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尋求圓融周至的生活原則:傅佩榮《四書》心得 》
真正的好學
傅佩榮 Fu Peirong
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雍也》
我們常以"好學不倦"形容一個喜歡讀書並且樂此不疲的人。這樣的人固然值得稱贊,但是他的表現也許是出自天性,譬如,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傾嚮於獲取廣博的知識;或者是為了某些利己的目的,譬如以讀書考試來博得功名富貴,改善生活條件。
在孔子看來,好學並非如此。據傳孔子一生授徒約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列名四科者十人。但是當魯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的回答居然是:衹有一個弟子可以稱得上"好學"。這個弟子就是顔回。由當時顔回已死的事實看來,孔子是在七十歲左右纔說這句話,可見這是他一生教學總檢討之後的結果。
為什麽"好學"如此睏難?因為它不衹是讀書或博聞強記,還必須顧及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並且後者纔是好學的真正判準。孔子提出兩點來說明何以顔回可以合乎"好學"的評語。
第一是"不遷怒"。自己生氣時,不把怒氣發泄到別人身上。人的情緒總是有連續性的,不像電鈕一樣可以開關,因此,"遷怒"就成為屢見不鮮的事了。夫妻吵架,可以遷怒子女;受了上司的氣,可以遷怒部屬;甚至沒來由的心情不好,也可以遷怒朋友;老師有時也遷怒學生呢!大傢見怪不怪,以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仔細想想,人間一切的不平與怨恨,難道不是都源生於各種或大或小的遷怒嗎?
第二是"不貳過"。意思很簡單:從不再犯同樣的過失。真要做到卻極其睏難。為什麽?因為人的過失往往隨着性格而來,何種性格的人傾嚮於犯下何種過失,幾乎都有一定的軌跡。因此,若想做到"不貳過",首先就須針對自己的性格下工夫,不斷推陳出新,讓人颳目相看。這是通過學習理智啓明之後,表現出人性的高度潛能,肯定了人人皆可成就完美的人格,這纔是真正的好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
|
|
序 | 立志學習 | 學習的樂趣 | 專心是學習要領 | 學習的環境 | 知識與真誠 | 溫故知新 | 真正的好學 | 束修不是學費 | 教育的方法 | 開花結果 | 大學之道 | 易子而教 | 文質彬彬 | 內在的趨力 | 良知良能 | 去除茅塞 | 登高望遠 | 以仁存心 | 誠意與慎獨 | 正心的方法 | 修身的原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