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禪裏禪外悟人生   》 第8節:佛法十疑略釋(1)      李叔同 Li Shutong

  2.佛法十疑略釋
  欲輓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對於佛法而起之疑問,亦復不少。故學習佛法者,必先解釋此種疑問,然後乃能着手學習。
  以下所舉十疑及解釋,大半采取近人之說而敘述之,非是講者之創論。所疑固不限此,今且舉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來知識份子,多批評佛法謂之迷信。
  我輩詳觀各地寺廟,確有特別之習慣及通俗之儀式,又將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內,謂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異之現相,也難怪他人謂佛法是迷信。
  但佛法本來面目則不如此,决無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儀式莊嚴,規矩整齊,實超出他種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豈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謂佛法為迷信者,實由誤會。倘能詳察,自不至有此批評。
  二、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宗教,此說不然。
  佛法與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茲不詳述。應知佛法實不在宗教範圍之內也。
  三、佛法非哲學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哲學,此說不然。
  哲學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測而得之某種條件即謂為真理。其結果,有一元、二元、唯心種種之說。甲以為理在此,乙以為理在彼,紛紜擾攘,相非相謗。但彼等無論如何盡力推測,總不出於錯覺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見象之形狀,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謂是為象之全體。故或摸其尾便謂象如繩,或摸其背便謂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謂象如地。雖因所摸處不同而感覺互異,總而言之,皆是迷惑顛倒之見而已。
  若佛法則不然,譬如明眼人能親見全象,十分清楚,與前所謂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須親證“真如”,了無所疑,决不同哲學家之虛妄測度也。
  何謂“真如”之意義?真真實實,平等一如,無妄情,無偏執,離於意想分別,即是哲學家所欲了知之宇宙萬有之真相及本體也。夫哲學家欲發明宇宙萬有之真象及本體,其志誠為可嘉。第太無方法,緻罔廢心力而終不能達到耳。
  以上所說之佛法非宗教及哲學,僅略舉其大概。若欲詳知者,有南京支那內學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學一捲,可自詳研,即能洞明其奧義也。
  四、佛法非違背於科學
  常人以為佛法重玄想,科學重實驗,遂謂佛法違背於科學。此說不然。
  近代科學家持實驗主義者,有兩種意義。
  一 是根據眼前之經驗,彼如何即還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 是防經驗不足恃,即用人力改進,以補通常經驗之不足。
  佛傢之態度亦爾,彼之“戒”“定”“慧”三無漏學,皆是改進通常之經驗。但科學之改進經驗重在客觀之物件,佛法之改進經驗重在主觀之心識。如人患目病,不良於視,科學衹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則努力醫治其眼以求復明。兩者雖同為實驗,但在治標治本上有不同耳。
  關於佛法與科學之比較,若欲詳知者,乞閱上海開明書店代售之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學英國,在理工專科上迭有發見,為世界學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創立新理論解釋佛學,因着此書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第2節:序言一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1)
第3節:序言一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2)第4節:序言二 弘一大師書畫金石音樂展弁言--趙樸初
第5節:序言三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朱光潛第6節:序言四 弘一法師之出傢--夏丏尊
第7節:佛法大意第8節:佛法十疑略釋(1)
第9節:佛法十疑略釋(2)第10節:佛法宗派大概(1)
第11節:佛法宗派大概(2)第12節:佛法學習初步
第13節:佛教之簡易修持法第14節:常隨佛學
第15節:切莫誤解佛教(1)第16節:切莫誤解佛教(2)
第17節:切莫誤解佛教(3)第18節:切莫誤解佛教(4)
第19節:切莫誤解佛教(5)第20節:受十善戒法
第21節:授三皈依大意第22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1)
第23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2)第24節:改習慣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