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小豬傢的搖錢樹   》 第8節:價格和商品消費息息相關(圖)      金商奎 Business Kyu Kim

  7、價格和商品消費息息相關
  地球上生活着六十多億人。這些人每天需要消費大量的物品。包括學習用品、食物、衣服、電子産品、汽車、房子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數量也相當巨大。但這些物品的價格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畢業或者開學時的鮮花價格就比平時貴好幾倍。為什麽會這樣呢?
  靠桔子樹致富的主人
  在溫暖的南國有個農夫種了幾棵果樹,果樹結的果實在沒成熟時是緑色的,成熟後就變成了桔紅色。它總是先長出黃色的嫩芽,過一段時間,就開花結果了。
  “老伴,看看這個果實吧,黃橙橙的,像雞蛋那麽大,還有更大的,真惹人愛啊!每個枝頭都結了不少。哎呦,快來嘗一嘗啊,酸溜溜的!還真好吃。”
  就這樣,美味的果實被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全村人都知道了,大傢都想嘗一嘗。村裏人看着這些果實,交口稱奇。
  “給這種果實起個名字吧,叫什麽呢?它像什麽呢?”
  “柿子?蘋果?不對,是桔子吧,桔子?”
  “是的,猜對了,是叫桔子。”
  起初“桔子”的主人很大方,衹要有客人來,他就會拿些桔子來招待客人。因為都是鄰里鄉親,也不好意思要錢。但客人們想,這麽珍貴的水果怎麽能白吃呢?就紛紛把自己的一些珍貴的物品送給了桔子主人。
  還有更多的人想吃這種酸甜的桔子。
  “漂亮又好吃的桔子!如果能嘗上一口該多好啊!如果能一次吃個夠,就別無所求了。”有不少人竟然這樣說。於是桔子主人就開始摘些桔子拿到市場上去賣。
  “喂,酸甜的桔子!桔子上市了!老人吃了變年輕,年輕人吃了變漂亮的桔子啊!一個衹賣100韓元。”
  “啊,真好吃。吃了真能變年輕,變漂亮嗎?買10個。”
  “我也買10個。”
  “我買20個。”
  一轉眼的工夫,桔子就賣光了。第二天,來買桔子的人猶如潮涌。想吃桔子的人迫不及待地跑到桔子主人跟前,大喊:“快給我桔子”。這樣一來,桔子價格越來越高了。但買桔子的人還是與日俱增。最後桔子主人賺了大錢,成了大富翁。
  童 話 反 思
  通過《靠桔子樹致富的主人》這個童話,我們可以知道,如果生産出的物品數量少於人們的需求量,其價格就會上漲。因此消費者選擇好購買的時機和場所,就會獲得更多的利益。
  瞭解了需求,就算把握住了經濟。所謂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期間內願意支付一定價格來購買的商品的數量。舉例來說,如果一枝鉛筆的價格從100韓元漲到120韓元,消費者對其消費量就會減少;反之如果從100韓元降到80韓元,該商品的消費量就會增加。
  這種商品價格與商品消費之間的關係我們稱之為“需求”。想想人們對雪糕的需求吧。如何决定買多少雪糕?有哪些因素會對决定産生影響?
  第一,是商品的價格。如果一支雪糕的價格從500韓元漲到700韓元的話,大傢就會不買雪糕而去買冷凍酸奶酪吃。反之,如果一支雪糕的價格從500韓元跌到300韓元,大傢就會多買些雪糕吃。需求量隨着價格的上升而減小,隨着價格的下降而增大。因此雪糕的需求量與雪糕的價格成反比關係。像這樣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其需求量就減小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
  第二,是人們的收入。如果人們失業了,沒有了收入來源,就會盡量不吃雪糕了。
  第三,是相關商品的價格。如果現在冷凍酸奶酪的價格大幅下跌,根據需求法則,人們就會更多地買酸奶酪吃。
  第四,是消費者的取嚮。比如喜歡吃雪糕的人就會多買些雪糕吃。如果人們都喜歡吃熱狗、漢堡包或比薩餅,那麽這些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大。
  第五,消費者的未來期望值會對目前的需求産生影響。如果預見到下個月工資會漲,就會拿出一部分存款來買雪糕吃。如果預見到明天雪糕會降價,今天就會少買些雪糕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文化藝術出版社
第1節:簡介第2節:物以稀為貴(圖)第3節:有得必有失(圖)
第4節:多多益善,發財致富(1)(圖)第5節:多多益善,發財致富(2)(圖)第6節: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圖)
第7節:互相幫助,共同發展(圖)第8節:價格和商品消費息息相關(圖)第9節:想賣高價(圖)
第10節:市場讓大傢過得更好(圖)第11節:市場行情决定價格(圖)第12節:在競爭中共同增長(圖)
第13節:並非越多越好(圖)第14節:通過預算獲得最大滿足(圖)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