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縹渺祥雲擁紫宸,齊明箕鬥瑞星辰。
  三千虎拜趨丹陛,九五飛竜兆聖人。
  白玉階前紅日曉,黃金殿下碧桃春。
  草萊臣庶無他慶,億萬斯年頌舜仁。
  卻說金碧峰長老吩咐那些妖精,要個身裏變。原來那些妖精正待要賣弄他的本事高強,機關巧妙,等不得這個長老開口哩。長老一說道:“你們變個身裏變來看着。”那衆妖精響響的答應道一聲:“有!”纔說得一個“有”字,你看他照舊時一字兒擺着,說道:“怎麽樣變哩?”長老道:“先添後瘸。”衆妖精說道:“看添哩!”你看他一班兒湊湊合合,果真就是一個添。怎見得就是一個添?原來舊妖精衹是三個,新妖精也衹是三十三個。一會兒一個妖精添做十個妖精,十個妖精添做百個妖精,百個妖精添做千個妖精,千個妖精添做萬個妖精。本等衹是一個山頭兒,放了這一萬個妖精,卻不滿眼都衹見是些妖精了!把個非幻吃了一驚,說道:“師父,還是哪裏到了一船妖精麽?”把個雲𠔌吃了兩驚。怎麽雲𠔌又多吃了一驚?衹因他學問淺些,故此多吃了一驚。他又說道:“想是那裏挖到了個妖精窖哩!”長老看見他添了一萬個妖精,又說道:“再從身上添來。”又衹見這些妖精咭咭呱呱,一會兒一隻手添做十衹手,十衹手添做百衹手,百衹手添做千衹手。衹見一個妖精管了一千衹手,一萬個妖精卻不是管了萬萬衹手?這也真是三十年的寡婦,好守哩,好守哩!長老又說道:“再從身上添來。”又衹見這些妖精嘻嘻嗄嗄,一會兒兩衹眼添做四衹眼,四衹眼添做八衹眼。長老道:“把眼兒再添些。”衆妖精說道:“你也沒些眼色,衹有這大的面皮,如何鑽得許多的珠眼?”長老道:“再從身上別添罷!”又衹見這些妖精口奄口奄噠噠,一會兒一寸長的鼻頭添做一尺長,一尺長的鼻頭添做一丈長,一丈長的鼻頭添做十丈長。本等衹是一個精怪,帶了這等十丈長的鼻頭,委實也是醜看。長老道:“忒長了些,不像個鼻頭。”衆妖精齊聲說道:“不是個象鼻頭,怎麽會有恁的長哩?”長老道:“再從身上添來。”又衹見這些妖精卟卟吧吧,一會兒一個口添做兩個口,兩個口添做三個口,三個口添做四個口,四個口添做五個口,五個口添做六個口,六個口添做七個口,七個口添做八個口,八個口添做九個口,九個口添做十個口。長老道:“添的都是甚麽口?”衆妖精說道:“添的都是儀秦口。”長老道:“怎麽添的都是儀秦的口?”衆妖精道:“不是儀秦的口,怎麽得這等的多?”長老道:“再從身上別添罷。”又見這些妖精嗞嗞響響,一會兒一個耳朵添做兩個耳朵,兩個耳朵添做三個耳朵,三個耳朵添做四個耳朵,四個耳朵添做五個耳朵,五個耳朵添做六個耳朵,六個耳朵添做七個耳朵,七個耳朵添做八個耳朵,八個耳朵添做九個耳朵,九個耳朵添做十個耳朵。長老道:“可再添些麽?”衆妖精說道:“就是你要減我也不聽你了。”
  長老道:“添便是會添,卻不會減了。”衆妖精道:“有添有減,既會添,豈不會減?”長老道:“你減來我看着。”衹見這些妖精一聲響,原來還是原來。舊妖精還是三個,新妖精還是三十三個;一個妖精還是一雙手,一個妖精還是一雙眼,一個妖精還是一個鼻頭,一個妖精還是一張口,一個妖精還是一雙耳朵。長老道:“你再減來我看着。”衆妖精依舊是這等捻訣,依舊是這等弄耳。一會兒沒有了這雙手。長老道:“沒有手省得撾。”一會沒有了一雙眼。長老道:“好,眼不見為淨。”一會兒沒有了一個鼻頭。長老道:“好,沒有鼻頭,省得受這些污穢臭氣。”一會兒沒有了一張口。長老道:“好,穩口深藏舌。”一會沒有了一雙耳朵。長老道:“好,耳不聽,肚不悶。”一會兒沒有了一個頭。長老道:“好,省得個頭疼發熱。”一會兒沒有了一雙腳。長老道:“好,沒有了腳,省得個胡亂踹。”一會兒這些妖精要轉來了,恰好的不得轉來了。你也吆喝着,我的手哩!我也吆喝着,我的腳哩!東也吆喝着,我的頭哩!西也吆喝着,我的眼哩!左也吆喝着,我的鼻頭哩!右也吆喝着,我的口哩!我的耳朵哩!長老衹是一個不講話,口兒裏念也念,手兒捻也捻。原來長老的話兒,都是些哺法,口兼他去下頭,去了手,去了腳。那些妖精衹說是平常間要去就去,要來就來,哪曉得這個長老是個緊箍子咒,一去永不來了。
  卻說這些妖精沒有了頭,也衹是個不像人,還不至緊;沒有了手,卻便撾不住;沒有了腳,卻就站不住,恰像個風裏楊花,滾上滾下。長老口裏念得緊,這些妖精益發叫得緊。長老手裏捻得緊,這些妖精益發滾得緊。越叫越滾,越滾越叫。長老看見他恁的滾,恁的叫,心裏想他這會兒收拾也。舉起杖來,一個妖精照頭一杖,一個個返本還原,一宗宗歸根復命。長老叫聲:“非幻!”衹見非幻應聲道:“有!”長老又叫聲“雲𠔌!”衹見雲𠔌也應聲道:“有!”長老道:“你兩個近前去看他一看,且看這些妖精原身是個甚麽物件?”非幻走近前去看了一看,雲𠔌也近前去看了一看。長老道:“你兩個看得真麽?”非幻道:“看得真。”雲𠔌道:“看得真。”長老道:“你兩個數得清麽?”非幻道:“數得清。”雲𠔌道:“數得清。”長老道:“還是些甚麽物件?”非幻道:“一個是一隻禪鞋。”雲𠔌道:“一個是一個椰子。”非幻道:“一個是一個碧琉璃。”雲𠔌道:“這其餘的都是些真珠,光溜溜的。”長老道:“你們拿來我看着。”非幻拿將那衹禪鞋來,問聲道:“兀的敢就是蛇船精麽?”長老道:“便是。”非幻道:“這是個甚麽禪鞋,會這等神通廣大哩?”長老道:“這卻不是個等閑的禪鞋。”非幻道:“怎麽不是個等閑的禪鞋?”長老道:“你便忘卻也,補陀山上北海竜王的人事。”非幻道:“哎,原來是個無等等天君。”長老道:“便是。”雲𠔌拿將那個椰子來,問聲道:“兀的敢就是葫蘆精麽?”長老道:“便是。”雲𠔌道:“這是個甚麽椰子,會這等神通廣大哩?”長老道:“這卻不是個等閑的椰子。”雲𠔌道:“怎麽不是個等閑的椰子?長老道:“你忘卻了補陀山南海竜王的人事。”雲𠔌道:“哎,原來是個波羅許由迦。”長老道:“便是。”非幻又拿將那個碧琉璃來,問聲道:“兀的敢就是鴨蛋精麽?”長老道:“便是。”非幻道:“是個甚麽琉璃,會這等神通廣大哩?”長老道:“這卻不是個等閑的琉璃。”非幻道:“怎麽不是個等閑的琉璃?”長老道:“你又忘卻了補陀山西海竜王的人事。”非幻道:“哎,原來是個金翅吠琉璃。”長老道:“便是。”雲𠔌又盛將那些珠兒來,問聲道:“兀的敢就是天罡精麽?”長老道:“便是。”雲𠔌道:“這是個甚麽珠兒,會這等神通廣大哩?”長老道:“這卻不是個等閑的珠兒。”雲𠔌道:“怎麽不是個等閑的珠兒?”長老道:“你又忘卻了補陀山東海竜王的人事。”雲𠔌道:“哎,原來是三十三個東井玉連環。”長老道:“便是。”原來這四處的妖精,都是四樣的寶貝,這四樣的寶貝,都是四海竜王獻的。金碧峰長老原日吩咐他南膳部洲伺候,故此今日見了,他各人現了本相。後來禪鞋一隻,就當了一雙,在腳底下穿;椰子剖開來做了個鉢盂,長老的紫金鉢盂就是他了。碧琉璃隨身的杭貨,那三十三個真珠,穿做了-串數珠,摜在長老的手上。
  卻說這五臺山附近的居民,卻不曉得他這一段的緣故,又且看見這個長老削發留髯,有些異樣,人人說道有這等降魔禪師,也有這等異樣的長老也。一人傳十,十人傳百,百人傳千,千人傳萬;一鄰傳裏,一裏傳黨,一黨傳鄉,一鄉傳國,一國傳天下。執弟子的無論東西南北,四遠八方,哪一個不來皈依?哪一個不來聽講?碧峰長老無分春夏秋鼕,起早睡晚,哪一時不在說法,不在講經?這時正是永樂爺爺登竜位,治天下,聖人作而萬物睹。有一首聖人出的樂府詞為證,詞曰:聖人出,格玄穹。祥雲護,甘露濃。海無波,山不重。人文茂,年𠔌豐。聲教洽,車書同。雙雙日月照重瞳。但見聖人無為,時乘六竜,唐虞盛際比屋封。臣願從君兮佐下風。
  這個萬歲爺登基,用賢如渴,視民如子,勵精圖治,早朝晏罷。每日間金雞三唱,宮裏升殿,文武百官,濟濟蹌蹌。有一律早朝詩為證,詩曰:雞鳴閶闔曉雲開,遙聽宮中響若雷。
  玉鼎浮香和霧散,翠華飛杖自天來。
  仰叨薄祿知何補,欲答賡歌愧不纔。
  卻憶行宮春合處,蓬山仙子許追陪。
  萬歲爺坐在九重金殿上,衹見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左班站着都是些內閣:文淵閣、東閣、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這一班少師、少保、少傅的相公,和那詹事府、翰林院這一班春坊、諭德、洗馬、侍講、侍讀的學士;又有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帶領着各部的清吏司的司官;又有那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一班的大九卿;又有那太常寺、光祿寺、國子監、應天府、太僕寺、鴻臚寺、行人司、欽天監、太醫院一班的小九卿;又有那十三道一班的御史;又有那六科一班的給事中;又有那上江兩縣雜色分理一班的有司。一個個文光燁燁,喜氣洋洋。有一律李閣老的宰相詩為證,詩曰:手扶日轂志經綸,天下安危係此身。
  再見伊周新事業,卻卑管晏舊君臣。
  巍巍黃閣群公表,皞皞蒼生萬戶春。
  自是皇風底清穆,免令憂國鬢如銀。
  右班列着都是些公候、駙馬、伯和那五軍大都督;又有那京營戎政;又有那禁兵紅盔;又有那指揮,千、百戶。一個個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有一律唐會元樞密詩為證,詩曰:職任西樞着武功,竜韜豹略熟胸中。
  身趨九陛忠心壯,威肅三軍號令雄。
  刁鬥夜鳴關塞月,牙旗秋拂海天風。
  聖朝眷顧恩非小,千古山河誓始終。
  傳宣的問說道:“文武班齊麽?”押班官出班奏道:“文官不少,武將無差,班次已經齊整了。”傳宣的道:“各官有事的引奏,無事的退班。”道猶未了,衹見午門之內,跪着一班老者,深衣幅巾,長眉白發,手裏拄着一根紫竹杖,腳底穿着一雙黃泥鞋。鴻臚寺唱名說道:“外省、外府、外縣的耆老們見朝。”傳宣的說道:“耆老們有何事見朝,可有文表麽?”耆老們道:“各有文表。”傳宣的道:“是甚麽文表?”耆老們道:“俱是進祥瑞的文表。”傳宣的道:“是甚麽祥瑞?”耆老們道:“自從萬歲爺登竜位之時,時暢時雨,五穀豐登,百姓們安樂,故此甘露降,醴泉出,紫芝生,嘉禾秀。小的們進的就是甘露、醴泉、紫芝、嘉禾這四樣的祥瑞。”傳宣的道:“哪個是甘露文表?”班頭上一個老者說:“小的是潞州府耆老,進的是甘露。”傳宜的道:“接上來。”潞州耆老當先雙手進上了表文,後來雙手捧上甘露。那傳宣的轉達上聖旨看了,文武百官三呼萬歲,稽首稱賀。有一律甘露詩為證,詩日:良霄靈液降天衢,和氣融融溢二儀。
  瑞應昌期濃似酒,香涵仁澤美如飴。
  霧滾寒透金莖柱,錯落光疑玉樹枝。
  朝野儒臣多贊詠,萬年書賀拜丹墀。
  傳宣的道:“哪個是醴泉文表?”班次中一個老者說道:“小的是醴泉縣耆老,進的是醴泉。”傳宣的道:“接上來。”醴泉耆老當先雙手進上了文表,後來雙手捧上醴泉。那傳宣的轉達上聖旨看了,文武百官三呼萬歲,稽首稱賀。有一律醴泉詩為證,詩曰:太平嘉瑞溢坤元,甘醴流來豈偶然。
  麯櫱香浮金井水,葡萄色映玉壺天。
  瓢嘗解駐顔齡遠,杯飲能教痼疾痊。
  枯朽從今盡榮茂,皇圖帝業萬斯年。
  傳宣的道:“哪個是紫芝文表?”班次中一個老者說道:“小的是香山縣耆老,進的是紫芝。”傳宜的道:“接上來。”香山縣耆老當先雙手進上了文表,後來雙手捧上了紫芝。那傳宣的傳達上聖旨看了,文武百官三呼萬歲,稽首稱賀。有一律紫芝詩為證,詩曰:氣稟中和世道亨,人間一旦紫芝生。
  謝庭昔見呈三秀,漢殿曾聞串九莖。
  翠羽層層從地産,朱柯燁燁自天成。
  療饑卻憶龐眉叟,深隱商山避姓名。
  傳宣的道:“哪個是嘉禾文表?”班次中一個老者說道:“小的是嘉禾縣耆老,進的是嘉禾。”傳宣的道:“接上來。”嘉禾耆老當先雙手進上了文表,後來雙手捧上一本九穗嘉禾。那傳宣的轉達上聖旨看了,文武百官三呼萬歲,稽首稱賀。有一律丘閣老的嘉禾詩為證,詩曰:靈稼生來豈偶然,嘉禾有驗吐芳妍。
  仁風毓秀青連野,甘露涵香緑滿田。
  九穗連莖鐘瑞氣,三苗閤穎兆豐年。
  文人墨客形歌詠,寫入堯天擊壤篇。
  卻說這四樣的祥瑞,挨次兒進貢了,竜顔大悅,實時傳下了一道旨意來,賞賜耆老們,給與腳力回籍。又衹見午門之內,跪着一班兒異樣的人。是個甚麽異樣的人?原來不是我中朝文獻之邦,略似人形而已。頭上包一幅白氎的長巾,身上披一領左裧的衣服,腳下穿一雙氂牛皮的皮靴,口裏說幾句侏離的話。鴻臚寺報名說道:“外國洋人進貢。”傳宣的問道:“外邦進貢的可有文表麽?”各洋人的通事說道:“俱各有文表。”傳宣的說道:“為甚麽事來進貢?”洋人通事的說道:“自從天朝萬歲爺登竜位之時,天無烈風綰雨,海不揚波,故此各各小邦知道中華有個聖人治世,故此賫些土産,恭賀天朝。”傳宣的道:“進貢的是甚麽物件?”各洋人通事的說道:“現有青獅、白象、名馬、羱羊、鸚鵡、孔雀,俱在丹陛之前。”傳宣的道:“一國挨一國,照序兒進上來,我和你傳達上。”衹見頭一個是西南方哈失謨斯國差來的番官番吏,進上一道文表,貢上一對青獅子。這獅子:金毛玉爪日懸星,群獸聞知盡駭驚。
  怒嚮熊羆威凜凜,雄驅虎豹氣英英。
  已知西國常馴養,今獻中華賀太平。
  卻羨文殊能爾服,穩騎駕馭下天京。
  第二個是正南方真臘國差來的番官番吏,進上了一道文表,貢上四衹白象。這白象:慣從調習性還馴,長鼻高形出獸倫。
  交趾獻來為異物,歷山耕破總為春。
  踏青出野蹄如鐵,脫白埋沙齒似銀。
  怒目祿山終不拜,誰知守義似仁人!
  第三個是西北方撒馬兒罕國差來的番官番吏,進上了一道文表,貢上十匹紫騮馬。這紫騮馬:俠客重周遊,金鞭控紫騮。蛇弓白羽箭,鶴轡赤茸秋。
  發跡來南海,長鳴嚮北州。匈奴今未滅,畫地取封侯。
  第四個是正北方韃靼國差來的番官番吏,進上了一道文表,貢上了二十衹羱羊。這羱羊形似吳牛,角長六尺五寸,滿嘴髭髯,正是:長髯主簿有佳名,羵首柔毛似雪明。
  牽引駕車如衛玠,叱教起石羨初平。
  出郊不失成君義,跪乳能知報母情。
  千載匈奴多牧養,堅持苦節漢蘇卿。
  第五個是東南方大琉球差來的番官番吏,進上了一道官表,貢上一對白鸚鵡。這白鸚鵡:對對含幽思,聰明憶別離。
  素衿渾短盡,紅嘴漫多知。
  喜有開籠日,寧慚宿舊枝。
  白應憐白雪,更復羽毛奇。
  第六個是東北方奴兒罕都司差來的番官番吏,進上了一道表文,貢上一對孔雀。這孔雀:翠羽紅冠錦作衣,托身玄圃與瑤池。
  越南産出毰毸美,隴右飛來黼黻奇。
  荳蔻圖前頻起舞,牡丹花下久棲遲。
  金屏一箭曾穿處,贏得婚聯喜溢眉。
  卻說這個進貢的都是有名有姓的番王,還有一等沒名沒姓的進貢金珠、寶貝、庵蘿、波羅、熏薩、琉璃、加蒙絞布、獨蜂福祿、緊革呈兜羅、琥珀、珊瑚、車渠、瑪瑙、賽蘭、翡翠、砂鼠、龜筒;還有一等果下馬,衹有三尺高;八梢魚,八個尾巴;浮鬍魚,八衹腳;建同魚,一個象鼻頭,四衹腳;長尾雞,長有一丈;蟻子????,是螞蟻兒的卵煮熬得的;菩薩石,生成的佛像;猛火油,偏在水兒裏面猛烈;萬歲棗,長了有千百年;篤耨香,直衝到三十三天之上;朝霞大火珠,火光照到七十二地之下;歌畢佗樹,點點滴滴都是那蜜;淋漓金顔香,樹上生成的,香香噴噴直透在凡人身上。這些進貢的都不在話下。衹文武百官三呼萬歲,叩頭稱賀,都說道:“遐邇一體,率賓歸王。”萬歲爺見之,竜顔大悅,實時傳下旨意,着四洋館款待洋人;着光祿寺筵宴,大宴群臣。宴罷,大小官員各各賞賜有差。這正是:宴罷蓬萊酒一厄,禦爐香透侍臣衣。
  歸時不辨來時路,一任顛東復倒西。
  卻說明朝早起,宮裏升殿,百官謝恩。謝恩已畢,傳宣的說道:“文武兩班有事出班引奏,無事捲簾散朝。”鴻臚寺唱說道:“百官平身,散班。”百官齊聲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擁而退。衹見班部中一個老臣,戴的朝冠,披的朝服,係的朝帶,穿的朝鞋,手執的象板,口兒裏呼的萬歲,一個兒跪在金階之下,不肯散班。
  卻不知這個老臣姓甚麽,名字叫做甚麽,鄉貫科目又是甚麽,跪在金階之下,口兒裏還是說些甚麽,心兒裏還要做些甚麽,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