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緣分的天空--徐志摩與陸小曼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5)
韓石山 Han Danshan
蕭伯納雖是攻擊舊道德,自己卻好似一個清教徒,循規蹈矩,截至此時,連英倫海峽都沒有邁了一步。威爾斯卻是吃煙喝酒,鬥牌打球,無一不來。 志摩又隨威爾斯去華維剋花園散步。談的話題是近代小說。威爾斯要志摩把中國近代的作品譯出來出小說集,他要辦一個書局,將來可以由他出版。 他們談得非常高興。 正走的時候,忽然有一個籬笆擋住。威爾斯說:“我們跳過去吧!” “好!” 志摩跳過去了,威爾斯卻跌了一跤,弄得衣服都撕破了。後來他們又打球。晚飯後喝威士忌酒,談到十一點方纔就寢。一到倫敦就結識威爾斯這樣的大名人,對志摩以後改習文學頗有影響,至少也是諸多因素中的一個。而威爾斯的平易近人,肯與一個當時尚默默無聞的中國青年學生來往,對志摩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榮耀和鼓舞。 魏雷是威爾斯的好友,專門研究中國文學,是威爾斯介紹他與志摩相識的。魏雷嚮志摩請教過不少唐詩的疑難問題。1940年魏雷寫過一篇文章,對志摩的評價很高———以往多年來,中國學生一直在英國接受工業教育。 在劍橋大學那一班,大部分來自新加坡;他們當中許多人不能說中文,寫就更不用談了。大戰過後,有一位在中國已略有名氣的詩人到了劍橋。他似乎是一下子就從中國士子儒雅生活的主流跳進了歐洲的詩人、藝術傢和思想傢的行列。這個人就是徐志摩。 不是空泛的評價,魏雷對志摩有相當深切的瞭解。同文中說,志摩把自己當做中國的拜倫,就天性而論,他並不適合扮演這個角色,他的瘦長臉孔沒有一點兒拜倫氣,而他那倔強的下巴,在五宮中似乎是更明顯地表露出他生活的决心———他要我行我素。他也沒有絲毫沾染拜倫式的憤世嫉俗。 又通過魏雷結識了卞因。魏雷在大英博物館任職,卞因是他的上司。不過志摩同卞因來往不多,和魏雷卻時相過從,回國後還保持通信。或許正是因為與這些文化名人的交往,1920年11月26日,來到倫敦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給父母的信中興奮地說———更有一事為大人所樂聞者,即兒自到倫敦以來,頓覺性靈益發開展,求學興味益深,庶幾有成,其在此乎?兒尤喜與英國名士交接,得益倍蓰,真所謂學不完的聰明。兒過一年始覺一年之過法不妥,以前初到美國,回首從前教育如腐朽,到紐約後,回首第一年如虛度,今復悔去年之未算用,大概下半年又是一種進步之表現,要可喜也。 在倫敦,徐志摩陷入與林徽因的戀愛中。 林徽因原名徽音,30年代中期纔改為徽因的,為了名字前後的統一,從這兒起我們就稱她為徽因。對林徽因這個人來說,改叫徽因或多或少減了些叫徽音的韻緻,假若世上真有韻緻這回事的話。 在徐志摩的婚戀中,傳得最廣的,最神秘的,說道最多的,是與林徽因的戀情。 有許多情況,至今不甚了秋季的劍河。徐志摩叫它康河,我們也這麽叫吧。 在巴黎和張幼儀合影。接到英國是為了團聚,結果卻是離。 然,比如徐、林之間的情感究竟達到什麽程度。有人說是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林提出的要求是得徐志摩離了婚再說。又有人說,林是名門閨秀,不會和徐那麽一個離了婚的結婚。 再比如,也就是徐與林相戀的前後,徐把妻子張幼儀接到英國,且張有了身孕,有人說徐把張接到英國,就是為了與張離婚,若真的是這樣,那麽徐就太卑鄙了。若不是這樣,又會是怎樣呢? 且舉個具體的例子。在林杉的《一代纔女林徽因》一書中,不光引錄了徐志摩給林徽因信中的五段文字,還概述了林徽因給徐志摩的信的內容。而徐志摩又把林給他的信寄給張幼儀,以示離婚之不可避免。張接到信後———她做夢也想不到,這封信會是林傢大小姐的親筆。 她的眼前衹飛旋着那幾個字:我不是那種濫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夠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做出選擇。你不能對兩個女人都不負責…… 刪節號為原有。林的信,包括徐給林的信,怕全是作者的杜撰。這裏,我們衹能依據確鑿的史料,做嚴格的推勘。 先得弄清,張幼儀是怎麽來到英國的,是徐志摩思妻心切呢,還是另有原因。1920年11月26日,徐志摩在緻雙親的傢書中說——— 兒自離紐約以來,過二月矣!除與傢中通電一次 外,未嘗得一紙消息。兒不見大人親筆恐有年矣。兒海外留學,衹影孤身,孺慕之私,不俟罄述。大人愛兒豈不思有以慰兒耶?……從前媳尚不時有短簡為慰,比自發心遊歐以來,竟亦不復作書。兒實可憐,大人知否?即今媳出來事,雖蒙大人慨諾,猶不知何日能來?張奚若言猶在耳,以彼血性,奈何以風波生怯,況鼕渡重洋,又極安便哉。如此信到傢時,猶未有解决,望大人更以兒意小助奚若,兒切盼其來,非徒為兒媳計也。 再看在《小腳與西服》書中,張幼儀是怎樣對該書的作者、她的侄孫女張邦梅小姐說的———我從不敢問我公婆,我能不能到海外去,二哥就說他會幫我問。老爺到上海談生意的時候,二哥經常與他碰面喝喝茶,所以他們下一次碰頭的時候,二哥就說:“如果徐志摩繼續留在國外讀書,而幼儀留在硤石的話,他們兩人的心就要愈分愈開了。”……徐傢决定讓我去和徐志摩團聚的時候,他已經離開美國去歐洲了。  [返回目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
|
|
激烈的燃燒性的熱情(1)(圖) | 激烈的燃燒性的熱情(2) | 激烈的燃燒性的熱情(3)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1)(圖)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2)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3)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4)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5)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6)(圖)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7) | 綉我理想生命的鮮花(8)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1)(圖)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2)(圖)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3)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4)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5)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6)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7)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8) | 吹着了一陣奇異的風(9) | 風神瀟散,旁若無人(1) | 風神瀟散,旁若無人(2) | 風神瀟散,旁若無人(3) | 風神瀟散,旁若無人(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