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臺灣現代歌三十年:遙遠的鄉愁   》 第8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2)      公路 Gong Lu

  十多年前的我,遠遠地受着臺灣文化的影響走上寫字這條路。不見得比情字這條路更容易走,每篇文字完成,或每段感情結束,始終耿耿的是自己的不夠好。
  這本書寫了三年,擱置一年。在第一稿完成時,是2004年10月,臺灣音樂人梁弘志病逝。我的痛惜多了一層無法親歷采訪的遺憾,必然有一些歷史,隨着梁弘志的遠走而銷聲匿跡。
  還有在2005年6月辭世的父親,在我工作一整夜因而未能按計劃去醫院陪伴的第二天下午,握着他的手,眼見他痛苦地彌留,我終於崩潰至失聲痛哭。親人的眼淚不能沾在去者的衣襟,父親走得卻很踏實,他的最後一句話是:都是好孩子。這是我半生永遠的痛,為我未能換取他的痛。父親從小對我的放任與愛,以及15歲那年教我的不後悔,使我面臨選擇時學會思考,使我成為今天這樣一個可以喜歡自己的人。希望他在那個遙遠的地方依然愛我,為此,我很努力地生活着。
  功力有限,此書在寫作技巧上乏善可陳。歡喜莫名地答應寫這本書的時候,頗有些不知深淺。如今完成,其中經歷的種種煎熬不必提起,卻無法如先前希望的那樣長吁一口氣,是的,我就是受不了自己的不夠好。
  寫作,是一個享受、忍受寂寞的過程,我還需要分出更多的時間給寂寞,纔配享受它。
  唱仁愛和平的美麗島,此處的美麗島,不是羅大佑的美麗島,而是李雙澤、鬍德夫、楊祖君的美麗島,是歌運動至如今仍未實現的美麗島。
  唯希望有人能因此愛上過去的某段音樂,或喜歡上某個人,或知道一段不曾經歷的歷史,哪怕僅僅說一句"原來如此"也好。
  衹要有校園,衹要有音樂,衹要有熱愛音樂的人,歌就永遠不會真正停止,因此我稱之為"未央歌",同時藉用滾石出版的金韻奬紀念唱片中附贈書册的名字--"永遠的未央歌"。
  有一位朋友說:音樂對時間有奢求。看一本書,或一段電影,都可以跳過某段而沒有損失,而音樂,必須完整地聽下來,否則不算聽過,亦不知道好不好。
  音樂對時間的奢求,如人對生命的奢求,無法跳過某一段,衹有全部經過纔知道到底好不好。
  感謝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及陶曉清女士的支持,感謝野火樂集的熊儒賢女士,感謝楊弦先生、李建復先生與蘇來大哥的鼓勵與肯定。
  感謝《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臺灣現代歌運動史》一書的作者張釗維先生。
  感謝新星出版社伸出援手,感謝一峰,還有於少、艾莉、咣咣、鬧鬧、晴朗、科爾沁夫以及未提到名字的朋友,謝謝你們陪我走過這一段。
  感謝你能在茫茫書海中發現這本書,並慷慨地願意把它帶回傢。
  感謝音樂。感謝歌。
  公路 2007年6月完稿於北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推薦序一 喚起歌時代的心中夢想第2節:推薦序二 唱過一個時代第3節:推薦序三 歌,啊!歌!
第4節:推薦序四 回到少年中國的路第5節:推薦序五 島嶼的寬度第6節:跋 給孤獨的孩子們
第7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1)第8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2)第9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1)
第10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2)第11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3)第12節:第一章 往事(1)
第13節:第一章 往事(2)第14節:第一章 往事(3)第15節:第一章 往事(4)
第16節:第一章 往事(5)第17節:第一章 往事(6)第18節:第一章 往事(7)
第19節:第一章 往事(8)第20節:第二章 盛開(1)第21節:第二章 盛開(2)
第22節:第二章 盛開(3)第23節:第二章 盛開(4)第24節:第二章 盛開(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