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乐 与狼共舞: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   》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1)      Hélène Grimaud

  纽约,夜航——罗马,美丽的黎明。啊!清晨行走在洒过水的凉爽街道上,我感到自由自在和生气勃勃的幸福!街道错综复杂,广场分布得如同迷宫,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惊喜和馈赠。行走在其中,我体会到找回自己的音阶的幸福。
  我前一天从肯尼迪机场出发,乘坐末班飞机来到意大利的首都。奥德蕾的故事坚定了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欧洲把深埋的宝藏隐藏在它的无花果树、橡树下,藏在意大利湖边、德国河畔,藏在格拉纳达格拉纳达:今天西班牙境内最具伊斯兰风情的城市之一。羊皮纸般坚韧的外表下,藏在北欧和波罗的海的码头——汉堡港里。
  几年前,我曾飞往美国,为的是在那些神游已久的广袤空间里犒赏自己。今天,我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这是偷偷地、朝圣般地大逃亡。教堂的圆屋顶、长方形教堂的小尖塔、快被茉莉花压塌了的平台,以及赭石墙面上燕子的叫声,时刻提醒着我身为秘密旅行者的处境。这不可思议的事实,我因为它而快乐得发抖。
  我决定租一辆车,反向游览意大利。我将重新找到那些曾在阿西西阿西西:意大利中部城市,著名的朝圣地,有圣弗朗索瓦女修道院。为贫者弗朗索瓦圣弗朗索瓦·德·阿西西(1181-1226):阿西西圣徒,天主教方济各会的创始人。和为弗朗兹·李斯特歌唱的鸟儿,倾听“艾斯特庄园水的嬉戏”李斯特作有钢琴独奏曲《艾斯特庄园水的嬉戏》,此处为双关。以及“大湖”巴赫作有室内钢琴曲《大湖》,描写鲤鱼戏水的景象,此处为双关。中鲤鱼激起的如丝般光滑的波浪,凝视威尼斯运河波纹的闪光。先游览意大利,而后是法国、德国,如果可能的话,还有西班牙。我将贪婪地吞噬空间。
  上路前,我决定先在罗马待一天,将自己的步伐混入行人的步伐,享受在曾被普桑尼古拉·普桑:17世纪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也是法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无数次地描绘过的天空下漫步的幸福:幸福存在于从云端流淌到高大松树冠上的阿尔卡迪亚阿尔卡迪亚:地处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山区,以远古居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著称。式的光线中,以及石板路上和曲径的阴影里。
  我在帕拉蒂诺山帕拉蒂诺山:古罗马城的最早发源地,如今山上的废墟建于两千年前的帝国时代。的小路上游荡,山上聚集着公元前的幽灵,到处矗立着圆柱,散落着破碎的侧面像。如此尊贵、如此精美,罗马城的这座露台的神奇魅力永远取之不竭,令人流连忘返。我沿神圣之路而下。中央广场边的大理石废墟和幽暗的柏树林之间矗立着圣·弗朗索瓦丝·罗曼大教堂的墙壁。我想象在这里,在修道院中,为了让死亡在罗马温暖的光线里显得更加柔和,李斯特写下了他的安魂曲。
  李斯特?为什么在我还要录制肖邦的《第二奏鸣曲》的时候、在我还有巴托克的一个乐章要演奏的时候,会想起李斯特?几个月以来,悲伤、疲惫和缺乏生命的冲动让我变得麻木。我想与它们决裂,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才会想起李斯特吧。正是由于生命的冲动,我保留着关于奏鸣曲《但丁读后感》《但丁读后感》,李斯特所作,是一首近似于幻想曲的奏鸣曲。的记忆。事业刚刚起步时,我曾在乔治·波雷乔治·波雷:古巴钢琴家,以演绎李斯特的作品闻名于世。的面前演奏过它——这是一个要求同时具备最精湛的技艺和极度敏感的灵与肉的乐段,就像“爱情,相拥的爱人,悲伤,但永远炽烈,在情感的漩涡中逃避创伤”。
  在罗马的阳光下,我忽然有种涉足这位音乐巨擘的作品、追寻他的事迹的欲望,因循他曾经激烈地、欢乐地、不懈地经历过的神奇艺术——旅行、爱情、邂逅。李斯特的一生让人相信童话,相信内在的公平,相信对才华横溢的命运以及光彩四射的作品的报偿。他完成了独一无二的、完美的乐章形式;他的生活和他的作品同样富有创造性,此二者存在于加入行会的但丁身上,同时也存在于拜伦、歌德、莎士比亚或是拉斐尔身上。而后,对李斯特而言,隐退、孤独、静心同样成为迫切的需要。正是为了在渴望中满足他对自由、对善的饥渴,他来到罗马,在中央广场和梵蒂冈之间寻找它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新星出版社
内容简介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1(1)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1(2)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1(3)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1(4)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1(5)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1(6)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1)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2)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3)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4)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5)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6)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7)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1)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2)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3)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4)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5)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6)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7)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3(8)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4(1)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4(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