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春秋列國志傳   》 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餘邵魚 Yu Shaoyu

  卻說洛陽城,乃徐方、徐蓋兄弟為守。蓋有二子,長曰升,次日變,俱有智勇。兄弟正在堂議戰守之策,忽衛卒報曰:“西兵五十萬,戰將數千員,今出潼關,梟高明兄弟,過澠池,殺秦敬,大軍已至洛陽城下!”徐方聽罷大駭曰:“誰人前去敵住西兵?”其弟徐蓋請兵願往。徐方與軍五千,令左右從其出城。太公聞洛陽城中,徐傢父子兵強,不可輕敵。乃傳令命祁宏以下六隊之兵,各執青黃赤白黑五色之旗,各被五色之衣,擺下一陣,名曰六甲神陣。命南宮適引戰。徐蓋將陣勢擺開,倚父子之兵,並不打話,手持長槍,直望南宮適殺來。適即詐敗,走歸本陣。徐蓋追入陣內,太公用旗一麾,六隊精兵渾作一圍,將徐蓋睏在垓心。徐奕、徐升正欲望陣殺出,以救其父,卻被殷郊截其來路,二子忙歸入城。告伯父發救兵,徐方不許。
  徐升兄弟,怒氣衝冠曰:“我父為朝廷受苦,既不念兄弟之情,亦念朝廷之難,何故不發救兵,以救我父?”升、變遂密來見太公,獻了洛陽城。
  太公擁武王車駕入城,斬了徐方,釋卻徐蓋父子,鹹封官職。大兵遂進汜水關,令人報與關主尤項得知,尤項衹欲堅守不出,是夜入朝歌求救。忽階下一人,身長九尺,腹闊十圍,怒目填胸,而進曰:“大丈夫當為國傢出力,奈何效兒女之態?”衆人視之,乃東海人氏,姓鄔名文畫,能陸地行舟,勇名蓋世。尤項曰:“吾聞西兵有姜子牙獻謀,殷郊效力,自出岐州,一路破竹而下。今以區區小關之衆,欲抗五十萬雄兵,何啻以孤羊投群虎哉!”文畫曰:“關主何壯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文畫視姜尚、殷郊不過庸常之輩,文畫願自出建功!”說罷,乃單馬殺下關來。尤項衹得隨後相助。
  先鋒南宮適揚眉怒氣欲攻關城。衹聽一聲鼓響,擡頭一看,鄔文畫已從關上殺來。其人雄威壯大,手使丈八蛇矛,身坐千裏追風馬,相貌甚是可畏。南宮適自思:“出岐州以來,一路如風偃草,並無敵手,今日此漢,誠是勁敵。”抖起精神,嚮前問曰:“來者何人?”文畫曰:“豈不聞吾陸地行舟鄔文畫耶?”南官適更不打話,輪起神斧,直取文畫,文畫即將蛇矛刺來,兩馬相交,鬥上六十餘合,南宮適神威少壯,西兵陣上突出辛甲。兵威如箭,鄔文畫真蓋世之英雄,又與辛甲鬥上數十合,並無懼色。辛甲心下思量:“此人槍法精妙,不能抵敵,當以鐵箭除之。”遂佯為敗走,文畫勒馬後追,辛甲按住鋼刀,輓滿月弓,一聲弦響,一箭正中文畫心胸。文畫眼力高強,翻身一閃,接住鐵箭,辛甲連發二十四弦,都被文畫左閃右避,盡行收去。文畫自思:“平生未遇此敵手!”乃佯為敗歸,辛甲拍馬追之。文畫按住蛇矛,從掩心甲內取出流星銅錘,認定額門,回頭一打,卻被辛甲用刀一隔,擲落空塵,文畫速放五錘,如星趕月,辛甲刀刀閃退,似海拋球。二人再欲合馬廝戰,紅日沉西,兩下鳴金收兵,各歸本寨。
  南宮適與辛甲來見太公,備述交鋒之事。太公曰:“此人可以計破,不可與之抗力。”令退歇息,再作區處。次日,太公升帳,聚集諸將,各吩咐畢。令辛甲為引戰,諸將各受命而行。太公與武王在雞鳴山頂,以觀廝殺。次早,辛甲領五千兵,離汜水關,於南雞鳴山下,擺開陣勢,令士卒大駡。鄔文畫果引精兵前來,謂辛甲曰:“昨日不因日色西沉,難饒汝命,今日又敢出馬?”辛甲曰:“不必多言,今日與你决定雌雄!”
  二人拍馬相殺,自辰至未,不分勝負,諸般兵器比試,將及申未。辛甲佯馬望荊索𠔌而走,文畫以其力弱,不能支持,拍馬後追。辛甲且戰且走,引至𠔌內時,紅日沉西,東山月上。文畫追之不及,正欲勒馬收軍,太公從雞鳴山上將旗搖動,𠔌口將士,盡用木頭大石,塞斷歸路,紅光一起,四圍山上,火起連天。文畫進退無路,本部五千兵卒,盡燒死於荊索𠔌口。此是太公先排下火煉洪爐,以待文畫也。後人有詩為證:陸地行舟倚勢強,橫行西陣莫能當。
  子牙一試洪爐火,蓋世英雄爛額亡。
  西兵回攻洛陽,尤項聞文畫敗死,開城出降。武王駕入洛陽,犒勞諸將,出榜安民,大兵遂渡孟津河。
  先鋒創建大舟,接武王之駕。王駕行至中流,忽有白魚,身長八尺,躍入武王舟中。子牙曰:“此吉兆也!”即令取之。
  駕登東岸,屯營下寨。是夜又有火光一派,自上而下流行,而伏於武王之屋,頃刻又化為鳥,其聲揚,其色赤,各寨俱各看見。次日,子牙嚮武王道賀!武王問:“主何吉兇?”子牙曰:“白者商傢正色,舟者國傢,白魚入於王舟,此天命歸周之兆。火赤色,乃周傢正色。火鳥伏於王屋,亦周室當興之兆。是以進賀!”武王大悅!
  諸侯聞西伯伐商,皆不期而會於孟津。武王停駕俟候,不數日陸續而至者八百餘國。皆獻玉帛,而告武王曰:“商德滋昏,侯伯合宜徵之,以救下民!”於是,武王將諸侯之兵,分作八隊,前後相顧,緩緩而行。子牙之車將行,忽起狂風,飛砂走石,拔木揚塵,將子牙之蓋傘吹折其柄。衆皆驚懼,武王望見,急令前鋒旋師。諸侯請曰:“侯伯自出歧州,一路無敵,焉可因一陣之風,棄商不伐?”武王曰:“汝等未知天命。”
  即日班師,退修德政。諸候各歸本國,不在話下。
  且說紂王,內嬖妲己,外嬖費仲、蜚廉,宴遊不息,群臣緘口不諫。武王出兵,一路告急表章,連次不息,費仲截下,不以奏聞。及兵至盂津,費仲驚懼,始奏紂王。紂王遂召蜚廉、費仲、雷開督兵五十萬,生擒姬發。邊臣奏知:“西師已退五日矣!”紂令三將,直逼入岐,斬滅西鎮,然後班師。群臣皆曰:“大王不務令德,偏信讒佞,煩刑重斂,苦虐生民。姬發承祖父遺業,布德施仁,天下三分,生民西歸其二。此來正欲救民撥亂,所以大兵一出,四方順應,大王正宜省修政刑,除去讒佞,焉用興兵,以攻岐周?”紂王默思半晌,令費仲領兵五千,出守潼關。又令雷開,沿路增修營堡,以守澠池。二將領兵出朝,遂與妲己宴於摘星樓下。
  妲己見紂顔有不悅之色,復令宮女,脫衣戲於酒池,百般逞戲,紂亦不悅。妲己曰:“大王欲觀孕婦乎?”紂但低頭不語。妲己又曰:“大王莫非欲觀斬脛乎?”紂亦低頭不言。妲己曰:“大王有何不樂,小妾願聞?”紂曰:“西伯侯姬發,興兵五十萬,日出潼關,殷郊、姜文煥,盡皆拜降,海內百姓,三分有二,所以使朕深憂不樂也。”姐己曰:“何不出兵發敵?”紂曰:“姬發之兵已退,但百姓逃亡者,至今不息。”妲己曰:“百姓叛大王而西投者,皆由刑薄故也!大王宜遣衆使,查訪各處百姓,西投者夷其宗族,則民懼而不逃矣!”紂然之。
  遂遣蜚廉、惡來等巡行四方,查考逃民。比幹、膠鬲皆曰:“不可!”紂王叱退二臣,遂與妲已並車遊玩。
  箕子嘆曰:“社稷傾如朝露,尚且遊宴不止。”即具表告退,至離宮時,蜚廉解到逃民大小共計二百七十餘口。紂問妲己,要加何罪?妲己曰:“男子投下蠆盆,女子丟下酒池!”
  紂依令施行,男子女人號哭,聲振天地。箕子止住監押,遂為上表奏曰:臣聞禹王有訓曰:“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於此,未或不亡。”今大王內寵妲己,荒於色也。
  外獵不息,荒於禽也。長夜宴飲,荒於酒也。淫聲邪樂,鼎沸靡靡,荒於音也。高建樓臺,竭民財力,峻宇雕墻也。大禹王以六事訓乎子孫,言有一於此,未或不亡,況大王兼犯六者,而又剖孕斬脛,炮烙焦民者乎?夫民猶赤子也,懸愛保惜,尚恐不悅,焉有慘酷鍛煉,而能得赤子之歡心乎?今西伯行仁,大王行暴,百姓棄暴投仁,必然之理。大王正宜率德改行,遷善去非,然後可振朝綱,可復亡民,焉可又將數百民戶,投於極刑乎?此臣痛為社稷驚危,故獻此言,望乞納臣之語,準臣之章,實為社稷萬幸。
  紂王覽罷諫章,本欲加刑,念是伯父,喝令囚箕子於南牢,戒再諫者斬!群臣諫曰:“箕子乃皇伯,至親有罪,不宜囚辱。
  ”紂放箕子。箕子出離宮,即佯臥於地,披頭散發,自吠自悲。
  妲己曰:“箕子妄毀大王,何不斬之以示衆!”紂令費仲捉箕子,而箕子蓬頭跣足,嘔血不止。費仲捉見紂王,紂見箕子或啼或笑,語話顛狂。紂曰:“此廢棄之人,殺之何益?”遂放之。箕子即佯狂為奴,隱而不出。
  王子比幹嘆曰:“君王有過,為人臣者,不盡死而諫,是廢倫也!”遂直具紂王殺皇后,謫太子,嬖妲己,陷百姓數十件以進。紂王大怒,喝令斬之。妲己曰:“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試剖比幹以視其心何如?”紂然之,即殺比幹,剖視其心。
  百姓聞之,無不哀痛。微子嘆曰:“父子有骨肉之親,君臣有合義之宜,故父有過,子三諫不聽,則號泣隨之。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其義可去。今商王殺親戮戚,拒諫飾非,吾不早去,則成湯之祀絶矣!”遂密投宗廟中,抱祭器,出奔外國。
  後孔子嘆曰:“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殷有三仁焉。”朱子曰:“三子之行不同,而同出於至誠惻怛之意,故不拂乎愛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故同謂之仁。”
  潛淵讀史至此,有哀三仁詩曰:
  為何披腹懇忠誠,忍覆商綱及陷民。
  披發佯狂歸遁後,生生充滿一腔仁。
  又哀箕子佯狂詩曰:
  逆耳忠言非不知,人臣冒陷職當為。
  剖心去後魂何在?衹有清名耿落暉。
  又哀比幹剖心詩曰:
  人臣以義事君王,義不合兮止自傷。
  抱器他時存祀典,以仁濟義兩生光。
  唐賢李翰先生有太師比幹贊曰:
  全驅非仁,蹈難非知。
  死於其死,然後為義。
  忠無二體,烈有餘氣。
  正直聰明,至今猶示。
  咨爾來代,為臣不易。
  又唐賢賈先生,有微子啓之贊曰:
  天革元命,皇符在木。
  吾天降災,上慘下黯。
  人怨神怒,川崩鬼哭。
  赫赫周邦,如臨深𠔌。
  賢矣微子,逢時顛沛。
  居下念存,處否求泰。
  諫以明節,仁以遠害。
  作誥父師,全身而退。
  竜戰於野,鳥焚其巢。
  桓桓周王,奄有商郊。
  面縛就執,牽羊接庖。
  祀商修器,啓宋分茅。
  嗟爾宋人,來蘇是仰。
  穆如雨潤,靄若春養。
  以戴以翼,是宗是長。
  茫茫舊封,千載餘響。
  我來祠廟,永挹遺芳。
  荒階蔓草,古木垂雲。
  惆悵象賢,徘徊日照。
  鎸石紀德,川流斯文。
  當時商王無道,每賴三子諫諍,所為頗有忌憚。及三子或逃或死,紂益為暴,無所不至。群臣上表辭官甚衆,朝中獨有費仲、蜚廉專權,日以諂佞為事,而紂王終是迷於酒色,不理國政,萬姓怨望。
  忽一日,紂王升殿,問群臣曰:“纍有西兵犯界,邊關告急,此事若何?”費仲出班奏曰:“前者姬發逆天行師,不能成事,班師而還。臣料子牙,善於調理,必有東伐之謀。望大王速遣良將,把守潼關,其兵若欲再來,終為國傢之患!”紂王笑曰:“貨卜村夫,雖有百萬之師,何能成其大事!”言猶未了,哨馬前報:“西伯侯大軍自出岐州,如水衝砂,似風送箭,一路關隘盡被打破,斬軍縛將,不計其數。今大軍渡孟津河矣!”紂王聞之,始有懼色。於是,聚集文武,商議破敵之事。費仲奏曰:“我主勿憂,臣舉五將率軍前去,則可退矣!”
  紂王問:“五將是何人?”仲奏曰:“殿前左衛竜驤將軍鐘仕纔,左衛竜驤將軍史元格,中軍都督姚文亮,中軍指揮使劉公遠,殿前中衛都指揮使趙公明。請主點兵二十萬,與此五將前去,管叫西兵盡掃除之。”於是,紂王使此五臣,各賜金花玉酒,令趙公明等為都督,親率大軍二十萬,前抵孟津。欲知孟津之戰,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蘇妲己驛堂被魅 雲中子進斬妖劍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第三回 紂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脫囚歸歧周第四回 西伯建臺鑿池沼 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災 西伯侯初聘姜尚第六回 西伯再訪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七回 周武王議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九回 太公遺計收五將 紂王拜將徵西歧第十回 太公興周滅商紂 武王分土封諸侯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誅管蔡 成王感變啓金滕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於郟鄏 召公奭宣佈王化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膠舟溺昭王第十四回 穆王西遊昆侖山 楚人大戰麒麟𠔌
第十五回 周穆王趙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國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馬受封 十丈臺李巫監謗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徵儼狁 薑皇后脫簪諫王第十八回 盧妃懷孕十八年 幽王舉火戲諸侯
第十九回 鄭桓公驪山救駕 周平王棄鎬東遷第二十回 穎考叔捨羹悟主 州籲恃寵弒桓公
第二十一回 衛石碏仗義殺子 陳穆公以婚救衛第二十二回 鄭莊公祖宮演武 周鄭於繻葛大戰
第二十三回 鄭太子救齊辭偶 鄭祭仲殺婿逐君第二十四回 魯桓公入齊遭弒 齊襄公出狩遇怪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