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正解   》 第8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1)      刘德江 Liu Dejiang

  第二节仁重于泰山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三十五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篇第三》第三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篇第四》第五章
  兴国以仁
  孔子说:"百姓对仁德的需求,比对水火更迫切。水和火,我们只看见有人踩踏在里面而死去的,却没有看见因实行仁德而死去的。"可见仁德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是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孔子将一个朝代或是一个封国的统治秩序的希望寄托在了"仁人"身上。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安人。这些"仁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做过一些有利于"立人"或有利于"达人"的事情。除了"仁人"外,一个国家要想有好的发展还需要实行一套仁政。这样国家才能兴旺,百姓才能幸福。
  孔子主张贤人治国。按照儒家理论,如果人性恶,那就不可能有"仁人",也就不可能有"仁政"。人为善的本性是仁政的基础。所谓"仁政"也就是为政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儒家认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只有作为国家和家庭的成员才有存在的意义。
  孔子提出了一条治理国家惠而不费的好办法,就是顺着老百姓谋生取财的本性和客观条件,使他们得到利益。汉末王肃解释说,这是不耗国库之财,用政策给人民带来好处。老百姓根据各自的情况谋生取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人人都有自己的智慧,这是一股无穷的创造力,只有这股创造力自由地发挥出来,才能富国富民,压制这股创造力,只会越弄越穷。
  因此,孔子提出了"因民所利而利之"的理论。比如,"山地之民,利在山货木材;滨海之民,利在鱼盐水产;平原之民,则利在粮棉五谷"。又比如,手艺人可以靠一技之长过活,生意人可以靠买卖吃饭,有文化的人可以靠出售知识获取报酬。一言以蔽之,如果政府能有一套开放宽松的政策,使地尽其利,人尽其才,整个社会就会日富一日,生机勃勃。
  唐明皇,在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颇以仁义为怀的。他即位以后非常注意选用人才。他把集仙殿改为集贤殿,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改革弊政,裁汰冗员,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他弟弟薛王的舅舅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侵占民田,任意残害民众,被人告到他这里。他命人查实后,对其进行严惩。从此皇亲国戚、大臣家属都不敢胡作非为,天下大治。他下令制定法律,不准厚葬,节俭之风大大发扬。唐初的兵役制度规定,男子服役从二十岁到六十岁,人们就以自残手足来逃避兵役。唐玄宗果断地改变了这种兵役制度。他采取一系列用于社会发展的政治措施,使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开创了"开元盛世",使人民跟着受益。
  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只做了二十多年的开明皇帝,在姚崇故去、宋璟告老还乡后,他便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奋发向上的朝气了。他不理国政,权移奸臣,原来制定的好的法律、制度全部失效,自己一味沉溺于寻欢作乐之中。他把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占为己有,"三千宠爱于一身",结果是"从此君王不早朝",生活极其奢靡。因杨贵妃爱吃荔枝,便从广东用快马向长安传送,正如诗人说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正当唐明皇与杨贵妃沉湎于轻歌曼舞之中,边将安禄山发动叛乱,攻下京城,唐明皇仓皇出逃,开始了长达九年的战乱。唐王朝由此从顶峰跌落,一蹶不振,人民也因此受尽了苦难。
  唐明皇在为政的这些年,既看到了"为仁"给他及国家带来的益处,同时也见证了"国无仁无以兴"的事实。他一手造成唐朝由治到乱,由盛到衰,其原因就在于他从"泛爱众"到了"独爱杨贵妃",失去了仁爱之心。君王能有对国对民的仁爱之心,实行仁政,国家就昌盛;反之,国家就衰弱甚至覆亡。这是封建社会的千古之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言第2节:第一节 何为仁(1)
第3节:第一节 何为仁(2)第4节:第一节 何为仁(3)
第5节:第一节 何为仁(4)第6节:第一节 何为仁(5)
第7节:第一节 何为仁(6)第8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1)
第9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2)第10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3)
第11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4)第12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1)
第13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2)第14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3)
第15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4)第16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5)
第17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6)第18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7)
第19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8)第20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1)
第21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2)第22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3)
第23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4)第24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5)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