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愛上做菜:朱孝天的美味新關係 》
大海中的自然品味
朱孝天 Ken
取之於斯,用之於斯。
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它不但孕育萬物,讓大地生生不息,當真的有機會置身於其中時,你也會感受到一種相當深刻的歸屬感,彷佛回到生命的泉源。
我大概在兩三年前開始潛水,當初是因為有朋友認識在臺灣南部當潛水教練的人,所以我們就一起跟着這位教練學。開始學潛水的第一天,教練先帶我們到海邊浮潛,看看每個人的狀況。接着,到了下午,他就拿着氣瓶告訴我們着裝的方法與一些基本技巧,開始讓我們實際去潛水。等到了晚上,他又再跟我們補充了一些技術上的實用知識,過程非常簡單快速,但也非常實際。一般比較正統的教學方法會先讓學生上課,接着到遊泳池去實習,然後再到海裏去潛水。然而這個教練的順序完全是倒過來的,或許不是很合邏輯,但因為我的教練重視的是觀念和實際上的技巧,衹要他覺得你這個部分OK就會發執照給你。所以,在去了第二次之後,我就拿到執照了。
第一次潛水的時候,因為海裏面的水很稠,感覺好象是在一個大果凍裏面遊泳,你可以看到海裏面有很多白白的小氣泡,非常有趣,好象到了另一個與人類無關的世界。而且,你也會感受到魚的靈性,在海裏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和那些魚一樣,都衹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我們的地位沒有誰高誰低,大傢都是平等的。這樣的體驗其實是比較符合我原本的生活態度,我一嚮追求的就是一種很實在的感覺,很多物質上的享受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麽需要。雖然我目前還沒有辦法真正潛到很深的地方,但那種和自然合為一體的感覺卻非常強烈。
當然或許也是因為潛水算是我生活中少數可以不被打擾的一件事,所以在海裏的時候,我覺得特別的自在、舒服,也可以得到真正的精神解放。
因為潛水相當耗費體力,所以在潛水完後,我和幾個朋友們也會就在海邊打魚來吃。在下標打魚時一定要瞄準魚的神經綫,一槍就把魚打死,不然衹會造成魚的痛苦,而且當魚在掙紮時,它也會拖走射標的人,在那個時候人也是相當危險,因此下標時通常是要有某種覺悟的。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技術還沒有到那個程度,沒辦法真的下手去射標,所以多半都衹是居中幫忙。除了魚類之外,我們也吃海膽、烏賊和竜蝦,很神奇的是,當我們吃過這些漁獲之後,體力也就很快的恢復了。在那個時候,我突然領悟到,這樣「取之於斯,用之於斯」的作法,似乎也就是讓大自然世代永續的道理。
雖然我們平常吃的許多食材都說是來自大自然,但我卻是在學會潛水後,纔真正體認到自己真的是屬於大自然的一份子。它取代了味覺上的品嚐,透過潛水,我用視覺與觸覺和自然界做了精神上最至高無上的溝通和交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
|
|
朱孝天自序 | 多采多姿的單身生活(1) | 多采多姿的單身生活(2) | 用一桌好菜來交朋友 | 自在的生活,隨性的美味 | 心靈的食糧 | 旅程中的食物 | 大海中的自然品味 | 留在舌尖與心頭的紀念(1) | 留在舌尖與心頭的紀念(2) | 強調原味最鮮的日本菜 | 五花八門的新加坡食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