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濰水狐      蒲鬆齡 Pu Songling

  濰邑李氏有別第[1].忽一翁來稅居[2],歲出直金五十[3],諾之。既去無耗,李囑傢人別租。翌日,翁至,曰:“租宅已有關說[4],何欲更僦他人?”李白所疑。翁曰:“我將久居是;所以遲遲者,以涓吉在十日之後耳[5].”因先納一歲之直,曰:“終歲空之,勿問也。”
  李送出,問期,翁告之。過期數日,亦竟渺然。及往覘之,則雙扉內閉,炊煙起而人聲雜矣。訝之,投刺往謁。翁趨出[6],逆而入,笑語可親。既歸,遣人饋遺其傢;翁犒賜豐隆。又數日,李設筵邀翁,款洽甚歡。問其居裏,以秦中對[7].李訝其遠。翁曰:“貴鄉福地也。秦中不可居,大難將作。”
  時方承平[8],置未深問。越日,翁折柬報居停之禮[9],供帳飲食,備極侈麗。李益驚,疑為貴官。翁以交好,因自言為狐。李駭絶,逢人輒道。
  邑紳聞其異[10],日結駟於門[11],願納交翁,翁無不傴僂接見[12].漸而郡官亦時還往。獨邑令求通,輒辭以故。令又托主人先容,翁辭。李詰其故。翁離席近客而私語曰:“君自不知,彼前身為驢,今雖儼然民上[13],乃飲而亦醉者也[14].僕固異類,羞與為伍。”李乃托詞告令,謂狐畏其神明,故不敢見。今信之而止。此康熙十一年事[15].未幾,秦罹兵燹[16].狐能前知,信矣。
  異史氏曰:“驢之為物,龐然也。一怒則嗥嘶[17],眼大於盎[18],氣粗於牛;不惟聲難聞,狀亦難見。倘執束芻而誘之[19],則帖耳輯首[20],喜受羈勒矣。以此居民上,宜其飲糙而亦醉也。願臨民者[21],以驢為戒,而求齒於狐,則德日進矣。”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濰邑:濰縣。今屬山東省濰坊市。別第,猶別業、別墅,本宅之外的宅邸。
  [2]稅居:租賃住處。
  [3]直:值的本字,價。
  [4]關說:此謂彼此已通過協商,有定約。關,通。《史記·佞幸列傳序》:“公卿皆因關說。”
  [5]涓吉:猶擇吉。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即帝位,改正朔。”李善註:“涓,擇也。”
  [6]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7]秦中:指今陝西省中部。
  [8]承平:相承平安,謂太平。
  [9]折柬:裁紙寫信,此指請柬。居停,寄居之處;此指居停主人。《宋史·丁謂傳》:“帝意欲謫(寇)江、淮間,謂退,除道州司馬。同列不敢言,獨王曾以帝語質之,謂顧曰:‘居停主人勿復言。’蓋指曾以第捨假也。”
  [10]紳:士大夫。詳見前《三生》註。
  [11]結駟於門:車馬盈門,謂來人衆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
  [12]傴僂接見:十分恭敬地接見。傴僂,鞠躬,恭敬貌。賈誼《新書·官人》:“柔色傴僂。”
  [13]民上: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作“上民”。
  [14]飲(duī堆)而亦醉者:吃蒸餅也會醉的人,喻貪財而無恥者。崖令欽《教坊記》:“蘇五奴妻張四娘善歌舞……有邀迓者,五奴輒隨之前。
  人欲得其速醉,多勸酒。五奴曰:‘但多與我錢,吃子亦醉,不煩酒也。’“,蒸餅。《玉篇·食部》:”蜀呼蒸餅為。“
  [15]康熙十一年:即公元一六七二年。[16]秦罹兵燹(xiǎn顯):秦,指今陝西省。據《清史稿·聖祖本紀》載,康熙十三年(1674)鼕,陝西提督王輔臣反,清廷派兵鎮壓,至康熙十五年(1676)王輔臣投降,戰亂纔得平息。
  [17](dì弟)(jué蹶):前腿踢出,後腿蹶。
  [18]盎:盛器,腹大口小。
  [19]束芻:一把草。
  [20]帖耳輯首:垂耳低頭,表示馴順。
  [21]臨民者:治理人民的人,謂地方長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