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高糧價的誘因和背後的危機:糧食戰爭 》
第8節:疲弱的美元也吃糧(2)
佚名 Yi Ming
而在世界主要農産品出口國中,除了美國外,歐元、澳元、巴西雷亞爾等貨幣都非常堅挺,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以美元結算的農産品價格上升。除了農産品以外,2007年國際所有大宗商品市場幾乎都出現全面上漲行情。生物燃料的發展,更是打通了石油和糧食之間的價格通道。
“目前的供應缺口,並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價位。”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說,“根據歷史經驗,每逢美元貶值的周期出現,糧食一定會漲價,並且一些國際機構也會發佈一些導嚮性的數據,來促使糧食漲幅高於美元貶值幅度,以促進農業增加生産。”
2007年12月,在2008年小麥播種面積可能上漲的預期推動下,芝加哥小麥期貨從歷史高位小幅下滑。但隨即美國農業部發佈預計,稱鼕小麥播種面積遠遠低於分析師的估計,小麥期貨重新上揚。
大量出口糧食的美國是本輪漲價中最大的受益國,2007年,美國農場純利潤達到870億美元,比10年前上漲了50%。但是與此同時,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稱,美國自己的小麥庫存也在2008年降到60年來的最低點。
“重要的原因在於商業炒作。”南京財經大學糧食經濟研究所教授李全根說,世界糧食缺口並不如人們想象中的那麽大,世界糧食貿易量已經多年來穩定在2.5億噸左右的水平,人口增長速度也相對穩定,而這一輪的糧食上漲周期呈現從期貨到現貨、各大糧食品種交替領漲的情況,顯然與各路資本炒作有關。
相比有色金屬等品種,糧食的需求穩定,價格也相對低廉,因此頗受投機者青睞。羅傑斯、巴菲特等相繼宣佈,大量買入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産品期貨合約。各大投行也衆口一辭,唱多農産品。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1月的3個月時間裏,芝加哥大豆投機持倉由6萬張左右,增加到超過7.5萬張,大部分買多。
“供求關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種緊張程度並不支持如此高的價格。”丁一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實際上,許多數據都已經說明,國際糧食市場供求關係的緊張程度,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嚴重。然而,受利益驅使,使得這種並不嚴重的緊張關係吸引了大量遊資,擡高了價格,從而放大了‘緊張效應’,造成了國際糧食市場供求關係十分緊張的假象。反過來,這種假象又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流入,進一步擡高了價格。如此反復,形成惡性循環,也使糧食價格上漲到如今的地步。”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糧食戰爭已經打響 | 第2節:告別廉價糧食時代(1) | 第3節:告別廉價糧食時代(2) | 第4節:高糧價刺痛了誰 | 第5節:國際𠔌物市場價格走勢 | 第6節:令人擔憂的世界人口增長 | 第7節:疲弱的美元也吃糧(1) | 第8節:疲弱的美元也吃糧(2) | 第9節:糧食是怎麽“吃”人的 | 第10節:探析糧食危機誘因(1) | 第11節:探析糧食危機誘因(2) | 第12節:糧荒威脅全球安全 | 第13節:國際糧食救援行動告急 | 第14節:美國的“糧食武器” | 第15節:扭麯的美國農業補貼制度(1) | 第16節:扭麯的美國農業補貼制度(2) | 第17節:食物營養結構被嚴重扭麯 | 第18節:對食物鏈條的全過程控製 | 第19節:“食物帝國”的生意經 | 第20節:“食物帝國”背後的“食物巨人”(1) | 第21節:“食物帝國”背後的“食物巨人”(2) | 第22節:食物的政治化(1) | 第23節:食物的政治化(2) | 第24節:食物的政治化(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