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聯想少帥楊元慶 》
第8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2)
李明軍 Li Mingjun
這自信來自一年來的銷售業績,來自代理銷售網絡的成功建設,也來自對聯想電腦的質量保證。根據柳傳志的隨機抽查提議,聯想公司嚮國傢技術監督局提出了質量檢查申請。國傢技術監督局的檢查人員堅持突擊抽樣的規則,在20天的時間裏,在北京市場隨機抽取了三組九臺電腦按8類26項指標進行了檢測。在隨後的一個月裏,檢查人員又從聯想生産基地的庫房裏取走了43臺電腦,對其中的三臺進行了常規檢測,對剩下的40臺進行可靠性試驗,這個試驗持續了九天九夜。檢查的最後結論是,聯想電腦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優秀標準。聯想主動申請檢測的前提條件是以國傢技術監督局的名義公佈檢測結果,之所以敢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楊元慶對聯想電腦質量有足夠的信心,讓國傢技術監督局檢測實際上是一次間接的廣告宣傳。
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1995年7月20日的市場報告顯示,在個人電腦銷售領域,前10名裏的國産品牌衹有聯想一傢,而聯想排名第五,市場占有率為6.6%,這是楊元慶和他的團隊努力的結果,是他的代理銷售的第一批碩果。在一年前,聯想所占有的市場份額衹有4%。排在聯想之前的是康柏、AST、IBM和惠普。康柏在中國的個人電腦市場占有絶對的優勢,而IBM以著名的廣告詞"四海一傢的解决之道"引起了成千上萬個中國人的註意。也就在這一年,市場上出現了"北大方正"、"西安海星"等新的國産品牌電腦。
經過大浪淘沙,中關村的電腦公司有很多關閉了或改産了,聯想的競爭對手似乎越來越少了。但是雖然聯想在一年內生産了105780臺電腦,首次超過了長城電腦,雖然市場銷售提高了2個百分點,但利潤並沒有成倍增長。電腦降價風潮預示着電腦暴利時代的終結,也預示着電腦市場更猛烈的戰鬥的來臨。在外國品牌的重重包圍下,在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價格戰中,聯想能衝出去嗎?在1995年的聖誕夜,柳傳志在聯想的聖誕晚會上一邊嚮香港聽衆講述聯想的發展戰略,一邊在思考着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過去的一年香港聯想已經虧損了1.9億港元。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北京的楊元慶摩拳擦掌,已經作好了迎接暴風雨的準備。
聯想問天,初現猙獰
1997年的最後一天,楊元慶在上海接受了《中國計算機用戶》的記者的采訪。楊元慶總結了1997年,並對1998年作了展望。楊元慶同時開始思考聯想電腦的發展之路。他認為聯想已經越過了低技術、低附加值的組裝階段,已經開始走上研發之路,這也是創品牌之所需。比如剛進入市場的天琴電腦就凝聚了國傢專利局批準的14項聯想獨有專利技術,可以說是傢用電腦嚮智能化、傢電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的里程碑産品。楊元慶開始思考國際合作問題,他認為3月份聯想與微軟簽署的預裝WINDOW95協議,9月份與日立建立戰略合作聯盟,12月與Motorola和北京無綫局聯合推出無綫辦公係統解决方案,都是國際合作的成功案例。
楊元慶認為聯想電腦的市場運作已經走嚮成熟,電腦快車活動、電腦樂園活動、"鵬程萬裏,聯想97"産品發佈會,還有成功的促銷方案、新穎的廣告創意,如此等等,都意味着聯想電腦的市場運作也已與國際接軌。特別是以"五心服務"(買得放心、用得開心、咨詢後舒心、服務到傢省心、聯想和用戶心連心)為核心的服務體係的建立,使聯想品牌深入人心。楊元慶認為,聯想電腦一年來的成功也應歸功於"小步快跑"的運籌模式,安全庫存、訂單生産與最短銷售通路結合,縮短了産品在流通環節停留的時間,大量節約了成本。楊元慶提出了1998年的工作目標,商用電腦力爭占到市場份額的15%,傢用電腦占有品牌機市場的50%,筆記本電腦銷售2萬臺,進入中國市場前三名,服務器進入中國市場前四名。有記者評論說:"在過去幾年中。1996年是以聯想為代表的國有品牌勵精圖治、嚮國人展示風采的一年;1997年則是積蓄力量、穩步擴大優勢的一年;在剛剛到來的1998年,我們相信,這將是中國電腦企業竜騰虎躍、大展宏圖的一年。中國的電腦企業將成為國際市場上一道絢麗的風景,中國PC市場的'霸主'正在崛起,相信聯想不會辜負國人期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現代出版社 |
|
|
第1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1) | 第2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2) | 第3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3) | 第4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4) | 第5節:第一章 臨危受命(1) | 第6節:第一章 臨危受命(2) | 第7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1) | 第8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2) | 第9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3) | 第10節:第三章 掌舵聯想(1) | 第11節:第三章 掌舵聯想(2) | 第12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1) | 第13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2) | 第14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3) | 第15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4) | 第16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5) | 第17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6) | 第18節:第五章 犯能被柳傳志容忍的錯誤(1) | 第19節:第五章 犯能被柳傳志容忍的錯誤(2) | 第20節:第六章 磨合中的領導藝術(1) | 第21節:第六章 磨合中的領導藝術(2) | 第22節:第六章 磨合中的領導藝術(3) | 第23節:第七章 新一代聯想人的"巔峰創業"(1) | 第24節:第七章 新一代聯想人的"巔峰創業"(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