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校花们   》 第8节:迎新文艺晚会      Zhu Guxiong

  这顿酒没白喝,胡凸觉得自己的思路还真得了些启发--虽然没在校园里遇见贺兰,可相识的那晚不是已经打听到她的宿舍楼和寝室号了吗?路上碰不到,还可以随时去找她嘛!胡凸决计不能再犹豫而应该采取直接的行动了。
  这周的周末,胡凸果然去找他心仪的好姑娘了。还好,一找就找到了,她哪也没去,在水房里洗衣服呢,一传呼,她宿舍里的同学就去水房把她给叫回了宿舍。胡凸忐忑不安地等了一小会,就见她从楼门里款款地飘了出来。天气又转凉了一些,贺兰已经加了一件外套,那是一件颜色淡雅、款式新颖、制作精工的时装,整体上透着些男装的潇洒,每个细部又洋溢着女性的阴柔与别致,非常的爽心悦目。贺兰依然没有化妆,素面玉颈,青春逼人,站在谁眼前谁都保不齐会有自惭形秽之感。但贺兰温婉的性情和她不张扬的风格却能极有效地减少对方的自卑,乃至使人知道可以平视而无须仰视,可以交流而无须膜拜。此刻,胡凸就站在离她不足两尺远的地方领受她的泽被,她的辉映,享受着那异样的温馨,胡凸简直忘了自己该和她说些什么。胡凸其实是有些紧张的,他和她寒暄了几句,又聊了一阵闲天,这才壮着胆子向她发出今晚一块去跳舞的约请。说实话,胡凸这回是破了自己的一个纪录,因为以前有菲儿的缘故,胡凸在大学阶段还从来没有因为钟情于某个女生而正儿八经上女生楼来找过谁呢,除非因公而来。
  遗憾的是贺兰没有应承,她说她在洗衣服,洗完了还要写作业、背单词呢,功课比较紧,贺兰告诉胡凸说:"其实我很少去舞厅,我并不喜欢跳舞,上次我们认识的那回,其实是我入学以来唯一去的一次,还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的。我倒是更喜欢安安静静地呆在宿舍或图书馆里看书,功课一点也不轻松,还有很多想读的书抽不出时间来看呢!"
  胡凸不知道接下去还应该怎么说,他的紧张虽然并不严重,但却使他产生了一种局促感,胡凸终于没有进一步争取了,他有点心慌意乱地说:"那好,今天就不打扰你了,下回我再来找你吧?"
  贺兰似乎也有些局促,她竟然没有挽留他,只是说:"那我们就下回再商量吧。"
  临别前两个人又聊了聊,然后胡凸就带着点出师未捷的莫名的失意之情告辞而去。
  舞没跳成,不过胡凸倒是放心了,也许因为贺兰是艺术类特长生,文化课的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一点,所以不得不在学习上多下点工夫--既然她爱学习,不贪玩,那就把进攻的节奏放慢一些好了。
  5.
  "神州大学首届校园文化节"前后历时一个月,自10月下旬一直延续到了11月下旬,声势浩大,规模空前,谁都感觉得出来,主办方校学生会可谓是全力以赴地在忙这个事。胡凸虽是以学业为重的局外人一个,但每天至少也得在校园里过往那么两趟,这就足以使他感受到这个文化节在校园里营造出来的热烈气氛了。事实上,校园里每周都有作为"文化节"组成部分的好多个活动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是某个讲座登场了,就是一场经典影片亮相了,不是某场辩论赛在阶梯教室打响了,就是某场足球赛在体育场上开战了;而且那些比赛还没完没了,又是初赛,又是复赛,还有精彩的半决赛、决赛什么的。整整一个月,全方位的文化大潮汹涌不息地席卷、冲刷着我国著名的神州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文化的强音,一万多莘莘学子无一漏网地领经受着大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即使是那些在为考托、考G、考研等诸多重要考试而不舍昼夜、奋战不息的有志青年,即使他们极力置身事外,每天过的都是最为简明的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三点三线的苦行僧般的生活,终也不免会被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海报踢踏上几回,终也不免会被被校广播电台的"文化节每日专题报道"的声波轰炸过几个片段。
  心思正当活泛、心境正当惶惑的胡凸自然是首批被所谓的"文化节"装进去的一个。除了上课读书之外,胡凸参加的活动还老不少就是。客观地说,胡凸的表现之所以这样积极,一是因为贺兰很忙,找了两回都没找着,胡凸不免有些寂寞,二是因为胡凸真心诚意地想借所谓"大文化"的巨大能量对自己施以某种程度的"改造"和"重塑"--他希望自己能够真正走出失恋的狭促,走向开阔而丰富的新天地。
  胡凸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那个文化节的开幕式暨迎新文艺晚会。
  历史系的票是陈苗苗从校学生会顺带着捎回来的,系学生会十五名干部依以往的惯例每人先领到了一张,剩下的票则经各个班的班长之手分发给了各班的同学。因为每个班都有近50人之众,所以最终拿到票的,自然只能有一小部分人,可有什么办法呢,晚会的票实在很有限啊。胡凸是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自然有票,干部就是干部,虽然要为自己负责的工作付出不少时间和精力,可也有好处就是了,这优先领票看晚会不就是干部们的一种待遇么?票拿在手里,胡凸这才感觉到上学期参加竞选的选择还是比较英明的。
  在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的那天晚上,胡凸乃和同宿舍里有票的几个人一同赶到了学校的大礼堂。
  显然,所有的票都是成片地按系发下来的,历史系的人就全坐在一块嘛。胡凸左边是张有志,右边是刘沛阳,张有志左边是赵望东,刘沛阳右边是他的女朋友魏秀春……从大家欣然的神色和高昂的情绪不难看出,所有的人对这个首届校园文化节开幕式暨迎新文艺晚会都充满了期待--今晚的晚会是由某国家级专业演出团体奉献的一场高水平歌舞晚会呢!在大幕拉开晚会开始前的等待里,胡凸和大部分人一样,一会和坐在左边的说说话,一会又和坐在右边的闲扯几句,张有志也是,一会和右边的胡凸议论几句,一会和左边的赵望东说笑几句,刘沛阳也是,一会和左边的胡凸神侃几句,一会和右边的魏秀春低语几句……事实上,在"校园文化节"开幕式这台大戏隆重登场之前,台下广阔的嗡嗡嘤嘤之声简直如同春雨之后万物拔节生长的动静一般,很蓬勃,很健旺,一点也没有满耳噪音的感觉。喧腾热闹的现场以及唾沫横飞的快感使大家都处在一种莫名的兴奋当中,胡凸也没有例外地觉得颇有些振奋,这种振奋甚至使他暂时忘记了时刻飘扬在心头的贺兰。
  如果有谁能仔细听一听,就不难知道,此时此刻,台下至少有一半人所谈论的还是关于这个"校园文化节"的话题。关于文化节的事,其实最近这几天大家在宿舍里已经聊得很多了,包括胡凸所在的22号楼222室,也是关于这个话题的无数探讨空间中的一个--文化节虽是由校学生会主办,但首倡者却是校学生会的文化部,并且文化部出力最多,在实际上承办了此次文化节的大部分项目,包括开幕式、闭幕式、电影周,以及两个系列讲座中的一个系列,至于辩论赛、足球赛、征文赛之类,就分别给了学习部、体育部、实践部之类。特别是最关键的经费问题,据说也是文化部的人解决的,要知道,办这个文化节花钱可不会少,如果不筹足经费,则流产也不是没有可能,至少也会大打折扣。但文化部的干将们成功地说动了北京的某家比较有实力的文化传播公司,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提供了一笔多达N万元的足以把整个文化节的一切活动都举办得像模像样的赞助款。以上这些大体的情况,即便有些人还不了解,相信经过现场这么一交流,落下的"课"就应该给补上了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大众文艺出版社
第1节:芙蓉如面柳如眉第2节:天涯沦落人第3节:大一新生第4节:第三支舞曲
第5节:革命行动第6节:搞体育出身第7节:心理优越感第8节:迎新文艺晚会
第9节:一路官运亨通第10节:发生正面冲突第11节:羞恶之心第12节:兼顾爱情
第13节:竞选学生会干部第14节:明智之举第15节:校园文化节第16节:名花有主
第17节:准备战斗吧第18节:联络联络感情第19节:初次相遇相识第20节:做贼心虚
第21节:宇宙流第22节:爱情不在友情在第23节:实质性收获第24节:一线生机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