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评论 》  李白    返回  唐詩鑒賞辭典 》
夜下徵虜亭
    
劉學鍇 Liu Xuekai
  
  李白
   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
   山花如綉頰,江火似流螢。
   據《建康志》記載,徵虜亭在石頭塢,建於東晉,是金陵的一大名勝。此亭居山臨江,風景佳麗。李白於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遊廣陵(揚州),即興寫下此詩。
   詩的語言如話,意境如畫。詩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徵虜亭,衹見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輪廓分明。
   “綉頰”,亦稱“綉面”,或“花面”。唐人風俗,少女妝飾面頰。白居易有詩云:“綉面誰傢婢,鴉頭幾歲女。”劉禹錫亦有詩云:“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嚮人扶。”李白是以“綉頰”代稱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徵虜亭畔的叢叢山花,在朦朧的月色下,綽約多姿,好象一群天真爛漫的少女,伫立江頭,為詩人依依送別。
   那江上的漁火和江中倒映的萬傢燈火,星星點點,閃閃爍爍,迷迷茫茫,象無數螢火蟲飛來飛去。
   岸上山花綽約多情,江上火點迷離奇幻;古亭靜立於上,小舟輕搖於下,皓月臨空,波光灧灧,構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圖。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遊的喜悅,都從畫面中顯現出來。
   這首小詩寫景簡潔明快,近乎速寫。李白善於從動的狀態中捕捉形象,聚精積萃,抓住客觀景物在特定環境下所顯示出的特有神態,以極簡煉的綫條,迅速地勾勒出來,雖寥寥數筆,而逼真傳神。如詩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為背景,突出諸多景物在月光籠罩下所特有的朦朧美,喚起人的美感。
   (何慶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古風 | 遠別離 | 蜀道難 | 梁甫吟 |  | 烏夜啼 | 烏棲麯 | 戰城南 | 將進酒 |  | 行路難 | 日出入行 | 北風行 | 關山月 |  | 楊叛兒 | 古朗月行 | 妾薄命 | 塞下麯六首(其一) |  | 玉階怨 |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 | 清平調詞三首 | 丁都護歌 |  | 靜夜思 | 從軍行 | 春思 | 子夜吳歌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