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當代懸疑小說之父:丹·布朗傳 》
第三章 運籌帷幄(1)
莉薩·羅格剋 Lisa Rogak
回到家乡的布朗在母校爭取到了一份工作,教授英文。為了增加收入,他還在一所學校講授西班牙語。他每天都騎着自行車往返於這兩所學校之間,風雨無阻。
布朗認為他的新書《需要躲避的187種男人:愛情受挫的女人的救生指南》會銷售的很好,他和布萊斯把他們在洛杉磯見識過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男歡女愛的技巧都寫了進來。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决定使用丹妮爾·布朗這個讓人誤以為作者是位女性的假名。
這本書中有不少出彩之處,但是書的銷售情況卻並不理想。不過布朗和布萊斯的意志沒有因此而消退。
1993年的布朗一邊忙着教書、寫作,一邊忙着製作新CD“天使與魔鬼”。他打聽到有位哥特派藝術傢擅長設計對稱字體,即一種無論如何顛倒來看都完全對稱的圖形。布朗認為,如果能把這種圖案用在專輯的封面上,肯定會與衆不同。
“天使與魔鬼”是丹·布朗的最後一張音樂專輯。雖然他已經全力以赴,但他仍然不願為了名利嚮音樂界的陳規陋俗低頭。布朗的音樂生涯告一段落,但是世界將出現一位成功的作傢。
1995年,丹·布朗開始動手撰寫第一本小說——《數字城堡》。
1995年一個春天的清晨,兩位來自情報局的特工突然出現在埃剋塞特的校園裏。二人告訴校長他們要見一位特殊的學生,因為他可能對國傢安全構成威脅。這話立刻傳遍了整個學校,老師和學生都在猜想這個可憐的孩子到底幹了什麽。
事情終於水落石出。原來這個男孩在前一天晚上用學校的電腦給朋友發了封電子郵件。在郵件裏,他對美國的政局大發牢騷,還說他完全容不下剋林頓,恨不得馬上幹掉他。為了核實情況,情報局不得不專程跑一趟。男孩慌慌張張地解釋說,自己衹是一時衝動,說了句氣話。事情到此就結束了。
布朗弄清了整個事情的來竜去脈。他萬萬沒想到美國政府竟然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公民的一舉一動,像手機、電話、電子郵件這樣隨處可見的日常通訊交流都被他們盡收眼底,而且一切還在悄然進行。雖然國傢安全局曾有意錄用他的父親,但布朗聲稱這是他頭一次聽說這個部門。在此之前,他從不認為會有一個政府機構打着保衛公民安全的幌子,秘密監視公民的個人隱私。同時,布朗也十分好奇情報局是如何把一條有用的信息從成千上萬條無用的網絡信息中分揀出來的。
之後布朗瞭解到原來國安局是通過一種類似於“嗅探器”的程序分揀信息的。這種程序可以用來檢測包括電子郵件在內的所有電訊交流文件。每個詞語單獨看來無傷大雅,但一旦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就可能是致命的。這就是為什麽國安局的工作人員會突然出現在校園裏,審問那個學生。1995年的時候,電子郵件的數量遠遠沒有十年後的今天這樣龐大,而且當時的檢測程序也遠不如今天的復雜。對國安局的調查方式,布朗還能說出個所以然。
經過調查,布朗瞭解到國安局在每個私立學校的網絡服務器上都設置了一個“嗅探器”程序,這樣一來,使用者收發的郵件也就一目瞭然了。雖然很多網絡服務器也可以通過其他的代理服務器傳送郵件,但國安局早有防備,對於那些故意繞開學校服務器妄圖逃避檢查的人,係統早已把他們記錄在案,嚴加監視。
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丹·布朗,他感到這個主題大有材料可挖,完全可以創作成一本小說。於是,他開始動手搜集有關國安局的各種資料。調查中,布朗發現,冠冕堂皇的國安局說白了就是一個匯集了全美國最精英的竊聽者的機構。對這個鮮為人知的機構瞭解越多,對國傢安全和公民隱私之間的矛盾思考越深刻,布朗就越來越執迷於把它構思成一部小說。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數字城堡》的構思初具雛形。
布朗為這個創意欣喜不已,不僅因為它涉及到自己熱衷的密碼和解密,更因為它與這個擁有二萬五千名雇員的龐大的秘密機構——國傢安全局——密切相關。這可是他有生以來接觸到的最為隱秘的秘密機構。雖然兩份兼職讓他忙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但他還是十分樂意把那點少得可憐的空閑時間用來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 |
|
|
關於作者 | 關於譯者 | 第一章 密碼之源(1) | 第一章 密碼之源(2) | 第二章 羽翼初豐(1) | 第二章 羽翼初豐(2) | 第二章 羽翼初豐(3) | 第三章 運籌帷幄(1) | 第三章 運籌帷幄(2) | 第三章 運籌帷幄(3) | 第三章 運籌帷幄(4) | 第三章 運籌帷幄(5) | 第四章 首嘗敗績(1) | 第四章 首嘗敗績(2) | 第四章 首嘗敗績(3) | 第四章 首嘗敗績(4) | 第五章 迷茫歲月(1) | 第五章 迷茫歲月(2) | 第五章 迷茫歲月(3) | 第六章 破釜沉舟(1) | 第六章 破釜沉舟(2) | 第六章 破釜沉舟(3) | 第七章 時來運轉(1) | 第七章 時來運轉(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