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态人情 》 林蘭香 》
第七回 思舊侶愛娘題壁 和新詩夢姐遺簪
隨緣下士 Sui Yuanxiashi
鶯儔燕侶本相依,索處應悲知者稀。
萱草方將接款洽,青蠅先已兆讒機。
卻說耿朗自以香兒為妾之後,不覺又是孟秋。七月初旬,上墳拜掃,耿朗起身先走,次後康夫人、林雲屏、任香兒,騾馬車轎,一簇兒出城。恰好這日宣安人因宣主事復職,邀了林夫人帶着宣愛娘亦出城告祭。鄭夫人亦因給還浩命,會了弟婦吉夫人,領着燕夢卿,三乘轎亦出城來。原來燕、宣、林、耿四傢墳墓俱在西直門外,燕傢在門頭村之東,宣傢在門頭村之北,林、耿兩傢,皆在門頭村之西。故宣、林、耿三傢又都從燕傢墳前經過。
是日宣、耿二傢日未出時,就已出城,正好遇在一處。林、康、宣三頂轎子並肩而行,後邊林雲屏與宣愛娘亦挨在一處。一路上你問我答,久不相見,說不盡千般繾綣,萬種流連。愛娘更覺難捨,又與香兒見過,雖然初會,卻亦有些投緣。及至走到燕傢墳前,康夫人、林雲屏一行轎馬,徑往西去。
宣安人、林夫人、宣愛娘要往北轉,因出城太早,便在燕傢墳上少息片時,又將隨帶茶果,各自用些,以解饑渴。衹見這座墳院,墻分八字,門列三楹。一帶土山,千株白楊瑟瑟。兩灣秋水,萬條緑藻沉沉。露潤野花香,風吹黃土氣。不免遊看一番。誰知愛娘因看見雲屏,打動舊日心情,吟得律詩一首。見那養靜亭東邊,八字墻背後,一片新抹石灰,光如玉版,亮似銀箋,一時乘興,便令喜兒取出帶來筆硯,在墻上一揮而就。
下面又寫出四句隱語,以作款識。寫完方漫漫走來,與宣、林二夫人一同上轎投北而去。且說鄭夫人、吉夫人、燕夢卿日出方纔出門,到得墳上,己交已時。告奠已畢,用過飯食。因初秋天氣尚熱,散走在各處乘涼。當時夢卿隨鄭、吉二夫人從亭下走來,見白墻上數行墨跡,便落在後邊,臨近一看,卻是新詩一首,下面還有幾行款字,看那新詩道:鶯易無聲燕易還,春秋景物夢魂間。
花邊攜手人今去,雪裏聯姻句莫攀。
有意阿誰能意洽,多情何事不情關?
無端邂逅愁添處,難遣幽閨盡日閑。
念畢不勝贊嘆,若說是男子,末一句又不合。說是女子,則邂逅二字又不知是指何人。但情辭委婉,令人可愛。再看下面款字,卻是四句六言隱語,寫道:軍無身而有首,受添足而多心。備德言與工貌,善諧聲以比音。因暗想道:“軍”字無中一竪,上加一點,非“宣”字乎?“受”字下多一撇,中添一心,非“愛”字乎?德、言、工、貌四者皆全,乃女之良者也,非娘字乎?諧聲比音,乃作詩之法,即詩字也。合而言之,乃“宣愛娘詩”四字,是真一女子也。此等女子,亦可謂多情矣。我夢卿生長深閨,無一知己,似這般女子,又衹空見其詩,殊令人可恨。不免用他原韻和詩一首,寫在舊詩之旁。或這女子重至此地,見彼此同情,亦可作不見面的知己。想畢要寫,卻無筆墨。乃取下一枝金蘭花簪兒來,用力在石灰上畫出雪白粉畫道:
鳥飛兔走任回還,心事百年荏苒間。
風冷病身惟自惜,月明孤影共相攀。
無緣衹許詩留讀,有夢空教意暗關。
笑煞秋閨深寂寞,與卿同是一般閑。
畫完又畫“烏衣女隱和韻”六個字,將金簪兒插在墻縫上面,衹顧吟哦不已。忽地春畹來請,夢卿一時忘卻簪子,隨即走到莊門裏一齊上轎進城。再說康夫人、林雲屏、任香兒到得墳上,祭掃已畢,先自回傢。耿朗一人漫漫騎馬而行,一路上長楊密柳,樹樹蜩螗。
緑穗青房,田田和黍。行至燕傢墳前,便下馬在亭子上歇息片刻,整頓衣冠,到燕玉墓邊拜謁。早有看墳安大奉茶伺候。拜畢,隨從傢丁,往莊門下去暫坐。耿朗獨自閑遊,見八字墻後,白石灰上,墨跡縱橫,粉畫精細。
念了一回,卻是七言律詩二首。言簡情深,意多詞少。一首原作,一首和韻。一是用筆寫成,一是用物畫就。耿朗遂將隨身筆墨取出,用半片白紙,將二詩及隱語款字一一抄下,方纔收筆。猛見墻縫上一枝黃簪,拿到手約有六七錢重,正是赤金。上面縷絲蘭花,巧神工,且兼桂麝香濃,脂膏氣厚,就知是墻上畫詩遺失了去的,遂連詩一並揣在懷內,重複走上亭子。
吃過茶,從人牽馬,耿朗緩策投舊路而回。俗說“無巧不成拙”,又道是“萬般都由命”,假使當日愛娘未走,燕夢卿即來,則彼此相見,豈不是奇逢?又豈不是佳話?再不然或是夢卿纔去,愛娘又來;或是愛娘既來,耿朗方至。則金簪不致為耿朗所得,亦可無後日之口舌矣。誰知耿朗前步起身,愛娘隨後方來,宣安人、林夫人因初秋尚熱,仍到亭子上乘涼。見人蹤馬踐,滿地縱橫,楮錠紙錢,餘灰猶在。問明守墳傢人,方知是夫人小姐拜掃纔去。愛娘聽說,又獨自一人走到那題詩的所在。但見那詩後面石灰上畫着些字跡,細看時,早已依韻和了一首,詞意悲涼,大有同病相憐之旨。因自嘆道:“誰說天下無有知己?衹可恨緣淺,不得睹面耳!看這落款處『烏衣』二字,分明藏着『燕』字在內,這詩定是夢卿所和無疑。我衹說他求代父罪,是個剛方古板人,誰知卻亦這樣風雅。想我那四句隱語,他亦未必不早猜出,奈何有此慧性,有此急纔,卻素昧平生;毫無瓜派,使我兩入若能相見一次,交接一言,亦不負今日唱和之情。”當下留連不捨,歇息了好一會,方隨宣安人、林夫人上轎,進城回傢。走在自己房中,將所作原韻並夢卿和韻,都寫在一柄泥銀亮紙折迭扇上。翻來復去,再三吟詠,衹覺得情投意合,恰似夢卿在眼前一般,好生快樂。不知這邊如此快樂,那邊卻正十分懊惱。你道如何懊惱?是晚夢卿回傢,在燈下取過兩片小濤箋,一片寫上自己和韻,一片寫上原作並四句隱語,自忖道:“看這隱語,分明是『宣愛娘詩』四字,但這宣愛娘不知是何等樣人?玩其詩意,確是先合而後離者,又不知他所邂逅是男子是女人?我一時孟浪,和這一首,倘所遇者果是女人,自然同憐儔類,不消說得。若是男子,豈不教宣愛娘連我一並牽入混水裏去?幸而筆姿未露,名字未顯,還可遮飾。若說此詩非女子所作,或是浪蕩子弟假托姓氏以戲惑遊人,亦未可知,則我之所作,再有別人看見,亦當作是假托亦不可定,總是我無主意。此時若令傢丁塗抹了去,沒的倒招搖起來。若竟留下,又怕人傳揚。雖然人不知道是我,而我之心內,到底不安。”想至此處,將兩首詩都放在燈上燒毀。正是:多病由於多慮,多慮由於多情。愁思半日,生起倦來。喚侍女來摘環佩,方知失去一枝金簪,益發煩悶,好生懊惱。不知這邊如此懊惱,那邊卻又十分醒脾,你道如何醒脾?大凡閨中詩文,斷不可輕示外人。不但風雲月露之詞要被人輕薄,就是《關睢》《麟趾》之章,亦要招人指摘。當日耿朗回傢,將那律詩二首重加推敲,大有”搔首踟躕之態。將那一枚金替再三把玩,大有“自牧歸荑”之思。”於是將律詩、金簪好好收在小書齋內謹密之處,以備不時的鑒賞。你道這小書齋在於何處?原來耿朗所住,乃泗國公舊府,其餘伯叔皆另有宅室,故此處是他獨居,進大門有二門,二門前左右有旁門二座,門內分門別戶,無數房室,直通着周圍群墻,乃衆傢丁居住。進二門有儀門,儀門前左右各有廂廊五間,乃傢人辦傢務之所。進儀門是大廳五間,東西陪廳各三間,陪廳旁小屋乃傢人輪日值宿之所。大廳後為二廳,亦是五間,東西亦是三間,旁邊亦有小屋,亦是值宿之所。兩層陪廳之後,俱有箭道甬路,內通東西二所,外通辦傢務廂廊,所有內裏婦女會親養病之所。二廳後又是重門,重門前左右又各有廂廊三間,又是值宿傳事之所。進重門正房三間,左右耳房各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由左右耳房邊的角門進去,東西又各有一所。這東西二所及東西廂房之後,又都有亭臺樓軒之類。正房後有樓五間,左右陪樓又與東西二所相通。樓後又是正房三間,廂房六間。此外周圍夾壁,以便坐更傳籌。夾壁墻外,就是二門前左右旁門內的衆傢丁住房。前後左右,麯折通連。又有三層後門,以便衆傢丁喜喪事件。當日耿朗的小書齋就是重門內正房的右耳房。康夫人住在正房,雲屏是東廂,香兒是西廂。香兒原為侍妾,今卻與雲屏對戶而處。
有分教:情即情重,頓生秋夜之情懷。妒女妒深,已啓春宵之浸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林蘭香叢語 | 第一回 錄勳舊瞞照蒙恩 彈甲科祖圭獲咎 | | 第二回 叩彤廷信義全朋 覽副奏抒誠愛婦 | 第三回 茅御史摘姦成案 林夫人相婿結婚 | | 第四回 三夫人前廳論婿 二小姐密室談情 | 第五回 說火災木氏知因 誤藥性燕媛抱恙 | | 第六回 耿存忠痛哭燕玉 任自立急呈香兒 | 第七回 思舊侶愛娘題壁 和新詩夢姐遺簪 | | 第八回 全司禮奏赦夢卿 茅指揮媒說宣愛 | 第九回 話病源鬍醫薦友 弄幻術葉道攝魂 | | 第十回 平彩雲因思緻夢 茅大剛為色傷生 | 第十一回 全節義甘為側室 感情懷擬結同心 | | 第十二回 老鰥夫妄思繼娶 瞎婆子濫引聯婚 | 第十三回 任香兒被底讒言 宣愛娘花間麗句 | | 第十四回 激義俠一夫獨往 適心意三女同歸 | 第十五回 燕夢卿讓居別院 林雲屏承理傢私 | | 第十六回 聆遊歌良朋勸友 宴夜飲淑女規夫 | 第十七回 三公子大鬧勾闌 二秀纔浪遊燈市 | | 第十八回 中和日助款良朋 寒食節憐傷孝女 | 第十九回 刑部郎執法如山 任氏女出言似蜜 | | 第二十回 聰慧姿一姝獨擅 風流事五美同歡 | 第二十一回 水成疾海氏能醫 藥未投愛娘解病 | | 第二十二回 泗國公病中遺語 楊安人夢後勸言 | 第二十三回 宣愛娘賭詩博趣 燕夢卿書扇留疑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