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一爐煙火 》
第8節:散文極短篇?
劉紹銘 Liu Shaoming
散文極短篇?
十多年前,臺灣地區的報紙副刊流行過一陣子“極短篇”小說。短則要言數十,長的也不過三百字。這類“微型小說”有市場,多少與臺灣地區社會生活緊迫、時間越來越不夠用有關。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地區報紙副刊,除長篇連載外,慣例有一篇當天即見“水落石出”的短篇小說,約為五六千字。
今天台灣地區,社會上分秒必爭。你有故事要講,我們願意恭聽,但請在兩三分鐘內收場。所以“袖珍小說”,應運而生,正是為了跟隨時代的節拍。
極短篇要寫得令人過目不忘,誠非易事。袁瓊瓊女士是此中翹楚。她樂此不疲,犧牲也大。何以有此一說?因為,任何極短篇的骨架,如果不講究藝術效果,衹要在文字上補補添添,都可以脫胎而成肌肉豐滿、字數越萬的短中篇。中國報刊的稿酬都以字數計算,這樣極短篇的作者,除了在“自我挑戰”中得到滿足外,別想在金錢上求取報償。
“純文學”的體裁,粗分詩歌、散文、小說、戲麯四類。
小說有極短篇。詩可是更有短的,如北島的一字禪:“網。”
極短篇散文或極短篇劇本,可能已有先例,但我沒看過。每次應編輯朋友約稿,deadline近而毫無頭緒時,總希望趁此機會給自己操作多年的文體闖出一番新天地來:寫一篇不超過百字的散文“極短篇”。
還未動筆,已知此願難償。去年秋天為林行止一本散文集作序言,引了美國小說傢Joyce Carol Oates有關散文類型的話。她把美國的散文粗分為三類。
一是“誨人不倦”型。第二類型的作傢睹物思人,好“往事追憶”,因此可稱“印象派”。第三類以傳達資訊與知識為旨趣,或可名為“務實派”。
如果散文也可走極短篇路綫,“誨人不倦”派可作依歸。散文要誨人不倦何難哉!板起臉孔,正襟危坐,抽樣演繹《論語》段落就是。孔老夫子不是說過麽,“飯疏食飲水,麯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此中真義,歷久彌新,用白話文出之,有益世道人心。因試擬樣本如下:“可不是麽,知足常樂。做人如守本分,不貪非分之財,日常生活,雖粗茶淡飯,也可吃出鮑參翅肚味兒來。”
這四十個字,首尾照應,獨立成篇,說是散文極短篇,也未嘗不可。
問題是,正如Oates教授所說,在我們今天奉行“平等主義文化”的社會中,關乎道德倫理這種話題,各有各的立場和看法。誰板着面孔傳“福音”,誰就是牛鼻子老道,幹嗎要聽你的?散文要寫極短篇,這一“派”的路子走不通。
那麽“印象派”如何?印象派作傢觸景生情,處處憐芳草。教人泄氣的是,要用文字捉摸一個印象,相當費筆墨,不能像“教誨”派那麽居高臨下,三言兩語喝令你依從。
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光寫燈影,一落筆就用了一百一十九個字。因此結論是:印象派的散文衹適合情深款款的作傢寫給情深款款的讀者看。紙短自難情長。印象派的散文不適合以極短篇出之。
剩下來的就是以提供資訊與新知為本位的“務實派”了。傳授資訊與新知,話要說得條理分明為上品,篇幅絶不能短。不用說,這類文字與極短篇無緣。
各位寫散文的朋友,諒你們已看清自己的處境了。說實在話,散文不易寫。韓小蕙在《20世紀90年代散文選》的序文有此一說:“筆者認為,很可能散文真是有‘定數的’,對個人來說,一年裏能寫出一篇精品就很不錯了。著名女作傢張潔也曾對筆者說過,小說是可以天天寫的,但散文不,往往好幾年才能‘等’來一篇好的。”
面對這種陳詞,還有什麽話說?散文極短篇是否可以突破我上面提到的各種“極限”,創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氣象來,有待仁人君子努力,共赴義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新版自序 | 第2節:序 | 第3節:目錄 | 第4節:靈魂也要按摩 | 第5節:張恨水的散文 | 第6節:Punch Line | 第7節:鬼兄 | 第8節:散文極短篇? | 第9節:取名的藝術 | 第10節:恍如隔世 | 第11節:羅友彤異聞錄 | 第12節:說不完的蘇茜黃故事 | 第13節:穿T shirt的母親 | 第14節:看我上雲梯 | 第15節:張建雄吃的文化 | 第16節:Used Wife源考 | 第17節:現代生死學 | 第18節:本店不打駡顧客 | 第19節:夏志清傳奇(1) | 第20節:夏志清傳奇(2) | 第21節:浪漫與偏見 | 第22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1) | 第23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2) | 第24節:王德威如此繁華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