的公牛,農業嗇夫精心選製出優質的種子(種子發芽率是考察他的指標),負責器用製造的嗇夫打造出精緻的工具(工具都有誤差檢測標準),最終使得這個王朝有着傲人的農業成就,可以供應蒙恬四十萬大軍長期奔馳在廣漠的北方,還有五十萬大軍戍守戰鬥在蒼茫的南方,以及建築工地上無數施工者的口糧。最終,各類嗇夫兢兢業業積纍出的糧食,堆積在諸如敖倉這樣的著名大倉庫,一直到了秦王朝滅亡都沒有吃完,一直到了西漢建立初年,還在持續供應着天下。(據說,櫟陽的倉庫是兩萬石一積,鹹陽的倉庫是十萬石一積,一積就是一堆的意思。規模宏大,顯示了秦人發達的農業經營水平。)
我們不得不對這個充滿着高效管理和精湛法治的兩千年前的王朝,充滿由衷的敬意。
被推擇為吏以後,劉邦進入了他的試用期,也就是史書上他所謂“試為吏”。他的試用地點在沛縣郊外的泗水亭上。亭是修在交通要道旁的古代派出所,每十裏一個,亭長的主要職責是抓捕恐怖分子——盜!
劉邦擔任亭長,下邊管着兩個“兵”:一個是亭父,負責灑掃,屬於內勤;一個是求盜,負責出去抓壞蛋,類似民警。劉邦的上級主管是亭嗇夫。如果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設在鄉鎮的派出所所長,那他的上級“亭嗇夫”就是縣裏的警察局局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1)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2)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3)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4)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5)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1)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2)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3)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4)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5) |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6) |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1) |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2) |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3) |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4) |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5) |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6)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1)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2)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3)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4)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5)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6) |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7)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