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行走在宋代的城市   》 第2節 一點星飛      伊永文 Yi Yongwen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什麽可以這樣飄忽不定?什麽可以讓人這樣開心不止?倘若看看那幅《宋人蹴鞠圖》,便會恍然大悟了。原來這個謎底就是在宋代城市中被市民稱之為“運動”的氣球。
  據傳元代錢選所作的《宋人蹴鞠圖》,畫有趙匡胤與五個人一起踢氣球的情景。但也有人不同意此圖為元代錢選所作,認為它是宋人對當時城市中最為時髦的體育活動——踢球所作的藝術紀錄。
  無論這幅畫問世於宋代還是元代,它都是宋代城市蹴鞠運動絶對真實的寫照——圖上有六位服飾各異的中年人,右邊前面一位蓄須全身素白,腰係黑色寬帶的人,正用腳把氣球蹴起,送給對面那位全身黑色衣袍,腰束白色寬帶的官人。其餘四位,伸頸俯首,觀看和等待着踢球……
  體育史傢認為這幅畫上六人,分別為趙匡胤、趙光義、趙普、石守信、黨進、楚昭輔。我們姑且認為就是趙匡胤與群臣踢氣球,叱咤風雲的皇帝,開疆拓土的元勳,為了一個球聚合在一起運動,從而被置於圖面。
  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變化,平日需仰視纔見的帝王將相,以普通市民悠閑的神態踢球,它標示着蹴鞠已不像宋代以前局限於藝人表演或軍營演練,而是在城市中作為一項運動,甚至在上流社會也開展起來了:
  雨罷莓苔聊點砌,風停楊柳暫藏樓。
  明朝同奉昭陽宴,左右分朋試彩球。
  倦飲人閑春欲回,月華多處五雲開。
  楊花蒲地東風轉,半作輕球袞袞來。
  上面兩首宮詞,反射出了從禁苑到大臣,都具有喜好蹴鞠的情趣,安徽省博物館就藏有宋代蹴鞠紋象牙筆筒,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蹴鞠圖案。在宋代城市來說,這種象牙筆筒用料不可謂不珍貴,因宋代大象多為外國入貢之物,不可謂不稀奇。取其象牙製成筆筒,日日置放在案頭,須臾不離地把玩欣賞,這可以使人觸摸到宋代城市中的貴族癡迷蹴鞠的心脈了。
  就是一般的市民也捲入了蹴鞠運動。如現存的宋代陶瓷枕,上面繪有一普通裝束,躬背背手,一腳立地,一腳踢球的婦女。這很像蹴鞠運動中控球的“金雞獨立”踢法。河北邢臺出土的另一宋代白瓷枕,上有一正在將球蹴起的兒童,想來這種兒童蹴鞠景況在宋代城市中必甚多,所以在市民日常所用的瓷枕上都繪有這樣的圖案。
  還值得註意的是,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一面長11釐米,背面橫鑄浮雕狀裝飾畫的蹴鞠紋銅鏡,更加可以印證宋代城市蹴鞠普及的情景——蹴鞠紋銅鏡
  在一塊草坪和一尊高聳的太湖花石的背景下,一位高髻笄發的青年女子,低首作踢球狀,氣球介於起落之間。女子對面,一官服幞頭的青年男子,上身前傾,兩腳拉開距離,作“防禦”姿勢。青年男子一側有一手執類似搖鈴,又似籌碼,大概是用以判斷蹴鞠輸贏之物的男人,凝視着雙方的對踢。踢球女子身後是一着長裙、起高髻的女郎,雙手攏拱,也作一全神貫註比賽狀……此鏡結構緊湊,主題突出,形象鮮明。在湖南博物館還藏有一枚,想必當時這樣的蹴鞠銅鏡作為商品出售,頗受市民歡迎,故批量生産,供應市場。存世兩枚,一模一樣,足以佐證:鏡鑄者是擷取宋代城市居民最熟悉的活動而創作,似在不經意間,為我們留下了宋代城市一對青年男女蹴鞠賽事的最佳觀照。
  緑草盈盈,花石玲瓏,觀察銅鏡上的蹴鞠春色,再聯繫周彥質詩中所說“名園蹴鞠稱春遊”,更可以真切地瞭解到——
  在宋代城市的春天裏,市民們紛紛奔嚮園囿去踢球,男女老少都成了蹴鞠的對手,你來我往,流星一點。孟元老對此情此景概括得好:“觸處則蹴鞠疏狂。”陸遊則用詩描繪這種動人的南宋城市一景:“寒食梁州十萬傢,鞦韆蹴鞠尚豪華。”“蹴鞠墻東一市嘩”……尤其是在臨安,城內娛樂場所之間,凡是寬闊處則都成了市民練習踢球的地方。這種全民性的體育鍛煉熱潮,使善於順應市風的經商者,將專門零沽散賣的小酒店,喚為“角球店”。還有一位姓黃名尖嘴的商人,開設了一間“蹴球茶坊”……
  這種將市民須臾不可離開的茶、酒與蹴鞠聯繫起來的做法,雖為商傢促銷手段,但若無市民迷戀蹴鞠的廣泛基礎,則不會出現。溯源而上,市民之所以狂熱喜好踢球,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的原因是藉蹴鞠運動,使身體強健的觀念深入市民中間。這種觀念突出體現於徽宗趙佶《聖濟總錄》,趙佶極力推崇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應和“五運六氣”相聯,實際是宣揚“運動”。趙佶主張“體欲常運”,“吹噓呼吸,吐故納新”,並明確
  提出“春宜吐”。宋代城市蹴鞠在春天最為興盛,想來與此理論有關,所以陳元靚稱宋代的蹴鞠是“運動戲”,是有根據的。體育史傢如此總結蹴鞠——“能令血氣調和”,“體雖肥胖,敬此而舉履如飛;年乃隆高,頻踢則身輕體健”。“一團真氣,包藏太極之分。當場運動,如盤中之走珠”。蹴鞠“運動肢節,善使血脈調和。有輕身健體之功,勝華佗五禽之戲”。可以說,蹴鞠是宋代政府“五運六氣”運動理論體育化之體現。
  市民喜好踢球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宋代的足球製作有了很大的改進,更易踢玩。衆所周知,球的製作是在晚唐發生變化的,即把兩片合成的球殼改為六片或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殼內所塞毛發也被動物尿泡代替,這就使實心球發展成為了充氣球。
  宋代的氣球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的是宋代的球殼為十張牛皮。官府人員希望將棘手公務化為輕鬆便利,常用這樣的比喻:用十張牛皮縫做一大氣球去踢。氣球或用十二片皮子縫成,如陳元靚所說:“十二香皮,裁成圓錦。”
  氣球的原料主要是熟硝、黃革。《蹴鞠譜》歸納製作氣球工藝道:“密砌縫成侵,不露綫角,嵌縫深窩,梨花可戲,虎掌堪觀,側金錢縫短難縫,六葉桃樣兒偏羨。”從蹴鞠紋銅鏡上女子所踢的球上隱約可見桔瓣狀縫合痕跡,就是宋代氣球這種多皮縫合的佐證。
  製出一個完美的氣球要“角嵌斜平縫不偏”,“須交碎湊十分圓”,這樣的氣球踢起來纔穩當。程大昌《演繁露》說,這是“加巧”,使踢氣球者,“以腳蹴使之飛揚上騰,不復拘於窟域矣”。根據氣球這一特點,如何把球踢好、踢穩、踢高,就有許多講究,像《宋人蹴鞠圖》所畫的那樣——
  身如立筆,手如捉物。
  身要旋安,腳要活立。
  衆人簇圍着一個氣球踢,都以“失蹴為恥,久不墮為樂”。用蹴鞠的行話來說,踢起來會像烏竜兒擺尾,似丹鳳子搖頭,將球踢得很高。這也使控球的難度大大增加了,從而也就有這樣一個笑話在城市中流傳——
  蘇州進士李璋,善踢氣球。有一次他與人蹴鞠,因用力過大,氣球飛落到一位良傢婦女頭上,將這位婦女頭上的冠梳碰個粉碎。這當然被認為是有意侮辱,大逆不道。這位婦女揪住李璋,到官府告他碎其冠梳。太守升堂問李璋:你真是舉子的話,我試你一試。李璋說:那就請出題目。太守說:你就以踢氣球誤碎良傢婦女冠梳為題作一首詩。李璋不假思索,應聲吟道:
  偶與朋遊,閑築氣球。起自卑人之足,忽升娘子之頭。方一丈八尺之時,不妨好看;吃八棒十三之後,着甚來由。
  詩句活潑,琅琅上口,惹得太守大笑,隨手一揮,釋放了李璋。
  這則出自《李希聲詩話》的笑話,證實了宋代踢氣球已有了相當大的難度,氣球起碼要騰升到一丈八尺的高度,纔為“好看”標準,這需要具備非常高超的控球技術,否則將難以隨心所欲地踢球。因此,宋代蹴鞠傢歸結出了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肷等“十踢法”:
  肩如手中持重物,用背慢下快回頭。
  拐要控膝蹲腰取,搭用伸腰不起頭。
  控時須用雙睛顧,捺用肩尖微指高。
  拽時且用身先倒,右膝左手略微高。
  胸拍使了低頭覷,何必頻頻問緑楊。
  這樣的踢球技術,已和現代足球運動技術相差無幾,如控球時須用雙眼四顧,以尋找最佳傳球落點,拽球時“用身先倒”,即現在常見的“鏟球”……“十踢法”,完全可以視作個人練習踢球時最為基本的踢球技術。
  要全部熟練掌握這些蹴鞠技術是很難的,非得專門學習和堅持不懈地長期演練不可。於是,專門研究和傳授這種踢球技術的市民社團應運而生了,這就是“圓社”,又可稱為“齊雲社”。
  南宋掌故傢陳元靚認為:“若論風流,無過圓社”,“齊雲一社,三錦獨爭先”。這就道出了蹴鞠社團在市民社會中的地位的重要。從目前宋代城市社團史料來看,如同文社(耍詞)、清音社(清樂)、錦標社(射弩)、英略社(使棒)等,均未有完整的文字遺存,可蹴鞠社團卻留下了整篇大套的記錄,這不能不與蹴鞠始終是市民的“熱門運動”,廣大市民對蹴鞠高度重視,有着直接的關係。蹴鞠的章程製定得很細緻,很明確,如《齊雲社規》提出:
  以鼻為界分左右,是在左使左,在右使右。側邊依拐,在肩使肩,在膝使膝,是搭使搭,當肷即肷。並要步活眼親,兩手如提重物,方為圓社。
  具體到如何下腳,竟專有一篇《下腳文》,將如何理鬢、解鞋脫靴、怎樣使氣、怎樣變化,等等,均明明白白道來,以使蹴鞠者有所遵循,以免無規矩。
  蹴鞠章程還對蹴鞠運動員修身養性作了嚴格要求,像“十要緊”之類:“要明師,要口訣,要打點,要開發,要朋友,要論滾,要精明,要穿着,要讓朋,要信實。”
  蹴鞠還有自己的“市語”,即行話,這顯然是由於蹴鞠在市民社會中已自成一行,需要用隱語類溝通。
  不僅如此,民間的音樂形式——賺詞中也出現了專門歌詠蹴鞠的作品。目前所能見到的宋代最為完整的賺詞作品是《事林廣記》中的一套“圓社市語”,它共用中呂宮《紫蘇丸》、《縷縷金》、《好女兒》、《大夫娘》、《好孩兒》、《賺》、《越恁好》、《鶻打兔》、《尾聲》九支麯牌,來歌唱蹴鞠運動。
  唱賺是吸收了慢麯、麯破、大麯、嘌唱、耍令、番麯、叫聲等諸傢腔譜而成的套麯,也就是說蹴鞠運動被宋代城市中非常流行的音樂樣式傳頌着,足見蹴鞠運動在市民生活中影響之大。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在蹴鞠的市民中間,文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宣和年間,以蹴鞠馳名天下的王彥齡,就是一位儒林中人。那位當了宰相的李邦彥,當年不是也以能蹴鞠而聞名於東京街市的嗎?
  按實而論,李邦彥不是依仗蹴鞠走上宰相位置的,可會蹴鞠卻是他成為宰相的一個重要條件。這也許是蹴鞠專業書籍已將是否會蹴鞠當成衡量一個人風流不風流的一大標準的緣故?
  蹴鞠專傢反復強調蹴鞠為“閑中第一,占斷最風流”,“天下風流事,齊雲第一傢”,“不入圓社會,到老不風流”,“蹴鞠真堪羨,風流奪翰林”……蹴鞠幾乎成為宋代學子才人的必修之課。宋代南戲《張協狀元》中就出現了善於蹴鞠的文士形象——
  〔淨〕耆卿也吟得詩,做得詞,超得烘兒,品得樂器,射得弩,踢得氣球。
  〔醜〕那得一年踢氣球,尊官記得?
  〔淨〕相公踢得流星隨步轉,明月逐人來。記得耆卿踢個左簾,相公踢個右簾。耆卿踢個左拐……
  《張協狀元》的作者是浪跡市井的書會才人。他有空閑功夫,去熟悉和鑽研蹴鞠技術,故能信筆寫來,使善蹴鞠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事實上,在宋代城市中,蹴鞠高手不乏以筆墨為生之人,更不乏以高超的踢球技術,當作攀高結貴求升遷的“階梯”的文人——
  真宗年間,丁謂當政,有一姓柳的進士,非常想見到權傾朝野的丁謂,以取得一官半職,但苦於沒有機緣。丁謂曾有“背裝花屈膝,白打大廉斯”的踢球“行話”行世,也曾在少年時自詡在踢氣球時:
  鷹鶻騰雙眼,竜蛇繞四肢。
  躡來行數步,蹺後立多時。
  這就是說他自己有鷹鶻那樣捕捉獵物的眼睛,有像竜和蛇一樣柔活的肢體,還可以將球躡來走步,又可以將球蹺在身後站立多時。丁謂的球伎真是不同凡響。這位柳進士决計以自己不俗的球伎,去會會丁謂。一次,他探聽到丁謂在後花園踢球,便潛伏此處等候,一會兒,待丁謂所踢的球飛出,柳進士立即用踢氣球的慣伎“挾取”住。這時,丁謂手下人稟告:這就是柳進士。丁
  謂素聞柳進士名字,馬上召見。
  柳進士便頭頂着氣球進來,跪見丁謂,接着從懷中取出自己所著的書呈給丁謂,再拜。拜一次,柳進士將頭上的氣球轉到背與膂之間而不落,既起,又讓氣球復回到自己的帽子上。這一動作,使踢球老手丁謂大吃一驚,贊不絶口,當即决定將柳進士留下做自己的門客。
  這一真實事件,給後來的小說傢提供了素材,於是,就出現了《水滸傳》中高俅踢氣球受端王賞識以後平步青雲的情節。小說傢所寫的高俅,踢球的本領要遠遠勝過那位柳進士,他手端裝玉玩器的盒子,將端王接不着的氣球,用“先下左拐面前過,後用右拐出”的“鴛鴦拐”踢還給端王。
  驗之《蹴鞠圖譜》,“鴛鴦拐”的確如《水滸傳》所敘,看來《水滸傳》作者是嚴格按照宋代蹴鞠的實際情況撰寫的。用通俗的話講,所謂“鴛鴦拐”,就是先用左外踝踢球,再用右外踝踢球。更絶的是,高俅能把氣球踢得“一似鰾膠粘在身上的”,即頭、肩、背、臂、胸、腹、膝,“一身俱是蹴鞠”。怪不得端王不由分說就把作為王都尉親隨的高俅留下與自己作伴踢氣球,後一直把他提舉到太尉的要職。這真是:“拐賺蹬躡搭齊全,門庭富貴,曾到禦簾前。”
  高俅得以青雲直上所憑藉的蹴鞠技術,在宋代叫作“一人場戶”,其樣式為:“直身正立,不許拗背,或打三截解數,或打成套解數,或打活解數,一身俱是蹴鞠,旋轉縱橫,無施不可。雖擅場校尉,千百中一人耳。”這種一人踢球法,不需很大場地,帶有取悅於人的表演色彩,但需很高技巧,沒有長期的勤學苦練,是很難做好的。
  一人場戶二人場戶三人場戶
  其他還有二人場戶,即二人對踢:一來一往,達三五百遭。
  三人場戶:或一踢、兩踢傳到下位,不許倒踢給上位,周而復始。
  四人場戶:四人站據方形四角之上,用大球各一隻,來往對踢,各依次轉場換位。
  五人場戶:第一人踢與第三人,輪流隔一位傳踢,必須按節次踢,若踢着人,自請賞罰。
  七人場戶:七人排成一縱隊,依次傳球至第七人,再由第七人把球從衆人頭上踢越至第一人,踢個“落花流水”。
  九人場戶:九個人,立三排,一人居中為“心”,八人圍邊為“花”,對踢“花心”……
  其他的踢球方式還可舉出許多。宋代城市蹴鞠運動,被體育史傢總結為有“腳頭數萬踢,解數百千般”。從大方面分,以上所舉,屬於不用球門的蹴鞠運動,還有一種就是有球門的蹴鞠運動。
  這種蹴鞠運動,較之不用球門的蹴鞠運動有對抗性。參加運動的人,需分為兩隊,各有16人,計有球頭、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兩隊共32人,兩隊通常又喚“左右軍”。
  運動的場地,無明確尺寸。有明確尺寸的是球門,那是兩根高三丈二尺的木柱,木柱相距二尺八寸,網闊九尺五寸,球門上有一個直徑三尺左右的“風流眼”,作進球用。
  在笛響鼓鳴中,站在球門兩側的“左右軍”,主攻方
  嚮就是球門上的“風流眼”。要射中這種高達三丈的單球門上的小小“風流眼”,既需要力量又需要技巧,不是很容易的,需要蹴鞠技巧高絶者來踢。如在東京為皇帝作壽表演的球頭,左軍為蘇述,右軍則是那撰寫過雜劇劇本,以多才多藝聞名於京師的孟宣,可見球頭的重要性。比賽圍繞着球頭進行——
  先由球手將氣球踢得團團轉,踢過數遭,再有兩個次球頭小踢幾下,待其端正,再把球傳給球頭,球頭拉開步子,大步將球踢入“風流眼”。球射過“風流眼”,對方接球後,將球踢過數遭,再傳給球頭,球頭若能再踢過這個“風流眼”,即為勝一球,反之為敗。
  正式比賽是“左右軍”同賽三次或五次。比賽前先拈捲子分前後,兩隊着裝顔色也不同,以便識別。這種蹴鞠比賽已有很詳細的規則,一般是三次决出勝負。倘若勝不了對方,球頭就要受“吃鞭”的懲罰。勝者,則被賜賞銀杯錦綉……
  這正如徽宗所寫的宮詞那樣:“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角輸贏。”不過人們更陶醉於另一首宋代宮詞所勾勒出來的意境中:
  再坐千官花蒲頭,禦香煙上紫雲樓。
  萬人同嚮青霄望,鼓笛聲中度彩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 晨景第2節 夜色第1節 女伎第2節 妓女第1節 關撲第2節 相撲
第1節 爭標弄潮第2節 一點星飛第1節 奇術異能第2節 調教蟲蟻第1節 火災第2節 消防
第1節 酒樓茶肆第2節 諸色飲食第1節 嫁娶第2節 生育第1節 狂歡上元第2節 賞心樂事
後記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