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   》 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1)      东方龙吟 Dong Fanglongyin

  行文到此,大家不禁要问:苏轼少年时代的这桩未成婚事,难道他在后来从未提起?
  当然不会。本文一开始就提到,苏轼曾两次向别人说起“逃婚”,就是情不自禁地向友人和晚辈透露此事。
  苏轼在徐州当太守时,有篇著名的词作,叫《永遇乐·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是写给官妓马盼盼的。词的下半阕是:
  天涯倦客,
  山中归路,
  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
  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
  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南楼夜景,
  为余浩叹。
  从苏轼学生晁补之开始,古今赞赏此词的人,多称它用典精切,“只三句,便说尽张建封事 ”;或是“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 ”,仅有一个佚失了姓名的人曾发现此词“惆怅激枭 ”。究竟是什么让苏轼既惆怅,又激越凄楚呢?
  细细玩味便可知道,这首词的关键所在,是作者所发出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这里的“新怨”,是指对他十分倾慕的徐州歌妓马盼盼,那么“旧欢”呢?词人在前面的“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已然透露,“旧欢”在故园。看到燕子楼,想起张建封父子与关盼盼的传说,再思量眼前和自己形影不离的马盼盼,苏轼不由想到故园曾有的为自己而苦守残灯的“旧欢”。“欢”,从南北朝时起,就一直是“情人”的代词。苏轼于茫茫夜色里,在小园内慢慢思索,一切茫茫然,这才发出“重寻无处”、“古今如梦”的慨叹。清人刘体仁读了此词,曾有所感悟地说:“词有与古诗同妙者,如‘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平生少年之篇也 ”,便隐约体会出此中所隐藏着的不尽往事。
  有关《永遇乐》和马盼盼,我们将在“佳人篇”里细谈。
  在现存的苏轼作品中,还有一首绝句,也给后人留下了广阔探索的空间。这首诗,题为《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
  午夜胧胧淡月黄,梦回犹有暗尘香。
  纵横满地霜槐影,寂寞莲灯半在亡。
  元夕就是元宵节之夜,又称“元夜”。在宋代,元宵之夜观灯赏月,是相爱着的青年男女最佳的约会时间和场所。苏轼的恩师欧阳修,就有这样一首《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今天有人把元宵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很大程度上是从此词所描写的内容而来的。苏轼是出名的快口直心之人,早年的友人只要现诸笔端,全都有名有姓(比如在后来邂逅的刘仲达、忆起的费孝先、陈太初),惟有他别“隐者”和“故人”,始终不愿明言。很显然,诗中所说的与他曾在元夕之夜同游的“故人”不会是亡妻王弗和一般朋友,极有可能是一个不宜明言的女性。
  仔细品味他那首追记四十六年前往事的诗,便会发现,其中只有第一句“午夜胧胧淡月黄”是当年实景,接着就是“梦回犹有暗尘香”。原来这首诗又起源于他的“梦”境。
  值得注意的是,“暗尘”这个意象,带有更多的隐幽色彩。《花间词》载有西蜀词人薛道蕴的名作《小重山》,所谓“愁极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手挼裙带绕阶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就是写男女相思、无由相会的。苏轼诗的第三句“纵横满地槐霜影”,表示地点不在都市内,而在山野之间,结句的“寂寞莲灯”,更准确地道明这位“故人”应在庙里,而且处于“半在亡”的状态,到底是孤灯残火、忽明忽灭,还是人旧情缠绕、惆怅莫名?
  应是二者兼而有之。让我们分析一下苏轼这首诗,作于何时何地。
  “元夕”是宋代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在皇城汴京,官家要在元日放百官休假三日,皇上自己也要登上宣德门观灯,与百姓同乐,苏轼门生李格非的女儿——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曾深情地忆道: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毋庸回避:少年苏轼曾逃婚(1)毋庸回避:少年苏轼曾逃婚(2)流连山寺:古庙蛇洞存遣踪
逼娶对象:邻郡太守之好女(1)逼娶对象:邻郡太守之好女(2)苏洵明智:妙语婉转除婚约(1)
苏洵明智:妙语婉转除婚约(2)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1)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2)
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3)爱妻王弗:自主相恋结姻缘(1)爱妻王弗:自主相恋结姻缘(2)
定情之时:窃窃私语明月夜定情之地:永生难忘短松冈(1)定情之地:永生难忘短松冈(2)
正月二十:终生梦寻难遗忘(1)正月二十:终生梦寻难遗忘(2)绿眉未开:好风闲处任人猜
关系平等:自主恋爱作根基亡妻之痛:为君哀毁因君衰(1)亡妻之痛:为君哀毁因君衰(2)
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1)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2)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3)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