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讲述历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香山碧云绕魏阉(2)
万明 Mo Ming
张兆裕 Zhang Zhaoyu
万历四十八年(1619年),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终于来了。这一年,明神宗去世,长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魏忠贤也从甲字库被调到东宫典膳局任职。通过这个机会,魏忠贤获得了接近皇长子朱由校,及其乳母客氏的机会。
明光宗即位不足一月,便暴病身亡,年仅十五岁的朱由校即位称帝,改元天启,史称明熹宗。由于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立朱常洛为太子,对于朱常洛与朱由校也缺乏关心。朱由校父子便长期生活在冷漠与排挤之中,宫廷对于他们,只是一张偌大的黑幕。朱由校自幼便对四周充满了恐惧。冷漠的爷爷也从未提供给他作为皇孙应有的教育。在黑暗的小屋中,朱由校养成了孤僻与封闭的性格,他把对生活所有的幻想都沉浸在制作一些小桌子与小板凳上。在这些小木匠活的敲打声中,朱由校逃离了沉重的宫廷斗争,飞向了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也许,在他的梦想中,他是十分愿意成为一位出色的木匠,建造属于他的没有冷漠与斗争的天地。
但他的梦想,由于他的父亲的突然去世,而嘎然而止。他成了皇帝,主宰千万生灵命运的主人。对于这个突然的变化,他显得十分惊慌,也非常不适应。直到作皇帝的第三个年头,他还没有脱离对于乳母客氏的依恋。他还是个孩子,他所喜爱的,依然是他所创造的木制世界,而不是这个现实的天下。
所以,尽管他是皇帝,但他却是一个对他人充满依赖的没有长大的孩子。而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乳母客氏扮演了母亲的角色,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而魏忠贤则扮演了父亲的角色,负责为他处理朝政,应对群臣。
客氏名叫客印月,是保定府兴县人。在十八岁的那年,便被召入宫内,成为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美貌的外表与母性的温柔,让幼年的朱由校找到了温暖的怀抱。他对客氏的依恋,是十分强烈的。所以,当客氏在他十七岁时,按照规定应该离开宫廷时,朱由校连续几夜无法入睡。尽管他已经贵为皇帝,但幼年的恐惧却仍然延续下来,只有客氏能够给他提供温暖。无奈之下,朝臣只有仍然让客氏继续留下来。
而魏忠贤也终于在客氏身上发现了一步登天的方法。他的相貌与机智,都吸引了客氏,二人结成了“对食”的关系。明代宦官与宫女尽管不能像民间那样谈婚论嫁,但却十分向往,所以结成了类似夫妻的“对食”关系,也即“对面而食”的意思。结成“对食”的宦官与宫女要彼此忠于对方,不得再与其他异性发生亲密关系,否则将会被视为不忠。
而魏忠贤通过与客氏结成“对食”关系,利用客氏对于熹宗的独特作用,先后扳倒魏朝和王安,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获得了在奏疏上批红的权力。按照明制规定,奏疏上达中央后,内阁先用墨笔在奏疏上写上供皇帝参考的初步意见,称为“票拟”。然后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写上最终处理意见,称为“批红”。但许多皇帝懒于批红,便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理。但秉笔太监一般不敢对票拟有太大改动。而魏忠贤每当熹宗忙于木匠活时,就把奏疏拿去,请熹宗批红。熹宗就非常生气,让魏忠贤自己办理。时间长了,魏忠贤便径自把奏疏拿去批红,任意窜改。而内阁也都是他的私人。魏忠贤从而掌握了朝廷决策。此外,魏忠贤还兼任东厂太监,掌握了明朝的特务机构,利用这一权力,魏忠贤可以肆意逮捕与镇压政敌。
看到魏忠贤如此专制朝纲,东林人士纷纷上疏弹劾。魏忠贤诬蔑辽东经略熊廷弼通过中书舍人汪文言,向东林人人士贿赂,于是大兴“汪文言狱”,并借此将东林人士一网打尽。从此魏忠贤便专制朝政,内外大权一并收揽,人称“九千岁”,官员们为魏忠贤在全国范围内遍立生祠,甚至监生陆永龄请求将魏忠贤配祀孔庙。一时对于魏忠贤的歌颂,盛嚣全国。
至此,魏忠贤当世的荣华富贵,已无以复加。但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对于身后事充满忧虑。太监由于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无法在死后得到后代的香火祭祀,他们对于这一点,都是充满了遗憾的。由于这个缘故,他们对宗教,尤其佛教具有一种亲和感。佛教对于传宗接代的不同观念,使太监们找到了自己人生方式的理论支持。所以,明朝太监往往在生前十分积极地参与佛教事业,比如修筑寺庙等。而对于死后葬地的安排,也往往倾向于选择寺庙附近。因为这样的地方不仅风景清幽,符合风水的观念,而且在他们看来,能够沾到寺院香火旺盛的光,也能够得到佛祖的保佑,来世得到好的报应。引荐魏忠贤进宫的本管太监孙暹,与御马监太监,魏忠贤的照管老叔刘吉祥,死后都选择在京师西郊香山碧云寺附近埋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
|
|
挥师北平忆徐达(1) | 挥师北平忆徐达(2) | 挥师北平忆徐达(3) | 迁都定鼎说朱棣(1) | 迁都定鼎说朱棣(2) | 入世异僧姚广孝(1) | 入世异僧姚广孝(2) | 朱能地下犹护主(1) | 朱能地下犹护主(2) | 朱能地下犹护主(3) | 朱能地下犹护主(4) | 风华当年寻郑和(1) | 风华当年寻郑和(2) | 黑山迷雾辨刚铁(1) | 黑山迷雾辨刚铁(2) | 黑山迷雾辨刚铁(3) | 法海壁画探李童(1) | 法海壁画探李童(2) | 法海壁画探李童(3) | 名祠沧桑祭于谦(1) | 名祠沧桑祭于谦(2) | 名祠沧桑祭于谦(3) | 梦里登城话阮安(1) | 梦里登城话阮安(2)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