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千古中醫故事 》
扁鵲之謎(3)
孫立群 Sun Liqun
王立群 Wang Liqun
誰知剖開牛肚子,發現牛膽裏有塊石頭,大傢都不知怎麽回事。扁鵲得知後,對此頗感興趣,就讓陽寶把石頭留下,準備進一步研究。陽寶就把石頭拿給扁鵲,扁鵲接過來,隨手把石頭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了一起。
正在這時,陽文的病又發作起來,陽寶請扁鵲過去看看,扁鵲趕到,衹見陽文雙眼上翻,肢冷氣急,十分危急。他一邊紮針一邊叮囑陽寶:“快!去我傢把桌上的青礞石拿來!”陽寶氣喘籲籲地拿來藥,扁鵲也未細察,很快研為細末,給陽文灌下。不一會兒,病人停止了抽搐,氣息平穩。待扁鵲回到自己的屋裏,發現青礞石還在桌上,而牛結石不見了,忙問傢人:“何人動了牛結石?”傢人回答:“剛纔陽寶取過!”
這個偶然的差錯卻給扁鵲帶來了深思:“難道牛的結石也有祛痰定驚的作用?”於是,第二天他有意識地將陽文藥裏的青礞石改換為牛結石使用。三天後,陽文竟奇跡般地痊愈。喜得陽文連聲稱謝。扁鵲說:“不用謝我,還得謝謝你傢公子呢。”於是將陽寶錯拿牛結石代青礞石的經過講了一遍,並說:“此石久浸於膽汁中,苦涼入心肝,能清心開竅,鎮肝熄風。”陽文問道:“這藥叫什麽名字呢?”扁鵲思索片刻:“此結石生在牛身上,凝於肝膽而成黃,可稱它為‘牛黃’。”然後又說:“牛黃有此神效,堪稱一寶,牛屬醜,再給它取個別名,叫‘醜寶’吧。”
由於牛黃能治許多病,療效極好,人們不禁想到,一定是扁鵲最早發現了它,於是編出了這個故事。
如果說扁鵲發現牛黃,還有生活依據可以推斷的話,那麽,扁鵲換心的故事就絶對稱得上是奇談怪事了。編纂於魏晉時期的《列子》這本書,記載了扁鵲為兩個人實施換心手術的故事。對於這個故事,我們該怎樣解讀呢?以戰國時代的科技水平,真的會發生換心術這樣的事嗎?
這個故事說的是,有兩個人,一個是魯國的公扈,一個是趙國的齊嬰,兩人都有病,於是一塊兒找扁鵲醫治。經過治療,兩人的病同時好了。
扁鵲對二人說:“你們以前的病,是外界幹擾內臟引起的,因此用草藥石針就能治好,這幾天我發現你們身上還潛伏着一種病,那是從娘胎裏帶出來,並隨同你們身體的發育而一道生長的。這種病很危險,我願意再給你們治一下,怎麽樣?”
公扈和齊嬰回答道:“我們想聽聽這種病有些什麽癥狀,然後再作决定。”
於是,扁鵲先對公扈說:“你有遠大的抱負,又善於思考問題,遇事能有很多的辦法,但遺憾的是氣質較為柔弱,在關鍵時刻往往優柔寡斷,猶豫不决,坐失良機。”接着,他又轉嚮齊嬰:“那麽你呢?則正好與公扈相反。你對未來缺乏長遠的打算,思想比較簡單,然而氣質卻很剛強,為人處事少用心計,卻喜歡獨斷專行。”最後,扁鵲對二人說:“現在如果讓我將你們的心來個互換,你們就都可以變得完美無缺了。”
公扈和齊嬰聽了扁鵲的分析之後,都表示願意接受換心手術。於是,扁鵲讓二人分別喝下一種麻醉藥酒,致使他們昏迷三天不醒。在這其間,扁鵲便將二人的胸腔打開,取出心來,交換安放。手術完畢之後,又在傷口處敷上神藥,等他們醒轉後,仍如術前一樣健康強壯。他們辭謝扁鵲之後,就各自回傢了。
可是,由於心已互換,結果公扈就回到了齊嬰的傢,而齊嬰則回到了公扈的傢。這兩傢的老婆孩子都不認識回傢的人,於是都發生了爭吵。公扈、齊嬰無法可想,衹好請扁鵲出面解釋。扁鵲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這兩傢人,這樣纔使爭吵得以平息。
從這個故事本身看,無疑是神話,扁鵲換心,依當時的科學技術能力是不可能的。為什麽人們編出這個故事呢?這則寓言故事是藉用神醫扁鵲的名義,用換心術來打比方,說明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一個人衹要善於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他就會逐漸趨嚮完美。
值得註意的是,他們換了心髒後,沒有各自回到自己的傢,而是進了對方的傢,幸虧扁鵲解釋纔算平息鬧劇。這可能嗎?我認為這裏面有古人的想象,他們認為心也可以思考、記憶,心換了,記憶也隨之轉移。記憶究竟能不能隨人體器官移植而轉移呢?我不懂醫學,也許說的是外行話,我覺得記憶就是過去的知識、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人的大腦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和理論,體驗過的情感和情緒,練習過的動作,都是記憶的內容。器官的移植是不會改變記憶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診病聖手(1) | 診病聖手(2) | 診病聖手(3) | 診病聖手(4) | 診病聖手(5) | 扁鵲之謎(1) | 扁鵲之謎(2) | 扁鵲之謎(3) | 扁鵲之謎(4) | 附錄(1) | 神醫傳奇(1) | 神醫傳奇(2) | 神醫傳奇(3) | 神醫傳奇(4) | 華佗之死(1) | 華佗之死(2) | 華佗之死(3) | 華佗之死(4) | 附錄 | 醫聖之路(1) | 醫聖之路(2) | 醫聖之路(3) | 醫聖之路(4) | 醫聖之路(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