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遍红楼 》
词学之良工,倚声之宗匠
胡文彬 Hu Wenbin
词学之良工,倚声之宗匠
——《白山词介》中的曹寅词
杨钟羲选编的《白山词介》初刊于1910年,是研究清顺治至光绪末年近三百年间满族词人和辽海汉族(尼堪氏)词人创作的珍贵资料。
《白山词介》共五卷,载词人五十余位,搜录词作三百余首。是书卷首列词作者“爵里姓氏”,曹寅在刘廷玑之后,名列第24位。文云:“曹寅:子清,号楝亭,汉军人,官通政使,江宁织造。著有《楝亭诗钞》。”词前小传作“曹寅字子清,一字楝亭,号荔轩,一号雪樵,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康熙中,巡视两淮盐政,加通政司衔。博综群书,练习掌故。有《楝亭诗钞》、《文钞》、《词钞》。”显然,词前小传略详于前,而“雪樵”一号尤为值得研究。
曹寅词多受清代词选家所重视,前文已举蒋景祁《瑶华集》、聂先《百名家词钞》中的曹寅词,是为证明。《白山词介》顾名思义,其所选词第一标准是词作者“爵里”均为“白山”,即今辽东三省地域之内(包括入关之满族汉族词人),而时间限有清一代,与前《瑶华集》和《百名家词钞》体例有所不同。
《白山词介》所录曹寅词共五题,分别是《贺新郎·读迦陵词,用刘后村韵》、《望江南·江干》、《天香·龙涎香》、《霜叶飞·黄芽菜》、《疏影·柳条边望月》。这五题中,《天香、·龙涎香》曾收入《瑶华集》,也收入《百名家词钞》中。据此可以推测杨钟羲所编《白山词介》及《奉天通志》所选《天香·龙涎香》(见5042页),极有可能采自《百名家词钞》一书,而非依据蒋景祁《瑶华集》。
从《瑶华集》、《百名家词钞》选编和刊刻时间来看,二书均在康熙朝之初,(即康熙二十五年前后)。而《楝亭集》所编《诗钞》(包括“诗别钞”)、《词钞》(包括“词别钞”)则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之前,相距也只有二十来年。但是《瑶华集》和《百名家词钞》中均有相当数量的词没有收入《楝亭词钞》和《词钞别集》内,这一现象该作何解释呢?难道是曹寅生前已有指示不收录二书中的一些词作?还是编者认为二书收入的一些词作水平不高,怕有损于曹寅的形象?第三种解释是《楝亭集》编者(包括曹寅本人)认为某些词作中有“碍语”,恐为后人带来祸患,故不宜入集。但我个人始终认为这三种说法恐怕都难以得到充分的证明。因为,《瑶华集》和《百名家词钞》已经刊刻传世。以其水平而论,二书所选词作与《楝亭词钞》(包括“词别钞”)所收入清词,没有明显水平上的差异,甚至有一些词作水平还高于“词别钞”中所选者。至于“碍语”云云,即使《楝亭集》不选入,统治者要罗织罪名的话,仍然不难找到“证据”——《瑶华集》、《百名家词钞》二书随处可找到。基于这样一个思考,我以为曹寅突然逝世,他的学生急于刊刻《楝亭集》以誌纪念之意而没有收入前二书中曹寅的一些词作,绝非有意不收。
是耶?非耶?吾不敢遽定。
2004年5且20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卷首絮语 |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 此书系自愧而成 | 通灵宝玉:一块被幻化的顽石 | 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美石” | 智而通则悟 | 难得糊涂 | 宁荣二公的嘱托与宁国府的祭宗祠 | 实非别书之可比 | 《红楼梦》中的一桩难解之谜 | 尤氏心内有什么“病”? |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 | 一日倘或乐极生悲 | 裙钗一二可齐家 | 万不可奢华过费 | 敏探春“兴利除弊” |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1) |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2) | 不过实录其事 | 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 娶妻当如薛宝钗 | 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1) | 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