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靠肘肋的徐州始终是曹操的一块心病,早在吕布霸徐州之时,曹操就极为忧心,其时袁绍峙强骄横,经常来书辱骂曹操,曹操因徐州掣肘,无力与之抗衡甚为烦恼,当时还是荀彧解除的他的心结。
这荀彧在史书中说话,惯会长篇大论,弄得子金山替他当翻译工好生为难:原文照搬,成了子金山抄书;全文翻译,又太过冗长;越过不甘,删节可惜,只得尽量不失原意,改文风简化成半白话文。
他替曹操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各点:
自古成败,皆是人力,强弱转换,无不人为,高祖克项羽,即是前鉴。当今天下,唯袁绍可算曹公对手,然袁绍有四不如曹公:袁绍外宽内忌,曹公唯才皆用,度不如公一;袁绍迟疑少决,曹公善于立断,谋不如公二;袁绍治军涣散,曹公赏罚严明,武不如公三;袁绍虚荣好名且吝啬,曹公自身谨俭多赏功,德不如公四。今公秉一心辅助天子,八方多助,持四胜代天征伐,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必无所为!
曹操听了当然大为高兴,荀彧接着提醒:“如不先制服吕布,收复徐州,还是没有可能兵向河北对付袁绍的。”
那次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置袁绍的威胁而不顾,兵出徐州,终于消灭了吕布,将徐州收入囊中。现在到手的徐州转眼又成了敌人,尤其是那刘备最可恨,竟然在曹某对他最好的时候参与密谋,什么叫以怨报德?大耳朵就是榜样,就等着看你铁心与我曹某作对的下场吧!
袁绍就没想过与曹操动真格的吗?当然不是,还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曹操迅速控制皇帝之时,他犹豫了一下被曹操抢了先手;才想硬抢过来曹操又及时服了软,让给了自己大将军职务;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总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吧?等到曹操与张绣开了仗,那背后的公孙瓒又到了收拾的最后关头,不靖后方,怎能前攻?
曹操与吕布打成一团,那倒是个好时机。可是打下了四个大州,总得先分配胜利果实吧?青州给了大儿子袁谭,幽州派去了二儿子袁熙,外甥高干去代理并州,自己坐镇邺城,亲掌冀州。
对袁绍的这次“分家”,谋士们几乎都有不同看法,军师沮授就这样说:“大祸从此就开始了呀1
为什么呢?沮授这样解释:一只兔子一万个人去追,只要有一个人先逮住了,其余的人也就不追了,只要是兔子还在,大家就永远不会停止追赶的脚步。
现在袁绍一下把四只兔子全分给自己的儿子了,大家伙还会继续卖力地去追赶兔子吗?没目标了,还追什么去?那袁绍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观察与选拔接班人的好办法,让他们各自治理一个州,谁有本事不就清楚了吗?
这时候的袁绍绝不会想到:要是他们把本事都用在抢对方的兔子上面怎么办?
现在曹操要对徐州的刘备动手了,袁绍分配完四州后还留出来机动部队十余万,分别由万夫不当之勇的两位大将颜良、文丑率领,这些兵是用来干吗的?就是在等出兵打击曹操的时机,曹操便当真把这个机会留给了袁绍,自己率部从与袁绍对峙的官渡沿河东下,杀向了徐州。
大好时机留给了袁绍,谋士田丰极力建议,趁曹操大军远出徐州之时,袭击许都,抢过皇帝来!
但事情就那么凑巧:袁绍的小儿子突然病了,袁绍现在哪还有心思干工作?是啊,儿子如有了什么不测,打下地方来留给谁去?
怎么说都没用,袁大将军还是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关心革命接班人上面,坚决不许妄动刀兵。气得田丰出门便顿着拐棍说:“千年难遇的机会呀,而以一个小儿之病的理由错过了,实在可惜啊1
其实曹操这次出兵打击刘备确实有点赌气:把后方不出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袁绍给予配合默契上,那袁少爷得病也不是曹操能预先知道的,实际上是运气在帮曹操的忙,当然也有袁绍的人力配合因素,万一袁绍一狠心呢?
这么不顾一切,桌面上的理由是消除将来的隐患,真正的原因是让刘备捎过来的一句话给激的。刘岱、王忠二人在徐州打了败仗,回来向曹操转告过刘备向他们说的一句话:
“像你们俩这样的货色,就是来上一百个,能把我怎么样?倘若那曹贼自己来了么,还可以另有个说法。”
刘备也不是刻意看不起这两个人,是在战场上故意这么损的,是战术的需要,目的就是威服刘岱、王忠,不曾想把曹操给激怒了,这下惹来了大麻烦!
可见,任何时候对任何人说过头话都不是什么好事。
需要说明一下:曹操派去打仗的将军刘岱与原来的兖州刺史刘岱,不是像《三国演义》所说是同一个人,只是巧合同名,更巧的是两人均字“公山”;而且是同学。所不同的是:兖州刺史刘岱,是青州东莱郡牟平县(在山东蓬莱东南)人;曹操的部下刘岱,是豫州沛国(在安徽宿县西北)人。
那王忠却是有点来历,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只不过出名的原因不大光彩:爱吃人肉!
王忠是“右扶风”(陕西武功一带)人氏,在李傕、郭氾闹长安的年代,因遍地饥荒,老百姓饿的交换儿女吃,这王忠也好上了这一美味,自归顺曹操后,当然要讲究点精神文明建设了,也就不能拿人肉干当点心了。(后来,曹丕曾开他的玩笑,将从坟地里找到的骷髅,挂在王忠的马脖子上,引得众人大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