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最貧窮國傢衰敗之謎:最底層的10億人   》 第8節:戰亂陷阱(4)      保羅·科利爾 Paul Collier

  真正令人難以容忍的怨憤,實際上,是一種為了做生意而出現的反叛運動。但偶爾我們還是能夠從中辨認出這種叛亂的真面目。例如,在斐濟,印度移民改變了人口的平衡,最終受過良好教育且富有的印度人占據了微弱多數;1999年他們選舉出一位印度裔的總理馬亨德拉·喬杜裏(Mahendra Chaudhry)。斐濟是世界上最早的桃花心木出口國,而在喬杜裏的政府當權後,决定開放該國的桃花心木種植園,進行國際化管理。其中有兩個國際競標者,一個是聯邦開發公司,這是一傢英國的非盈利性組織,擁有在發展中國傢工作的豐富經驗;另一個是一傢美國的私有公司。通常這些競爭競標者都會雇用當地的商人來為他們的競標出謀劃策。經過一場激烈的競爭之後,政府將合同授予了聯邦開發公司。一個月以後,一個叫喬治·斯佩特(George Speight)的斐濟本土人叛軍領袖(正是那個曾為美國公司做顧問的商人),開始組織對新政府的武裝對抗。斯佩特的口號是"斐濟人的斐濟",這是一句很能蠱惑人心的戰鬥口號,但社會公正果真是斯佩特唯一的動機麽?我猜若是將暗含反對派利益訴求的"把桃花心木合同給美國人"作為戰鬥口號,恐怕就沒那麽能收買人心了。
  塞拉利昂的情形又如何呢?塞拉利昂是一個其人口發展指數(一個綜合了預期壽命、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度量標準)處在最底層的窮睏潦倒的國傢,它們的國民最有充分的理由來表示怨憤不平。叛軍領袖弗迪·桑可(Foday Sankoh)距離中大奬般地獲得權力是如此接近--他的勢力和政府中的勢力有着如此密切的聯繫,以至於他曾被許諾會提供給其令人瞠目的"招安"交易條件,包括副總統的位子。顯然,桑可一口回絶了;獲得國傢第二把交椅的位子並不是他想要的。作為這一許諾的替代品,他聲明他的目標是政府的一項特權,即掌控塞拉利昂奇貨可居的鑽石特許權。而桑可的叛軍實在不是什麽驍勇善戰的材料,他首選的兵源是些十幾歲的癮君子,容易控製而且六親不認。他們最愛的戰略是對平民實施恐怖活動,包括砍掉村民甚至小孩子的手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
第3節:序(3)第4節:序(4)
第5節:戰亂陷阱(1)第6節:戰亂陷阱(2)
第7節:戰亂陷阱(3)第8節:戰亂陷阱(4)
第9節:戰亂陷阱(5)第10節:戰亂陷阱(6)
第11節:戰亂陷阱(7)第12節:自然資源陷阱(1)
第13節:自然資源陷阱(2)第14節:自然資源陷阱(3)
第15節:自然資源陷阱(4)第16節:自然資源陷阱(5)
第17節: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1)第18節: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2)
第19節: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3)第20節:錯過的順風船:被世界經濟邊緣化的最底層10億人(1)
第21節:錯過的順風船:被世界經濟邊緣化的最底層10億人(2)第22節:錯過的順風船:被世界經濟邊緣化的最底層10億人(3)
第23節:錯過的順風船:被世界經濟邊緣化的最底層10億人(4)第24節:錯過的順風船:被世界經濟邊緣化的最底層10億人(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