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思考 》 中华寓言哲理书 》
第8节:不食嗟来之食
高路 Gao Lu
爰旌目惊讶地"咦"了一声,说:"你不是强盗吗?干吗把粥灌到我嘴里?我是遵守道义的人,决不吃你的食物!"
说完,他双手抓住地,拼命想吐出咽到肚里的饭,没有吐出来,干呕了一阵就趴在地上死了。
寓言2·不食嗟来之食
有一年,齐国发生大灾。一个叫黔敖的人准备了一些食物放在路旁,发放给路过的饥民。
一个饿极了的人出现了,他用衣袖遮住半张脸,趿拉着鞋,两眼昏暗无光,摇摇晃晃地走过来。
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提着壶,大声吆喝道:"哎!过来吃!"
那人抬起眼睛看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着施舍的饭,才饿成这个样子。"说完,摆摆手去了。这个人终于不肯吃嗟来之食而被饿死了。
品评·这两则寓言中的主人公都是饥饿到了极点的人,又都对救助他们的人说"不",最后以死而告终。
这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吗?就看怎么说。
在他们那里,实际上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是文化学意义上的,前者是活着,后者是尊严,也就是怎么活。这两个人更看重的是后者,尊严地活着。爰旌目是一个刚正廉直的人,因为喝下的粥来路可疑,那多半是用抢来的米煮成的,尽管是在昏迷中喝下去的,他仍然把这看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莫大侮辱,以至于要把粥再吐出来。那位齐人更干脆,别人用语不恭敬,他都忍受不了,尽管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仍然牢记着自己是人,绝对不吃那种像吆喝牲口吃食一样发放的饭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前言(1) | 第2节:前言(2) | 第3节:丽水采金人 | 第4节:死囚临刑前 | 第5节:小猪和母猪 | 第6节:孟贲的选择 | 第7节:不食盗食 | 第8节:不食嗟来之食 | 第9节:美在心灵 | 第10节:心的健全 | 第11节:郑人买履 蚂蚁观鰲 | 第12节:大葫芦 | 第13节:支离疏 | 第14节:阳都之熊 | 第15节:画蛇添足 秦失吊唁 | 第16节:庄子悼妻 | 第17节:家龙和野龙 | 第18节:得过且过 | 第19节:大鹏与斥 | 第20节:介子推 | 第21节:蛙和鳖 | 第22节:任公子钓鱼 | 第23节:猫头鹰的死老鼠 | 第24节:吃和睡 逐日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